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图
简介
这是一个关于理财规划师三级基础知识PPT课件,主要介绍了理财规划基础、财务与会计、宏观经济分析、金融基础、税收基础、理财规划法律基础等内容。财务安全:是指个人或家庭对自己的财务现状有充分的信心,认为现有财富足以应对未来财务支出和其他生活目标的实现。保障财务安全是个人理财规划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财务自由:是指个人或家庭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主动投资而不是被动工作。个人理财具体内容:现金规划、消费支出规划、教育规划、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税收筹划、投资规划、退休养老规划、财产分配与传承规划八个方面。更多内容,欢迎点击下载理财规划师三级基础知识PPT课件哦。
理财规划师三级基础知识PPT课件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职业PPT类型的PowerPoint.
理财规划师基础知识
2014年8月25号
目录
第一章 理财规划基础
第二章 财务与会计
第三章 宏观经济分析
第四章 金融基础
第五章 税收基础
第六章 理财规划法律基础
第七章 理财计算基础
第八章 理财规划师的工作规范和工作要求
第九章 理财规划工具
第一章:理财规划基础
重点:
1、生命周期理论和家庭模型;
2、理财规划师的目标与原则;
3、理财规划师的主要工具、内容与流程;
4、理财规划师的道德准则。
理财规划的总体目标:
目标:财务安全和财务自由。
财务安全:是指个人或家庭对自己的财务现状有充分的信心,认为现有财富足以应对未来财务支出和其他生活目标的实现。
保障财务安全是个人理财规划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财务自由:是指个人或家庭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主动投资而不是被动工作。
理财规划师的具体目标:
1、必要的财产流动性;
2、合理的消费支出;个人理财的首要目的是使个人财务 状况稳健合理
3、实现教育期望;
4、完备的风险保障;
5、积累财富;
6、合理的纳税安排;
7、安享晚年;
8、有效的财产分配与传承。
理财规划的原则:
1、整体规划;
2、提早规划;
3、现金保障优先;家庭建立现金储备要包括日常生活消费储备和意外现金储备
4、风险管理优于追求收益;
5、消费、投资与收入相匹配;
6、家庭类型与理财策略相匹配。基本的家庭模型有青年型(进攻型理财)中年型(攻守兼备理财)老年型(防守型理财)
备注:
个人理财是理财规划的重中之重。
生命周期理论是整个理财规划的基础。
个人理财具体内容:现金规划、消费支出规划、教育规划、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税收筹划、投资规划、退休养老规划、财产分配与传承规划八个方面。
生命周期理论:
1、单身期:从初入工作到结婚,一般2-8年(22-30岁),财富积累,广开财源,积累经验;
2、家庭与事业形成期:结婚至婴儿诞生,一般1-3年,趋于稳定,教育准备;
3、家庭与事业成长期:子女出生到完成大学教育,一般18-22年,设法提高投资资产比重,累积净资产;
4、退休前期:子女工作到个人退休,一般10-15年。准备退休金,降低风险高的金融资产比重,稳健收益;
5、退休后:退休后的时期,资金安全性高于收益,有计划的安排后事。
家庭模型:
1、青年家庭:家庭收入主导者的生理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家庭;
2、老年家庭:家庭收入主导者的生理年龄在55周岁以上的家庭;
3、中年家庭:介于两个界限之间的。
理财规划的工具:
1、共同基金:即公募基金,是指通过公开发行基金单位的方式,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用资金,从事证券投资。
特点:专业化、大众化、相对低风险、高收益特点
起点低、适合大众投资者。
2、商业保险:在所以理财工具中,保险的防御性最强。
3、固定收益证券:一种要求发行者按照发行时规定的时间和方式向投资者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的有价证券。
存量上看,债券构成固收证券的主体。
包括:中央银行票据、结构化产品、资产支持证券、优先股等
4、股票:
5、期货:按交易标的分为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
6、对冲基金:是指运作中使用做空、套期和套利等方法对风险进行对冲的投资基金。
我国目前存在的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也将一定程度上转型为对冲基金。
7、私募股权基金:非公开募集资金并投资于未公开上市股权的投资基金。
分为:风险投资基金、成长型基金和收购基金。
信托型私募基金在我国有广阔前景。
8、外汇:就金融投资讲,世界上最大的投资市场分别是外汇、债券和股票市场。
9、黄金;
10、法律;
11、个人信托:共同基金、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是信托在投资领域的具体表现形式。
信托还是全球范围内最为通用的税收筹划工具之一。
12、其他:
理财规划流程:
一、建立客户关系;
二、收集客户信息;
三、分析客户财务状况;
四、制定理财方案;
五、执行理财方案;理财规划师要遵守三个原则: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
六、持续理财服务
个人理财服务的三个层次:
大众银行大众理财(投资管理、现金管理、风险保障通常是其需求的重点);
富裕银行贵宾理财;
私人银行财富管理(顶级服务)财富管理的核心内容是财产保护、积累和传承。
职业道德:
理财规划师的职业道德规范由两部分组成:职业道德准则和执业纪律规范。
职业道德准则多数是倡议性的,但却是理财规划师执业纪律的基本渊源与根据。
执业纪律规范是具体的行为准则,多方面体现是“积极要求”或“禁止性”的内容。
理财规划师职业道德准则:
1、正直诚信:理财规划师职业操守的核心原则是个人诚信。
2、客观公正;
3、勤勉谨慎;
4、专业尽责;
5、严守秘密;
6、团队合作。
