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恶性黑色素瘤PPT

简介 相关

截图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PPT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PPT

简介

这是一个关于皮肤恶性黑色素瘤PPT,主要介绍了恶性黑色素瘤的概述、流行病学与病因学、病理类型、临床病理分级与分期、治疗流程及原则、辅助治疗、手术治疗、全身治疗等内容。恶性黑色素瘤好发于白色人种,澳大利亚的QueenS-Land是世界上著名的恶性黑色素瘤高发地区。中国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病率不高,但由于医生及病人对其严重性认识不足,一般在就诊时往往已为时太晚,治疗效果极不满意。该病好发于30~60岁,罕见的幼年性恶性黑色素瘤Spity报道了13例,年龄为1.5~12岁。年龄小者一般其恶性程度较低,手术切除后预后较好。在发病性别上几乎无差别,唯病灶部位与性别有关,发生在躯干者以男性居多,发生在肢体者女多于男,尤以面部雀斑型黑色素瘤多见于老年妇女,欢迎点击下载皮肤恶性黑色素瘤PPT哦。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PPT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疾病PPT类型的PowerPoint.

 gtR红软基地

恶性黑色素瘤gtR红软基地
(malignant melanoma,MM)gtR红软基地
 目录 gtR红软基地
一、 概述 gtR红软基地
二、 流行病学与病因学 gtR红软基地
三、 病理类型 gtR红软基地
四、 临床病理分级与分期gtR红软基地
五、 治疗流程及原则 gtR红软基地
六、 辅助治疗 gtR红软基地
七、 手术治疗 gtR红软基地
八、 放疗 gtR红软基地
九、 全身治疗 gtR红软基地
一、概述 gtR红软基地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是是起源于神经嵴黑色素细胞的恶性肿瘤,多由痣或色素斑发展而来。gtR红软基地
90%发生于皮肤,最常见于背部,胸腹部和腿部,足底、指趾、甲下、头皮等部位也不少见;少数发生于外阴、消化道和眼内。gtR红软基地
预后差、死亡率高。早期恶性黑色素瘤经外科扩大切除术后95%-100%可治愈。 gtR红软基地
二、流行病学gtR红软基地
是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gtR红软基地
死亡率高,仅次于肺癌,占第二位gtR红软基地
白种人发病率高于其他肤色人种。gtR红软基地
美国男性第五位,占所有恶性肿瘤的5%, 女性第六位,占所有肿瘤的4%,每年年发病率增长7%  。gtR红软基地
澳大利亚昆士兰和美国的南亚利桑那州为MM的高发地区,发病率分别为40/10万,30/10万。gtR红软基地
亚洲(我国)发病率低。男性比例占1.7%,女性1.3% ,但是增长迅猛。gtR红软基地
占皮肤癌的发病率5%,但是占死亡率75%gtR红软基地
北京市2000年发病率为0.2/10万,2004年已达1/10万。gtR红软基地
中位发病年龄51岁,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占33%。gtR红软基地
病 因gtR红软基地
日光暴晒 :gtR红软基地
日光中的紫外线(UA)灼伤皮肤诱导DNA突变。黑色素瘤集中于间断性曝光位置,在持续避光部位呈散在分布。gtR红软基地
