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图
简介
这是一个关于小狗包弟参考课件PPT,主要是介绍了作者,简介《随想录》,了解文化大革命的相关内容,理解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感情态度,用历史和现实的眼光正确评价作者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等内容。《小狗包弟》是巴金晚年创作的一部杂文集《随想录》中的一篇杂文,收在《随想录》第二集《探索集》中。文章描写了作者的一条可爱小狗在文革时期的悲惨待遇,从侧面也展现那个疯狂时代的现实。小狗的悲惨待遇在作者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创痛,表达了作者深重的悲悯、愧疚和忏悔之情。《小狗包弟》思想内容最深刻的地方,是揭露“文革”的罪恶,还表现了作家严于解剖自己的可贵精神。
小狗包弟参考课件PPT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语文课件类型的PowerPoint.
“人为什么需要文学? 需要它来扫除我们心灵的垃圾,需要它给我们带来希望,带来勇气,带来力量。”
----巴金
1978年年底,在香港大公报 上连载散文《随想录》,回忆自己在“文革”中的遭遇和感受。
晚年的巴金在《随想录》一书中,以罕见的勇气“说真话”,为中国知识分子树立了一座丰碑。这不仅是一部小说集,更是巴金老人一字一句地写的忏悔录。
小狗包弟 巴金
统计,文革期间上山下乡的知青共有1600多万人,安置经费超过100亿元。虽然缓解了城镇的就业压力,但是给国民经济,尤其是农村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这场运动堪称“十年浩劫”,多少无辜的人惨遭杀害,多少千年古迹毁于一旦。那是一个非人的疯狂的年代,亲友疏远,人情殆尽。作家秦牧曾这样记述“文革”期间在广州街头的所见:“人们咬着匕首,抬着尸体游行。”“一天早上,当我走回报社的时候,一路看到在树上吊尸的景象。那些尸体,大多是被打破头颅、鲜血迸流的。在一德路到人民中路短短 一段路程中,我竟见到八具这样的尸体。”可见,这是一个多么动乱的年代,人的生命贱如草芥、一钱不值,人性被扭曲变形,就连无辜的对人忠诚亲近的小狗也难逃一劫。
三、文章整体写作思路
★艺术家与狗的故事
★小狗包弟与作者的故事
①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巴金与狗的故事,二者对照,让人看到此类事在全国并非一二,而是遍见的,由此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一条狗的命运尚且如此,那么人呢?我们通过两条狗的命运看出文革的残暴,多少无辜的生命惨遭杀害。
②前者狗对人不离不弃,可以看出狗的忠诚。而作者却为了自己及家人送走了包弟,作者通过两个故事的对比,谴责自己的懦弱。
③如果没有文革这场浩劫,这种忏悔就不可能存在,作者从一个特殊的角度——狗的命运中,客观的暴露了“文革”那非人年代的某些特点,以及那一段特殊历史给善良正直的人民带来的近乎毁灭性的灾难。
①作品中所描述的本不是什么大事,在那个动乱年代,人得生活都所寄无望,那里还有心思顾一条狗?在那时人得生命尚不值一钱,为了生存抛弃一条小狗有算什么!但作者并未因此而解脱自己。※
②我们可以揣测到巴金是一个善良人,他经历了一场浩劫,不仅失去了小狗包弟,而且失去了最亲的亲人萧珊,可他没有怨天尤人,没有用文章作为声讨、控诉的工具(声讨、控诉并非不必要),而是自责、自省,作者以自我反省的方式观照过去的一段历史,警醒人们记取历史教训。很像道德主义者、良心主义者之所为,这既符合巴金本人的习惯,又能引起读者的深思和自省,引发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心灵共鸣。
1966年赴京参加支援越南抗美救国斗争会。在武汉受到毛泽东接见。8月,被北京来的红卫兵抄家,萧珊被打伤。
1967年,上海文化系统举行全市批斗巴金电视大会。被遣送到松江参加劳动。
1968—1971年,继续遭受迫害,被遣送辰山、奉贤“五七”干校等地。
1972年,萧珊病逝,被准许留在上海。
1973—1976年,在上海从事翻译工作。
⑶对人性的呼唤与渴望
的确,倘若没有专政队的诸种暴行,狗的主人绝不会“残酷”的将爱犬送走,假如人间充满人性,怎么会随心所欲的践踏无辜的生命!
因而,这种自责自省,实际上就是呼唤人性,也就是从另一方面对人性的讴歌赞美。
揭露文革的罪恶
勇于剖析自我的精神
对人性的呼唤与渴望
五、本文在艺术上的独到之处
思考:
你认为巴金先生是怎样一个人,我们能从他身上学到什么?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