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图
简介
这是一个关于胆总管结石指南PPT课件,这个ppt包含了了解胆总管结石的定义,掌握胆管解剖,了解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表现、治疗及并发症,病人术前术后护理,“T”管护理,健康教育等内容,胆总管结石多位于胆总管的中下段。但随着结石增多、增大和胆总管扩张、结石堆积或上下移动,常累及肝总管。胆总管结石的含义实际上应包括肝总管在内的整个肝外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的来源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胆总管结石为原发性胆管结石的组成部分,它可在胆总管中形成,或原发于肝内胆管的结石下降落入胆总管。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是指原发于胆囊内的结石通过胆囊管下降到胆总管,欢迎点击下载胆总管结石指南PPT课件哦。
胆总管结石指南PPT课件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疾病PPT类型的PowerPoint.
胆总管结石病人护理
普外科
目的
1.掌握胆道术后护理及“T”管引流的护理
2.了解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3.了解高血压的分级
大纲
了解胆总管结石的定义
掌握胆管解剖
了解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表现、治疗及并发症。
病人术前术后护理。
“T”管护理。
健康教育。
分类
胆总管结石根据结石来源分为:原发性胆总管结石;继发性胆总管结石。
病史汇报
4床 李长秀 女 75岁 入院诊断:胆总管结石 胆管炎
生命体征:T 36.4度 , P 76 次/分 , R 20次/分 ,BP 150/94mmHg
主诉:右上腹隐痛不适20+小时
入院时间2012-7-26
查体:全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
辅查:彩超见胆总管扩张,下段强回声光团考虑结石所致。(肝功提示转氨酶升高) ALT 204.4U/I AST 146U/I
于2012-7-31 在全麻下行剖腹胆总管探查术
临床表现
1、右上腹不适。
2、可合并黄疸。
3、胆道完全阻塞,可出现黄疸持续不消退,陶土样大便。
治疗
1.保守治疗
2.经内镜Oddi括约肌切开术(EST)或经内镜 乳头切开术(EPT)
3.开腹胆总管探查取石
4.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
常见并发症
1.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2.胆源性胰腺炎
3.胆源性肝脓肿
4.胆道出血:
5.胆源性肝硬化:
易患人群
1.年龄30~50岁者,及老年人。女性较男性为高,约2:1。
2.有长期的胆道病史或伴有寒战发热、黄疸的急性胆管炎史者。
3.长期饮食无规律者(如习惯不吃早餐)。
4.追求单一爱好,爱吃肉类、动物内脏等。
术前护理
饮食:病人选用低脂高蛋白、高糖饮食。
术前用药:可使用镇痛剂和解痉剂缓解疼痛,但应避免使用吗啡。
病情观察: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尿量及腹痛情况。
术前宣教:为病人进行术前准备及宣教。
护理诊断(术后)
1. 疼痛:与手术切口疼痛有关
2. 有体液不足危险:与术后禁食,手术失血导致水和电解质丢失有关
3. 有营养失调的可能:低于机体需要量
4. 有引流失效的危险:与各种管道有关
5. 自理部分能力缺陷:
6.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7. 知识的缺乏:缺乏疾病的相关知识
8. 焦虑:与担心疾病的预后有关
9. 自我形象的紊乱:
10.潜在并发症:感染,出血,胆漏,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疼痛
措施:
1.评估疼痛的部位、性质、强度、持续、缓解时间及患者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2.保持环境的安静舒适。
3.转移病人的注意力。
4.指导和协助病人,以减轻深呼吸、咳嗽、或变换体位所引起的胸痛
5.遵医嘱予以止痛剂,观察用药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目标:明确病人体液不足的原因,对症处理。
措施:
禁食期间静脉补充液体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减少液体损失。
定期复查体重和血生化指标。
生活自理能力缺陷
措施:
常用物品置病人床边易取到的地方。
保持病人身体清洁。
提供合适的就餐体位。
及时鼓励病人逐步完成病情允许下的部分自理活动。
有感染的危险
措施:
1. 密切观察手术切口情况及病人生命体征。
2. 保持伤口敷料的清洁干燥无污染。
3. 保持引流通畅及时更换引流袋。
4. 防止体位变化等引起的伤口牵拉。
5.预防外源性感染。
6.用药护理 :遵医嘱用合理用药。
清理呼吸道低效
措施:
1. 环境: 提供整洁舒适的环境,减少不良刺激。
2. 指导病人有效呼吸方式。
3. 指导病人掌握正确的咳嗽排痰的技巧。
4. 教会其拍背的方法 。
知识缺乏
措施:
1.指导患者术后应去枕平卧6h,禁食。
2.给予患者高营养、低脂、低蛋白、高热量、高碳水化合物易消化的饮食。
3.告知患者应多饮水。
4.平卧时引流管的高度不能高于腋中线。
5.指导患者床上活动时注意引流管的位置。
6.指导患者进低脂饮食。
焦虑
目标:病人说出焦虑的原因,恢复病人对治疗的信心。
措施:
耐心详细地介绍疾病相关知识。
鼓励家属陪伴。
经常与病人谈心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T管引流的护理
手术方法 :在胆总管探查或切开取石术后,于胆总管切开处放置T型引流管,一端通向肝管,另一端通向十二指肠,经腹壁穿口至体外,接无菌引流袋。引流管一般手术后2~3周拔除,我院为一个月左右。
T管引流的目的
1.引流胆汁和减压,防止因胆汁排出受阻导致胆总管内压增高,胆汁外漏而引起胆汁性腹膜炎。
2.引流残余结石,使胆道内残余结石,尤其是泥沙样结石通过T管排出体外。
3.支撑胆道,防止胆总管切口瘢痕狭窄,管腔变小,粘连狭窄等。
4.经T管溶石或造影等
T管引流的护理
1 、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扭曲、折叠、受压、脱落。
2 、保持引流通畅
3 、记录24h引流液的量及引流液的颜色性状。
4 、引流袋的护理及时更换。
5、引流3-4天后如胆汁清亮可逐步抬高引流袋至肩部。
6. 、如果T形管引流通畅,胆汁色淡黄、清亮、无渣可以开始夹管。
7、一个月左右后引流观察无特殊反应,可拔除T形管。
8、拔管后,注意观察患者的食欲、黄疸、腹部体征,警惕胆汁外漏的发生。
T型管拔管指征:
1.术后10天左右
2.无腹痛腹涨发热
3.黄疸症状减轻
4.引流量减少
5.颜色为透明金黄色,无脓液,结石或絮状物
6.经T管造影证明胆总管舒畅
健康教育—饮食指导
1.指导患者进低脂高蛋白饮食。
2.少吃刺激辛辣等食物。
3.在术后1个月内,应减少脂肪类食物的摄入,禁食高脂肪类和煎炸食品。
健康教育—T管留置的家庭护理指导
1. 病人避免提取重物或过度活动,防止T管脱出,拉扯伤口。
2.尽量穿宽松柔软的衣服。
3.及时更换敷料。
4. 局部消毒保持置管皮肤及伤口清洁干燥
5. 试夹管期间,每天夹管时间逐步延长。
6.有异常或者T管脱出,突然无液体流出,及时就医。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