种族与遗传:gtR红软基地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已明确一定表现型特征与黑色素瘤易患度有关。这些表现型包括:浅色皮肤,易于晒伤,金色或红色头发,皮肤苍白,起雀斑,蓝色或绿色眼睛。因而,白人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病率较黑人高。gtR红软基地
亚洲和非洲地区MM患者的原发病灶多位于足跟、手掌、指趾和甲下等接触紫外线极少的地方,其病因尚不明确。gtR红软基地
9号染色体短臂的p16或CDKN2A的基因突变是黑色素瘤高遗传易感性的主要原因。50%以上的家族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中检测到了抑癌基因P16突变。gtR红软基地
内分泌、化学、物理因素对MM的发生是否有影响尚不清楚。gtR红软基地
临床表现gtR红软基地
早期临床表现痣或色素斑迅速增大,隆起,破溃不愈,边缘不整或有切迹、锯齿,颜色改变、局部形成水泡、瘙痒、刺痛等。gtR红软基地
进而可出现卫星灶、局部淋巴结肿大,移行转移(原发病灶与区域引流淋巴结之间的皮下结节,通过淋巴管转移)gtR红软基地
远处转移:gtR红软基地
常见于远处皮肤淋巴结、肺、脑、肝、骨等部位,仅发生肺转移的预后好于其它远处转移。 gtR红软基地
ABCDE of MelanomagtR红软基地
Asymmetry :不对称性gtR红软基地
Border :弥散状边缘gtR红软基地
Color :颜色不均gtR红软基地
Diameter :直径>6mmgtR红软基地
Enlargement:增大或进展趋势gtR红软基地
预 后 gtR红软基地
恶性黑色素瘤的预后与性别、年龄、病灶部位、肿瘤浸润深度 、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手术切除范围等相关:gtR红软基地
性别与年龄:女性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男性。幼年性恶性黑色素瘤预后较好,45岁以下的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预后较年老患者好。gtR红软基地
病灶部位 :发生于躯干的预后最差,位于头颈部者次之,位于肢体者较好。gtR红软基地
肿瘤浸润深度:原发灶≤0.75mm者的5年生存率为89%,≥4mm者仅25%。gtR红软基地
淋巴结转移情况: 1~3个淋巴结有转移者的5年生存率为41%~58%,4个以上转移者为8%~26%、gtR红软基地
手术切除范围:根据Morton提出的广泛切除范围的标准,病灶厚度≤0.75mm者切除范围距肿瘤边缘2cm~3cm,厚度>0.75mm而≤4mm时为3cm~4cm,厚度>4mm者距肿瘤边缘5cm作广泛切除,这样可降低局部复发率。gtR红软基地
三、病理类型 gtR红软基地
浅表扩散型 (acromelic freckle-like nevoid melonoma) :gtR红软基地
好发于背部和女性的下肢。通常由痣或皮肤的色素斑发展而来。出现局部浸润、结节、溃疡、出血。预后相对较好,约占70%。gtR红软基地
结节型(nodular malignant melanoma) :gtR红软基地
是侵袭性最强的一型黑色素瘤,身体任何部位均可发生,但最常见于足底。开始为隆起的斑色,呈黯黑、蓝黑或灰色结节,有时呈粉红色,周围可见散在的棕色黑瘤踪迹。以后很快增大,可发生溃疡,或隆起如草状或菜花样。gtR红软基地
恶性雀斑样 (lentigo maligna melanoma) :gtR红软基地
约占10%。通常发生于中老年人,面部等常暴露于日光下的部位,预后相对较好。gtR红软基地
肢端雀斑样黑色素瘤(acromelic freckle-like nevoid melonoma) :gtR红软基地
位于手掌、足底或甲下这些无毛发被覆部位的皮肤黑色素瘤,常发现较晚,是有色人种最常见的黑色素瘤类型,亚洲人高达58%,黑色人种占60-70%。gtR红软基地