注:吊销执照等适用于执业理财规划师的制裁措施不适用于非执业理财规划师。
第二章:财务与会计
重点:
1、熟悉各会计要素的内容及特征;
2、掌握资金成本计算;
3、掌握财务指标的分析;
4、掌握本量利分析方法;
5、掌握个人财务与企业财务的区别。
难点:
1、会计要素的分类;
2、财务报表的关系;
3、财务指标的分析。
会计基础知识:
会计基本假设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出的合理设定。
会计核算包括:
1、会计主体;
2、持续经营;
3、会计分期;
4、货币计量。
会计记账基础
按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权责发生制也称应计制或收付实现制,它是以收入、费用是否发生而不是以款项是否收入或付出为标准来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一种记账基础。
收付实现制也成现金制或现收现付制,它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标准来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的一种方法。
我国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编制的,现金流量表则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编制的。
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1、可靠性;
2、相关性;
3、可理解性;
4、可比性;
5、实质重于形式;
6、重要性;
7、谨慎性;
8、及时性。
会计要素:
一、会计对象:是指会计工作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说是指会计主体在日常经营活动或者业务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资金活动。
二、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侧重反应财务状况,构成资产负债表;
收入、费用、利润侧重反应经营成果,构成利润表。
备注:
1、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负债后的余额。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
2、收入按其性质不同,可分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让渡资产使用权;按其经营业务的主次,可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3、费用: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发生的所有费用分为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
会计的基本职能:
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环节,反映特定对象的经济活动,向有关各方提供会计信息。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会计核算的四个环节:
1、会计确认;
2、会计计量;
3、会计记录;
4、会计报告(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以及报表附注)
财务管理的基础知识
目标:1、利润最大化
2、股东财富最大化;
原则:1、有关竞争环境的原则;
2、有关创造价值的原则;
3、有关财务交易的原则。
资金成本
一、债券成本:
债券成本Kb=债券每年支付的利息I*(1-所得税税率T)/[债券筹资额B0*(1-债券筹资费率f);
二、银行借款成本
银行借款成本Ki=银行借款年利息I*(1-所得税税率T)/[银行借款筹资总额L*(1-银行借款筹资费率f);
三、优先股成本
优先股成本Kp=优先股每年股利D/[发行优先股总额P0*(1-优先股筹资费率f);
四、普通股成本
普通股成本Ks=第一年股利D1/[发行普通股总额V0*(1-普通股筹资费率f)]+每股年增长率g
基本的财务比率分析
一、反映偿债能力的指标:
1、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的比值。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生产企业合理的流动比率为2.
2、速动比率:是从流动资产中扣除存货部分,再除以流动负债的比值。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通常情况下,认为正常的速动比率为1,低于1的速动比率认为是短期偿债能力偏低。
3、现金比率,是指企业的现金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
现金比率=(货币资金+有价证券)/流动负债
现金比率越低,企业的偿还短期债务能力越弱。
4、经营净现金比率,是指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与流动负债或总负债的比率,用来反映企业获得现金来偿还债务的能力。
经营净现金比率(短期债务)=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流动负债
经营净现金比率(全部债务)=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总负债
5、资产负债率:又称负债比率,是企业负债总额对资产总额的比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这一比率越小,表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
6、已获利息倍数: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支出的比率,它可以反映获利能力对债务偿付的保证程度。
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支出
从长期看,已获利息倍数至少应当大于1.
