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图
简介
这是职业病监督管理ppt,包括了职业健康基础知识,职业健康法律法,职业健康现状及案例介绍,职业健康业务交流等内容,欢迎点击下载。
职业病监督管理ppt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职业PPT类型的PowerPoint.
职业健康业务知识交流
滨海新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职业健康与教育培训处
“职业健康”就是探讨工作与健康的相互关系
4.职业病危害因素
(一)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1、化学因素 化学物的性质和接触剂量
• 有毒物质:铅、汞、苯、一氧化碳、香蕉水等。
• 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电焊烟尘等。
2、物理因素 接触的剂量或水平
• 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
• 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
• 噪声、振动。• 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红外、激光等。• 电离辐射:如X射线、γ射线等。
3、生物因素
如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传染性病源体。
(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劳动组织和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2、过度精神或心理紧张;
3、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如安排的作业与劳动者生理状况不相适应等;4、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5、长时间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劳动工具等。
职业病危害因素
职业接触限值(OELs)
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
(1)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
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2)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
在遵守PC-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
(3)最高容许浓度(MAC)
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该超过的浓度。
(4)超限倍数
对未制定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的PC-TWA的倍数值。
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主席令第60号,2011年主席令52号)
尘肺病防治条例(国务院1987年12月3日发布)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国务院令第352号)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总局令第47号)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总局令第48号)
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总局令第49号)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总局令第50号 )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总局令第51号)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Z/T 225-2010)
2013年全国职业病报告情况
案例二:温岭制鞋企业苯中毒
自2001年12月起,浙江温岭市开始有苯中毒病人被送入医院接受治疗的情况出现,患者均为制鞋企业员工。截至2002年1月21日,已陆续收治了28例慢性苯中毒和疑似苯中毒病人。目前已有4人死亡,有2人出院,其余22人继续住院接受治疗。
温岭的制鞋企业分布面广,全市有大小企业2000多家,从业人员约11万。据了解,去年12月以来出现的慢性苯中毒事件是由于部分制鞋企业因非法生产及违规使用胶粘剂而造成的。此事已引起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三级领导高度重视。
从2011年12月30日起,广东省广州市安监局陆续接到市职业病防治院职业卫生信息快报,报告广州市白云区、荔湾区先后出现数例疑似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人员中毒病例。截至2012年1月19日,广州市共有37名患者发生疑似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37名患者中,4名因医治无效死亡。
经查,此事件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无牌无证私人小作坊忽视职业卫生管理,生产中违法使用劣质胶水,再加上去年冬天天气寒冷,车间门窗关闭,无有效通风措施,导致1,2-二氯乙烷等有毒物质积聚,造成工人急性职业中毒。
案例四:蔺草尘肺-职业危害转嫁
蔺草为生产日式草席“榻榻米”的主要原料,上世纪80年代初宁波地区注册企业350家,12000多人开始引种日本蔺草,蔺草制品出口约占日本国内市场的75%,使用染土20000吨/a,日本在1935年有蔺草尘肺的报道,1971年尘肺法实施后开始大规模外包生产。
据2005年资料,宁波市有365家蔺草加工企业。蔺草加工的产品“榻榻米”,在编织前需对蔺草进行“染土”处理,该磁土含有较高含量的游离二氧化硅,导致拔草、切草、拣草等高危工种的工人患上了尘肺病。该市已确诊尘肺病200余例。
调查研究:
总粉尘平均浓度20 ±3.14mg/m3 PC-TWA=1
呼尘平均浓度为8.38±2.75mg/m3 PC-TWA=0.7
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为25.61%(15.8%~35.6%)
典型调查显示患病率达2.8%,成为当地严重的社会问题
尘肺病
尘肺病: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灰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瘢痕)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尘肺是由粉尘引起肺泡功能结构单位的损伤,早期表现为巨噬细胞肺泡炎,晚期为肺纤维化。
尘肺的发生:粉尘的性质(SiO2含量)、浓度(高低)、粒径(大小)和暴露时间(长短)。
肺的清除机制(呼吸道的粘液纤毛流或粘液纤毛阶梯、空调系统、肺泡及间质的吞噬系统)。
1、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
2、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3、职业健康检查(体检)
4、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5、劳动防护用品
6、职业卫生培训
7、职业卫生“三同时”
8、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
9、职业病危害合同告知
合同告知:
包括劳动者工作中可能接触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后果和防护措施等内容。
职业病防治工作任重道远!
望大家一起为劳动者的健康努力!
以上为本人归纳整理,如有不妥之处请多包涵,谢谢!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