Clinical types- MMgtR红软基地
少见类型有上皮样、促纤维增生性、恶性无色素痣、气球样细胞、梭形细胞和巨大色素痣恶性黑色素瘤等。gtR红软基地
临床变异型: gtR红软基地
无色素性黑色素瘤 gtR红软基地
粘膜黑色素瘤 gtR红软基地
甲下黑色素瘤 gtR红软基地
溃疡形成 gtR红软基地
疣状表型gtR红软基地
白种人中浅表扩散型最多见,黄色人种和黑色人种以肢端雀斑样黑色素瘤多见。 gtR红软基地
四、分期与分级gtR红软基地
目前,公认的最重要的预后指标为病变厚度(Breslow厚度),根据现行AJCC分期标准,分期体系侧重于病变厚度。gtR红软基地
病理分期 gtR红软基地
按侵袭深度分级:Clark(1969)在研究了黑色素瘤侵袭深度与预后的关系后,根据侵袭深度将黑瘤分为5级。分级越高预后越差。gtR红软基地
Ⅰ级:瘤细胞限于基底膜以上的表皮内。gtR红软基地
Ⅱ级:瘤细胞突破基底膜侵犯到真皮乳头层。gtR红软基地
Ⅲ级:瘤细胞充满真皮乳头层,并进一步向下侵犯,但未到真皮网状层。gtR红软基地
Ⅳ级:瘤细胞已侵犯到真皮网状层。gtR红软基地
Ⅴ级:瘤细胞已穿过真皮网状层,侵犯到皮下脂肪层。gtR红软基地
接垂直厚度分级:Breslow(1970)研究了黑色素瘤垂直厚度与预后的关系,根据目镜测微器测量的黑瘤最厚部分(从颗粒层到黑瘤最深处的厚度),将其分为5级:<0.75mm、0.76~1.50mm、1.51~3.00mm、3.01~4.50mm和>4.50mm。发现厚度越大预后越差。gtR红软基地
五、治疗流程和原则 (一)明确诊断及分期:gtR红软基地
诊断金标准:病理组织学检查。gtR红软基地
黑色素瘤细胞类型多样,可呈上皮样、腺样、梭形、痣细胞样、浆细胞样、淋巴细胞样、气球样(透明样)及单核与多核巨细胞样等形态特征。gtR红软基地
常用的有S100蛋白、抗黑色素瘤特异性抗体(HMB--45),其特异性比黑色素颗粒染色(Masson—Fontane染色)高,两者结合应用可提高恶黑诊断的准确率。gtR红软基地
(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gtR红软基地
NCCN指南建议I期和II期患者应做SLNB明确病理分期。约5-30%的患者行SLNB后被发现SLB转移,重新诊断为III期。但这些患者的预后好于临床发现淋巴结转移的患者。gtR红软基地
MSLTgtR红软基地
1994-2003年,历时10年。gtR红软基地
欧美和澳大利亚多中心gtR红软基地
共入组1347例患者,可评价1327例。gtR红软基地
所有患者原发病灶厚度均在1.2-3.5mm之间,原发灶切除后分成两组,一组行SLNB,如果活检阳性行区域淋巴结清扫;一组观察。gtR红软基地
Endpoint:  DFS和OS。gtR红软基地
结果:gtR红软基地
SLNB安全,并未增加相关死亡率,与观察组相比,5年DFS明显延长(78% vs 73%,P=0.009),但5年OS无差别;gtR红软基地
SLNB阳性组的死亡率明显高于阴性组(26.2% vs 9.7%,P<0.001)。SLNB阳性中立即行淋巴结清扫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延时清扫者(72% vs 52% ,P<0.001)。 gtR红软基地
(三)原发肿瘤的扩大切除术 :gtR红软基地
根据病理报告中肿瘤的最大厚度决定扩大切除范围。gtR红软基地
原位癌,切缘0.5cm。gtR红软基地
病灶最大厚度≤1.0mm时,切缘1cm。gtR红软基地
厚度在1.01-2.0mm时,切缘应当为1-2cm。gtR红软基地
厚度在>2.0mm时,切缘应大于2cm。gtR红软基地
当厚度>4.0mm时,许多学者认为切缘应至少3cm,但就这一点尚未达成共识。gtR红软基地
