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图
简介
这是一个关于失血性休克的抢救PPT,主要介绍了休克的概念、休克的分类、休克时的微循环变化、休克时的体液代谢变化、休克时的临床表现、休克的治疗原则等内容。大量失血引起休克称为失血性休克(hemorrhagic shock),常见于外伤引起的出血、消化性溃疡出血、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妇产科疾病所引起的出血等。失血后是否发生休克不仅取决于失血的量,还取决于失血的速度。休克往往是在快速、大量(超过总血量的30~35%)失血而又得不到及时补充的情况下发生的。当血容量不足超越代偿功能时,就会呈现休克综合病征。表现为心排出血量减少,尽管周围血管收缩,血压下降。组织灌注减少,促使发生无氧代谢,导致血液乳酸含量增高和代谢性酸中毒。血流再分布使脑和心的血供能得到维持。血管进一步收缩会招致细胞损害。血管内皮细胞的损害致使体液和蛋白丢失,加重低血容量,最终将会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欢迎点击下载失血性休克的抢救PPT哦。
失血性休克的抢救PPT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疾病PPT类型的PowerPoint.
第 三 章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概 述
休克的概念
休克(shock)是机体在各种有害因素侵袭下引起的以有效循环血容量骤减,致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受损,微循环障碍为特点的病理过程。
休克的分类
低血容量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
心源性休克
神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
休克时的微循环变化
微循环收缩期(休克代偿期)
微循环扩张期(休克抑制期)
微循环衰竭期(休克失代偿期)
微循环收缩期(休克代偿期)
微循环扩张期(休克抑制期)
微循环衰竭期(休克失代偿期)
休克时的体液代谢变化
内脏器官的继发性损害(1)
肺:①DIC、肺组织缺氧→肺上皮细胞和肺cap内皮细胞受损→ 表面活性物质↓肺顺应性↓→肺泡萎缩、肺不张 ②血浆外渗→肺间质水肿→肺泡内水肿→ ARDS
肾:①肾血流↓→肾小球滤过率↓→尿量↓
②肾皮质血流↓↓→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
③肾cap内DIC→肾血管内血栓→急性肾衰
心:抑制期,回心血量↓,BP↓冠脉灌流量↓,
心肌缺氧、坏死、心衰。
内脏器官的继发性损害(2)
脑:后期,持续低BP→脑灌流↓→脑细胞水肿、坏死→脑水肿、脑疝。
肝:肝血流↓微血栓形成→肝小叶中心坏死→细胞缺血→肝功能障碍→内毒素血症→代酸↑
胃肠: ①胃肠缺血→粘膜糜烂出血→应激性溃疡
②胃肠瘀血及粘膜受损→细菌及毒素入血
→菌血症或毒血症
MODS
休克时的临床表现
休克代偿期: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交感N活动↑,表现为精神紧张、兴奋、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四肢湿冷,HR↑,R↑,BP正常或稍高,脉压↓,尿量正常或↓。
休克抑制期:由兴奋转为抑制,表现为神志淡漠,反应迟钝,口唇及肢端发绀,四肢厥冷,P细速,BP↓至10.7kPa以下,脉压↓↓,尿量↓↓。可出现ARDS、代谢性酸中毒及脏器功能改变的表现。DIC时可出现皮肤粘膜瘀斑及全身广泛严重出血倾向,可出现MODS。
休克的临床表现
休克的治疗原则
一般措施:控制大出血,通畅呼吸道,给氧,减少耗氧,适当镇静,休克位等。
补充血容量:抗休克的最根本措施。包括丢失的血容量和扩大的cap床的量。
治疗原发病。
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心血管药物的应用:血管收缩剂、血管扩张剂、强心剂等。
改善微循环。
皮质类固醇的应用。
第 二 节 低血容量性休克
低血容量休克的类型
失血性休克
损伤性休克
失血性休克
多见于大血管破裂,腹部损伤引起的肝脾破裂,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门脉高压所致的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及宫外孕出血等。
一次出血量超过全身总血量的20%时,即可发生休克。
失血性休克的治疗原则
补充血容量:包括丢失的血量和扩大的cap床的量。
止血。
损伤性休克
多见于各种严重创伤、大范围组织挫伤、大面积撕脱伤、挤压伤、骨折或大手术等,引起血液或血浆的丧失,损伤处炎性肿胀和体液渗出,导致低血容量。
除与失血性休克类似的表现外,可有疼痛等神经内分泌反应,损伤组织的坏死与分解可产生毒素,并发感染。
损伤性休克的治疗原则
补充血容量。
紧急处理危及生命的损伤。
适当止痛治疗。
受伤部位的固定:如骨折的处理。
手术准备。
预防感染。
第 三 节感 染 性 休 克
概 述
外科常见的,治疗比较困难的一类休克。
常继发于革兰阴性杆菌感染,释放的内毒素可引起全身性反应。
感染性休克的分类
高排低阻型(暖休克)
低排高阻型(冷休克)
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表现
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原则
休克纠正前抗休克为主,同时治疗感染;休克纠正后应着重治疗感染。
补充血容量
控制感染
纠正酸碱失衡
血管活性药的应用
皮质激素治疗。
第 四 节休克病人的护理
休克病人的一般监测
精神状态
皮肤温度、色泽
血压
脉率
尿量
体温
呼吸
休克病人的特殊监测
中心静脉压(CVP)
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
心排出量(CO)和心脏指数(CI)
动脉血气分析
动脉血乳酸盐测定
血浆电解质测定
DIC的监测
CVP与补液的关系
休克时常见的护理诊断
体液不足
组织灌注量改变
心输出量减少
气体交换受损
有感染 的危险
体温异常
有受伤的危险
针对体液不足的护理
迅速建立静脉输液通路。
监测CVP。
合理补液。
记录液体出入量。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改善组织灌注的护理
休克体位
抗休克裤的应用
血管活性药的应用
调节体温的护理
观察体温的变化
保暖
库存血的复温
降温
小 结
第一节 概述
1、概念
2、分类
3、病理生理变化
4、临床表现
5、治疗原则
第二节 低血容量性休克
1、失血性休克
2、损伤性休克
第三节 感染性休克
1、种类
2、临床表现
3、治疗原则
第四节 护理
复习思考题
休克的概念。
休克时微循环变化、临床表现。
休克的治疗原则。
失血性休克、损伤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的特点、治疗原则。
休克病人的监测指标包括哪些?
休克病人常见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