反映资产管理能力的指标
1、应收账款周转率:是一定时期内商品与产品销售收入净额与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的比值,是反映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指标。
应收账款的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
=平均应收账款*360/销售收入
周转率越高表面企业收账迅速,账龄较短。
2、存货周转率与存货周转天数:是销售成本被平均存货所除而得到的比率。
存货周转率=销货成本/平均存货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
=(平均存货*360)/销货成本
一般来说,存货周转次数越多,周转天数月越少,存货周转速度越宽,存货的占用越低,流动性越强。
3、固定资产周转率:是企业销售收入与固定资产净值的比率。
=销售收入/固定资产净值
比率越高说明利用率越高,管理水平越好。
4、总资产周转率:是销售收入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平均资产总额=(年初资产总额+年末资产总额)/2
该项指标反映资产总额的周转速度。周转越快,反映利用效果越好,销售能力越强。
5、股东权益周转率,是销售收入与平均股东权益的比值。
=销售收入/平均股东权益
平均股东权益=(期初股东权益+期末股东权益)/2
改比率越高,表明所有者资产的运用效率高,营运能力强。
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
1、销售毛利率:是指毛利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
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2、销售净利率:是指净利润与销售收入的百分比。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3、总资产报酬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
平均资产总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
4、权益净利率:是指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百分比。
权益净利率=(净利率/平均股东权益)*100%
5、主营业务利润率;是指主营业务利润与主营业务收入的百分比。
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反映投资收益的指标
1、普通股每股净收益:本年盈余与普通股流通股数的比值。
=(净利润-优先股股息)/发行在外的加权平均普通股股数
2、市盈率:是每股市价与每股盈利的比率
=每股市价/每股收益
市盈率越高,表明公众对改股票的评价越高。
3、股票获利率:每股股利与每股股票市价之比。
=(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市价)*100%
4、股利支付率:每股股利与每股收益的百分比。
=(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收益)*100%
5、股利保障倍数:股利支付率的倒数称为股利保障倍数。
=普通股每股收益/普通股每股股利
6、每股净资产:是股东权益与总股数的比值。
=股东权益/总股数
调整后的每股净资产=(年末股东权益-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待摊费用-长期摊销费用)/年末股本总数
杜邦财务分析
杜邦分析的主要指标
权益净利率=总资产报酬率*权益乘数
=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权益乘数=1/(1-资产负债率)
总资产报酬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资产负债率=平均负债总额/平均资产总额
负债比率越大,权益乘数就越高,说明负债程度比较高。
重点:从杜邦分析图可知,企业获利能力的驱动器有三个发动机: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
销售净利率取决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资产周转率取决于投资管理;权益乘数取决于筹资政策。
现金流量分析
一、现金流量的结构分析。
二、盈利质量分析
1、盈利现金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
2、再投资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资本性支出
三、筹资与支付能力分析
1、外部融资比率=[经营性应付项目增(减)净额+筹资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入量总额
2、强制性现金支付比率=现金流入总额/(经营现金流出量+偿还债务本息付现)
3、到期债务本息偿付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债务本金+现金支付利息)
4、现金偿债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长期债务总额
5、现金股利支付率=股金股利或分配的利润/经营现金净流量
本量利分析
本量利分析:即数量、成本和利润分析,也称为损益平衡分析。
计算方法:
利润=销售收入-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目的:
损益平衡分析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找企业控制成本,提高利润的潜在能力和途径。
个人财务报表比率分析
一、结余比率:是客户一定时期内(通常一年)结余与收入的比值,主要反映客户提高其净资产水平的能力。
结余比率=结余/税后收入
通常认为保持在0.3较为适合。
二、投资于净资产比率:投资于净资产的比值,反映客户投资意识的强弱,是衡量客户能否实现财务自由的重要指标。
通常认为该比率在0.5较为适合,就年轻客户而言,一般在0.2左右
三、清偿比率是客户净资产与总资产的比值,反映客户综合偿债能力的高低。
一般高于0.5,保持在0.6-0.7之间较为适宜。