外科切缘应当考虑病灶的解剖位置和患者的美容要求。专家们认为,如果解剖因素难以达到2cm切缘的,1-2cm也能接受。gtR红软基地
Principles of surgical margins for wide excision of primary melanomagtR红软基地
(四)区域淋巴结清扫gtR红软基地
SLNB或浅表淋巴结B超证实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应行区域淋巴结清扫:gtR红软基地
腋窝淋巴结清扫数不少于15个。gtR红软基地
颈部淋巴结清扫数不少于15个。gtR红软基地
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数应该不少于10个;如腹股沟区转移性淋巴结≥3个, 应选择性行髂骨和闭孔肌淋巴结清扫。gtR红软基地
如果盆腔CT提示或Cloquet淋巴结阳性也应行髂骨和闭孔肌淋巴结清扫。gtR红软基地
(五)根据分期决定下一步治疗:辅助治疗还是全身治疗gtR红软基地
如果手术能达到无瘤状态的(包括IV期患者),应行手术清除所有病灶,然后根据术后患者的危险度决定辅助治疗。gtR红软基地
 IA-IB期的患者为低危患者,手术治疗95-100%可治愈,无需术后辅助治疗,主要以病因预防为主。gtR红软基地
IIA-IIIA期的患者为中-高危患者,25%左右的患者存在复发、死亡的风险。推荐做辅助治疗辅助治疗:高剂量干扰素(IFNa-2b)。gtR红软基地
如果手术不能达到无瘤状态,则不宜行手术,而应行全身治疗。gtR红软基地
六、手术治疗 gtR红软基地
最重要的治疗手段,适用于所有能够切除干净的患者。gtR红软基地
Ⅰ期和Ⅱ期 应根据病理报告中肿瘤的最大厚度决定扩大切除范围,彻底去除病灶、不复发,从而达到治愈可能性。如曾行肿瘤活检术或边缘切除术者应行扩大切除术,并考虑前哨淋巴结活检。III期病变最大限度降低或者去除区域淋巴结残留肿瘤风险;IV期病变在于减轻瘤负荷从而有机会接受综合治疗。gtR红软基地
特殊部位的黑色素瘤(如颜面部、足跟、足趾等特殊部位)应在按要求扩大切除肿瘤的前提下,再考虑美容及功能的需求。gtR红软基地
在扩大切除充分的前提下,手术时应尽量避免植皮。gtR红软基地
Mohs 显微外科技术gtR红软基地
通过显微镜精确定位肿瘤的浸润深度以再切除直至基底切缘无癌肿为止。gtR红软基地
手术适应证(Kenneth G,Howard K,Ronald P.1999) :gtR红软基地
肿瘤直径大于2 cm;gtR红软基地
肿瘤具有恶性、侵袭性组织学形态或侵及周围神经;gtR红软基地
复发的恶性皮肤肿瘤;gtR红软基地
肿瘤界限不清,放疗后或瘢痕基础上出现的肿瘤。gtR红软基地
I、Ⅱ期恶性黑色素瘤原发 病灶的外科切除及重建gtR红软基地
I、II期病变切除边界应为0.5-2.0cmgtR红软基地
原位癌,切除边界0.5cm。gtR红软基地
厚度<1.0mm,切除边界 lcm。gtR红软基地
厚度≧1.0mm,切除边界 2cm。gtR红软基地
厚度>4.0mm,切除边界为 3cm,而手指和脚趾的病变则一般只需跨越一个关节。gtR红软基地
局部组织缺损后的重建 游离植皮和转移皮瓣常常被用于创面的覆盖和重建gtR红软基地
游离植皮:gtR红软基地
基底软组织覆盖好、血运丰富且不需抗压负重和耐磨的部位。gtR红软基地
转移皮瓣、游离皮瓣:gtR红软基地
基底为骨、肌腱、神经血管或足跟部等需要抗摩擦的部位。gtR红软基地
优点:抗感染能力强、血运丰富易于愈合、有较大的旋转弧便于多方向的转移、且应用广泛,在躯干和肢体皆可利用局部血管的解剖来设计。gtR红软基地
临床上最常见的足跟部恶性黑色素瘤切除术后常采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gtR红软基地
左足底恶性黑色素瘤 gtR红软基地
左足底恶性黑色素瘤 gtR红软基地
