截图
简介
这是一个关于闻一多先生说和做试题PPT作品,主要是初读课文,思考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做了哪些事情呢?由此来看,文章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和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是怎样对待“说”和“做”的?课文的两个部分之间,是用哪些话起过渡作用的?把这些话找出来,说说是怎样起过渡作用的?闻一多前期和后期的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征,前后期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这六件事来写啊?文章标题为什么取“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欢迎点击下载闻一多先生说和做试题PPT作品哦。
闻一多先生说和做试题PPT作品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语文课件类型的PowerPoint.
闻一多先生的图片
闻一多先生简介
闻一多(1899—1946),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闻一多(1899~1946)——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三重人格”于一身的一生。
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别了,司徒雷登》
臧克家(1905─2004)
检查预习
注音并释义:
地壳 仰之弥高 兀兀穷年
校补 锲而不舍 沥尽心血
赫然 炯炯目光 群蚁排衙
函寄 目不窥园 迥乎不同
漂白 警报迭起 气冲斗牛
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
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做了哪些事情呢?
由此来看,文章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和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是怎样对待“说”和“做”的?
课文的两个部分之间,是用哪些话起过渡作用的?把这些话找出来,说说是怎样起过渡作用的?
2. 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这六件事来写啊?
这篇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历历在目,触手可及。
1、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诗兴不作”是文言说法。“作”,起。“诗兴不作”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20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从20年代末起,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
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比拟的说法,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自20年代末起,闻’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3、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望闻问切”是拟人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说明闻’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4.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它”指深夜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来应感到寂寞,但闻’则不然,他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漂白了的四壁”引自闻一多诗《静夜》
5、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
作者使用了许多四字语(特别是成语)以及整齐的对偶句。使文章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富于音乐美。 请举出几个例子。
目不窥园 足不下楼
兀兀穷年 沥尽心血
潜心贯注 心会神凝
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
迥乎不同 一反既往
……
对偶句: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目不窥园,足不下楼。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 。
动人心,鼓壮志。
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总结:
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这六件事来写啊?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