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图
简介
这是踝关节损伤ppt,包括了踝关节解剖,踝关节易造成外侧韧带损伤机理,踝关节生物力学分析,踝关节生物力学特性,踝关节损伤分类,参考文献等内容,欢迎点击下载。
踝关节损伤ppt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课件PPT类型的PowerPoint.
踝关节扭伤Sprained ankle 踝关节扭伤: 指在外力作用下,踝关节骤然向一侧活动而超过其正常活动度时,引起关节周围软组织如关节囊、韧带、肌腱等发生撕裂伤,称为踝关节扭伤。 踝关节解剖 踝关节易造成外侧韧带损伤机理 1.外踝比内踝约长1cm 且靠后方,内侧韧带比外侧韧带面积大,韧带纤维较细密而强韧。因此, 足的内翻活动可能性比外翻活动大; 2.距骨体前宽后窄,当足背伸时,较宽的距骨体进人叉状关节窝,踝关节较稳定; 3.足趾前屈时,较窄的距骨体后部进人叉状关节窝,允许有一定的侧向运动和较大的内翻活动,踝关节的稳定性下降。 踝关节生物力学分析 活动度及稳定性 1.踝关节正常活动度为背屈10°-20°,趾屈40°-55°;非负重情况下,踝关节的平均活动度为趾屈24°和背屈24°;正常步行是平均活动度为背屈10.2°和趾屈14.2°,总活动度为25°;最大背屈发生在70%的支撑相,最大趾屈发生在趾离地时; 2.(1 ).背屈时的稳定性 背屈时距骨颈上面与胫骨远端关节前唇接触,关节囊后部拉紧,后侧韧带及肌肉紧张,阻止踝进一步的背屈; (2) .跖屈时的稳定性 跖屈时,距骨后结节,接触后唇,阻止跖屈过度。前关节囊及侧副韧带前部分亦有阻止作用; (3 ).横向稳定性 即侧方稳定性,其控制因素一是距骨体嵌入踝穴内,二是副韧带位于距骨侧方,起到稳定作用; 踝关节生物力学特性 1.正常步态时,踝关节的反作用力等于或大于髋关节、膝关节,但因踝 关节的负重面积大,经踝关节传导的单位面积上的应力却低于髋或膝关 节 2.踝关节力量在跳跃活动中的起跳和蹬地阶段起重要作用 3.踝关节力量的强弱直接影响动作完成质量的高低:比如在跳高时,如 果踝关节力量强大,起跳腿踝关节及时、充分的提踵,可提高身体重心 的初始高度,并直接影响到腾空后的姿势和效果 4.跑步的蹬伸和缓冲时,踝关节的活动是由小腿三头肌肌腱的弹性形变 与复原进行的。它可在腾空之前的制动阶段,通过肌腱的形变而储备能 量 临床上最常见的踝关节韧带扭伤是距腓前韧带,其次是跟腓韧带,他们的损伤最常见于踝跖屈、内翻时或摔倒时着地。在非负重情况下,踝处于内翻和趾屈情况下休息。如果在意外情况下着地,则发生外侧韧带损伤。 踝关节损伤分类 1.踝关节内翻扭伤 Inversion (lateral) ankle sprain:足内翻导致外侧韧带损伤 最常见由足部强力内翻引起。因外踝较内踝长和外侧韧带薄弱,使足内翻活动度较大,临床上外侧韧带损伤较为常见。 外侧韧带部分撕裂:较多见,其临床表现是踝外侧疼痛、肿胀、走路跛行;有时可见皮下瘀血;外侧韧带部位有压痛;使足内翻时,引起外侧韧带部位疼痛加剧。 外侧韧带完全断裂:较少见,局部症状更明显。由于失去外侧韧带的控制,可出现异常内翻活动度。 2.踝关节外翻扭伤 Eversion (medial) ankle sprain:足外翻导致内侧韧带损伤 足部强力外翻引起的扭伤,发生较少。其临床表现与外侧韧带损伤相似,但位置和方向相反。表现为内侧韧带部位疼痛、肿胀、压痛,足外翻时,引起内侧韧带部位疼痛,也可有撕脱骨折。 RICE,由Rest,Ice,Compression和elevation的四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组成,是一系列以休息,冰敷,加压和抬高手段来解决问题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周丹萍.运动中踝关节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与预防.河南.2012 2.李永平.浅议体育教学中踝关节损伤原因的生物力学分析与预防.中国校外教育.2009 3.熊恩富主编.骨科康复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4.第十三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榘 5.Margareta Nordin,Victor H.Frankel.Basic Biomechanics of the Musculoskeletal System.USA.2001 THANK YOU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