Ⅲ期恶性黑色素瘤区域淋巴 结转移病变的外科治疗gtR红软基地
原发病灶扩大切除同时行区域淋巴结清扫术:gtR红软基地
临床上已经证实有该区域淋巴结转移;gtR红软基地
淋巴结转移无溃破且与区域动脉无粘连,预计术中可彻底切除者;gtR红软基地
对放疗不敏感或估计手术比放疗效果较好的淋巴结转移;gtR红软基地
病人全身情况尚好,局部皮肤条件好,无严重内脏器质性疾病者。gtR红软基地
早期切除隐匿的淋巴结转移灶能够避免病变向远处发展,对于延长病变厚度l~2 mm之间的患者生存期有帮助;伴有隐匿性区域淋巴结转移者建议早期选择性淋巴结切除。gtR红软基地
Ⅲ期中的移行转移患者表现为一侧肢体原发灶和区域淋巴结之间的皮肤、皮下和软组织内的肿瘤多发广泛转移,手术难以切除干净。gtR红软基地
腹股沟区淋巴结转移的清扫gtR红软基地
治疗性的淋巴结切除(TLND):gtR红软基地
浅表淋巴结清扫:只切除腹股沟韧带下的淋巴结。gtR红软基地
深部淋巴结清扫:包括髂骨旁、闭孔肌和通往腹膜后淋巴通路上的淋巴结等。gtR红软基地
对于无明确深部淋巴结阳性证据的患者是否实施深部TLND仍有争议。gtR红软基地
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大约7%的患者出现皮肤坏死;10%出现伤口感染;最严重的远期并发症是淋巴水肿,股外侧皮神经麻痹也时有发生。gtR红软基地
Ⅳ期恶性黑色素瘤转移瘤的外科治疗gtR红软基地
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症状,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gtR红软基地
研究表明对Ⅳ期患者gtR红软基地
病灶完全切除后的中位生存达21个月,5年存活率达15%;gtR红软基地
而全身治疗的平均生存仅6-8月,5年生存率小于5%。gtR红软基地
对原发灶及转移灶进行完全手术切除可改善生存gtR红软基地
Petersen (Petersen RP,Hanish SI,Haney JC,et al.2007)研究l405l例黑色素瘤中的1720例肺转移:gtR红软基地
平均生存期为7.3个月,外科手术预后生存期超过五年(临床认为无瘤状态)的患者平均存活期较非于术患者延长12个月。gtR红软基地
2008年ASCO报道了手术治疗黑色素瘤肝转移患者的预后报告:gtR红软基地
接受手术者(54例)与未手术组相比,中位OS分别为29月和7月;5 年OS率分别为33%和5%。gtR红软基地
有可能手术获益的Ⅳ期患者的特征:gtR红软基地
获益人群:gtR红软基地
转移病灶能完整切除者;gtR红软基地
转移前DFS时间较长(>36m) ;gtR红软基地
转移灶≤2个;gtR红软基地
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生存期更长。gtR红软基地
七、辅助治疗gtR红软基地
IA-IB期的患者为低危患者,手术治疗95-100%可治愈,无需术后辅助治疗,主要以病因预防为主。gtR红软基地
IIA-IIIA期的患者为中-高危患者,25%左右的患者存在复发、死亡的风险。推荐做辅助治疗辅助治疗:高剂量干扰素(IFNa-2b)。 gtR红软基地
辅助治疗的方案 gtR红软基地
低剂量和中等剂量干扰素不能改善生存gtR红软基地
WHO多个中心的首个随机研究显示,应用低剂量和中等剂量干扰素不提高总生存(35%vs37%)。gtR红软基地
FCGM试验中位随访5年后发现,辅助低剂量干扰素治疗可提高RFS,并有增加OS的趋势。gtR红软基地
AMMCG的前瞻性随机研究也显示可以延长DFS (P =0.02) 。gtR红软基地
2004-2005年针对IIB 和III期的两项试验均是阴性结果,AIM HIGH 研究显示低剂量干扰素没有提高RFS和OS,EORTC 18952试验应用中等剂量干扰素也没有提高PFS。gtR红软基地