四、负债比率=负债总额/总资产
一般应保持在0.5以下,也不应该为零。
五、财务负担比率亦称债务偿还收入比率,是到期支付的债务本息与同期收入的比值
财务负担比率=债务支出/税后收入
0.4是财务负担比率的临界点,过高有财务危机
六、流动性比率
流动性比率=流动性资产/每月支出
资产流动性通常与收益性成反比,即流动性强的资产收益性较低,而收益性较高的资产其流动相往往欠佳。
流动性比率应保持在3左右
第三章 宏观经济分析
重点: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2、经济周期的理论性解释;
3、经济周期与投资策略;
4、行业发展与投资策略选择。
难点:
1、GDP的计算方法;
2、供需分析理论;
3、经济周期的理论性解释;
4、行业发展与投资策略选择。
国民经济总体指标
一、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或在某一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是衡量宏观经济运行规模的最重要的指标。
名义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础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一)、从生产角度出发。把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物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减去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价值总和。
(二)、从收入角度出发。因为所有的产出都是通过货币计量的,并构成各生产单位锁雇佣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收入。
(三)、从支出的角度出发、因为所有最终产品都是提供市场的,市场上的需求者购买的这些最终产品。
二、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1、生产法:
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
2、收入法:
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经税额+营业盈余
三、失业率:
分三种类型: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以及周期性失业。
奥肯定律是指失业与实际GDP之间呈现负相关。
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一个百分点,实际GDP将减少两个百分点。
潜在就业量是指在现有激励条件下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参加生产时所达到的就业量。
我国统计部门公布的失业率为城镇登记失业率。即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占城镇 登记失业人数占从业人数与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比。
四、通货膨胀。
五、国际收支。
凯恩斯的总需求与总供给分析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是:只要国民收入或产量处在小于充分就业的水平,那么,国家就可以使用增加需求的政策来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状态。
凯恩斯理论运用三大心理规律对总需求做出解释: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流动偏好。
流动偏好由以下动机决定:
1、交易动机;
2、谨慎动机;
3、投机动机。
宏观经济政策
一、目标:
1、充分就业;
2、物价稳定;
3、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4、国际收支平衡。
二、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功能:1、税收的自动变化;
2、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3、保持农产品物价稳定的政策。
斟酌的使用财政政策。
三、货币政策:
工具:
1、调整再贴现率;
2、变动法定准备金率;
3、公开市场业务。
其他工具:
1、道义劝告;
2、调整法定保证金限额;
3、规定抵押贷款利率的上限和下限。
经济周期理论
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复苏。
类型:根据一个周期的长短将经济周期分为长周期、中周期和短周期;
长周期长度大约50年左右又称为康德拉耶夫周期;
中周期长度在8-10年左右又称为朱格拉周期;
短周期长度在40个月左右又称为基钦周期。
成因:
1、纯货币理论:经济周期纯粹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数量的增减是经济发生波动的唯一原因;
2、投资过度理论:主要强调了经济周期的根源在于生产结构的不平衡,尤其是资本品和消费品生产之间的不平衡。
3、消费不足理论:一直被用来解释经济周期的收缩阶段,即衰退或萧条的重复发生。
4、心理理论:强调心理预期对经济周期各个阶段的形成的决定作用。
5、创新理论:熊彼特提出,熊彼特理论核心有三个变化过程:发明、创新和模仿。
经济指标
分为三类:先行指标、同步指标、滞后指标。
一、先行指标是指那些在经济活动中预先上升或下降的经济指标。主要包括货币供给量、采购经济指数PMI、股票价格指数、生产工人平均工作时数、房屋建筑许可的批准数量以及消费者预期指数等。
制造业PMI指数在50%以上,反映制造业总体扩张;低于50% ,反映制造业衰退。
二、同步指标是指那些与经济活动同步变化的经济指标。主要包括GDP、工业生产指数、个人收入、非农在职人数以及制造业和贸易销售额等
三、滞后指标是指那些滞后于经济活动变化的经济指标。
主要包括失业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生产成本、商业与工业贷款的未偿付余额、零售物价指数等。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