Ⅱ和Ⅲ期辅助治疗的选择gtR红软基地
对Ⅱ和Ⅲ期恶黑患者是否使用辅助性高剂量α2b干扰素需根据个人情况并与患者谈明可能的益处和副作用。gtR红软基地
极高危患者的辅助治疗模式仍然在进一步尝试中, 故4周大剂量IFNα-2b也应作为首选方案。 gtR红软基地
HDI的用法gtR红软基地
目前推荐中高危患者术后至少采用一个月的大剂量的a-2b干扰素治疗,其剂量应达到1500万U/m2/日,副作用基本可控制。gtR红软基地
中国患者使用大剂量a-2b干扰素推荐:gtR红软基地
采用300万U→600万U → 900万U剂量爬坡,常规每日剂量1800万~2200万U,每周5天,共4周。之后改为900万U,3次/周,共11个月。gtR红软基地
耐受良好,一周以内白细胞下降多见,但停药后恢复快,血小板降低少见。 gtR红软基地
八、放疗 gtR红软基地
MM对放疗不敏感。gtR红软基地
姑息治疗手段:骨、脑转移、淋巴结清扫后残留或复发和头颈部MM患者(特别是鼻咽MM患者)。 gtR红软基地
九、全身治疗gtR红软基地
晚期黑色素瘤预后差,总体中位生存为7.5月,2年生存率15%,5年生存率约5%。 gtR红软基地
M1a患者中位生存为15个月,gtR红软基地
M1b为8个月,gtR红软基地
肝、脑转移为4个月,gtR红软基地
骨转移为6个月。gtR红软基地
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一般以个体化的综合治疗为原则。gtR红软基地
恶性黑色素瘤敏感的化疗药物gtR红软基地
达卡巴嗪(DTIC)、gtR红软基地
替莫咗胺(TMZ)、gtR红软基地
铂类、gtR红软基地
长春花碱、gtR红软基地
紫杉醇(PTX)、gtR红软基地
福莫司汀等,gtR红软基地
DTIC、TMZ  RR 10-20%, PFS 6-8月,其他单药 RR 8-10%。gtR红软基地
替莫唑胺和福莫斯汀,能透过血脑屏障,对脑转移有治疗和预防作用,在欧洲和北美很多国家推荐用于MM的一线治疗。 gtR红软基地
生物治疗gtR红软基地
NCCN指南把大剂量IL-2治疗列为晚期黑色素瘤的一线治疗选择。通常认为可达到5%的长期缓解,15%左右的有效率。gtR红软基地
化疗联合IL-2和/或IFN meta分析:gtR红软基地
18个临床研究gtR红软基地
2500例患者gtR红软基地
11个为化疗+IFN的对照研究gtR红软基地
8个为化疗+IL-2+IFN的对照研究gtR红软基地
结果:CR,PR和ORR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有效率为20-48%但均未延长OS。gtR红软基地
靶向治疗是未来的主要方向 gtR红软基地
黑色素瘤细胞存在B-raf,N-ras和C-Kit等基因变异,针对其表达产物的各类单抗、反义核酸和多靶点激酶抑制剂已经开始应用于临床治疗gtR红软基地
早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靶向药物单药疗效不理想,联合化疗后疗效增高,索拉非尼、舒尼替尼、贝伐单抗、格列卫、抗CTLA-4单抗、抗BCL-2等药物已进入了临床实践阶段;gtR红软基地
索拉非尼联合DTIC的II期研究延长了PFS ,但是III期的结果是阴性的。gtR红软基地
在有效率方面取得阳性结果的有抗BCL-2单抗联合DTIC的III期临床研究。gtR红软基地
小  结gtR红软基地
临床表现gtR红软基地
预后gtR红软基地
手术的价值gtR红软基地
辅助治疗:HDIgtR红软基地
放疗gtR红软基地
姑息治疗:化疗(DTIC、替莫唑胺)、生物治疗(高剂量IL-2/疫苗)、靶向治疗进展gtR红软基地
谢      谢!gtR红软基地
 gtR红软基地

展开

同类推荐

热门PPT

相关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