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栽培管理ppt

简介 相关

截图

大豆栽培管理ppt

简介

这是一个关于大豆栽培管理ppt,包括了大豆生产的意义,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大豆播种技术,大豆田间管理关键技术,大豆收获与贮藏技术等内容,主要内容一. 大豆生产的意义;二. 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 ☆ 三. 大豆播种技术;四. 大豆田间管理关键技术;☆ 五. 大豆收获与贮藏技术。第一节大豆生产的意义 大豆蛋白质含量比一般谷类高3倍比猪、牛、羊肉高1倍所含氨基酸比较平衡,尤其是赖氨酸含量比较高属于全价蛋白质,易被人体吸收是世界主要的植物性蛋白食物来源也是唯一能够替代动物性蛋白的植物食品 中国大豆产业现状 第二节 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 一.大豆的一生 从播种后种子萌发长成植株到开花结荚成熟称全生育期。(一)发芽出苗期 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吸水膨胀,当胚根达到种子的长度时称发芽。当子叶出土展平时称出苗。田间有50%大豆出苗是为出苗期。(二)幼苗期 从出苗到第一个分枝出现为幼苗期。以地下根系生长为主,地上部生长比较缓慢,欢迎点击下载大豆栽培管理ppt哦。

大豆栽培管理ppt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农业园林PPT类型的PowerPoint.

主要内容一. 大豆生产的意义;二. 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 ☆ 三. 大豆播种技术;四. 大豆田间管理关键技术; ☆ 五. 大豆收获与贮藏技术。 第一节 大豆生产的意义 大豆蛋白质含量比一般谷类高3倍比猪、牛、羊肉高1倍所含氨基酸比较平衡,尤其是赖氨酸含量比较高属于全价蛋白质,易被人体吸收是世界主要的植物性蛋白食物来源也是唯一能够替代动物性蛋白的植物食品 中国大豆产业现状 第二节 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 一.大豆的一生 从播种后种子萌发长成植株到开花结荚成熟称全生育期。 (一)发芽出苗期 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吸水膨胀,当胚根达到种子的长度时称发芽。当子叶出土展平时称出苗。田间有50%大豆出苗是为出苗期。 (二)幼苗期 从出苗到第一个分枝出现为幼苗期。以地下根系生长为主,地上部生长比较缓慢。 大豆根瘤菌在适宜条件下,侵入大豆根毛后形成的瘤状物叫根瘤。 (三)分枝期 第一个分枝形成到第一朵出现为分枝期。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茎叶生长加快,花芽分化迅速。根系生长仍明显快于地上部分。当田间有50%的植株发生分枝时为分枝期。 大豆的花序为总状花序,每花序一般15~40朵。大豆的花为蝶形花冠,花色白或紫,由花瓣、花萼、苞片、雌蕊、雄蕊构成。 1.大豆的结荚习性 根据开花顺序、开花时间、花荚分布及着生状态、茎生长及植株形状等特征特性,分为: 无限结荚习性 有限结荚习性 亚有限结荚习性 2.大豆的落花落荚 (五)鼓粒成熟期 大豆从开花结荚到鼓粒阶段,没有明显的界限。 当田间50%的植株鼓粒称鼓粒期。 一个荚中,顶部子粒先发育,然后是基部子粒,最后是中部子粒。 成熟期光合产物全部输送给豆荚。生育速度逐渐缓慢,最后完全停止,进入黄熟期,种子含水量迅速下降到15%左右。种子变硬呈现固有的性状、大小和色泽,荚亦呈固有颜色,就为成熟。 三.大豆产量的形成 大豆产量由单位面积上的株数、每株荚数、每荚粒数和粒重4个因素组成。这四个产量构成因素相互制约,在同一品种中,将荚多、每荚粒数多、粒大等优点结合在一起比较困难。 变异最大的是每株荚数,因此每株荚数是提高大豆产量的关键。 四.大豆对土、肥、水的要求 1.大豆对土的要求大豆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但以土层较厚、富含有机质和钙质、排水良好、通透性较好,土壤酸碱度在PH6.8-7.5之间的粘壤土最为适宜。 2.大豆对肥料的要求(1)基肥以农家肥为主、全部磷肥、钾肥多施有机肥:用较多的有机肥作底肥,不仅有利于大豆生长发育,而且有利于根瘤菌的繁殖和根瘤的形成,增强固氮能力。一般地块每亩可施尿素5千克或碳酸氢铵15千克,过磷酸钙15~20千克或磷酸二铵8~10千克(2)种肥薄地用少量氮肥作种肥效果更好;种肥用量要少;肥种与种子隔离,以免烧种;一般地块种肥每亩施尿素3~5千克,同时配施10~15千克过磷酸钙为宜,或每亩施尿素2~3千克加磷酸二铵3千克 ;钼肥可拌种。 (3)追肥 大豆需氮素虽多,但由于其自身具有固氮能力,因此需要施用的氮肥并不太多;中等以下肥力田块,适时适量施用氮肥有较好的增产效果;肥力较高的田块则不明显,施用过多不仅浪费,而且还会造成减产;关键是分枝期到开花初期,一般施用尿素3~5公斤;肥地此肥可不施。(4)根外追肥 进入花荚期是需要各种营养元素最多的时期,而鼓粒期后植株系开始衰老,吸收能力下降,一般每亩可用磷酸二铵1千克或尿素0.5~1千克,加硼砂100克,对水50~60千克;晴天傍晚喷施,喷施部位以叶片背面为好。开花期可用10~12克钼酸铵兑水50~60斤喷施,从结荚开始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结合根外喷肥,在肥液中加入适当品种和适量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3.大豆对水分的要求 大豆需水较多,颜色生耗水呈“少、多、少”的变化规律。苗期怕涝,分枝期需水增加,开花期耗水量最大,结荚鼓粒期需要保持充足的水分供应量,成熟期需水量急剧下降。 大豆耐涝性教差,灌水以渗湿田为宜,不可淹灌,雨后须及时排水。第三节 大豆播种技术一.土壤准备深耕或深松、细致整地蓄水保墒、改善耕层通气条件,有利大豆根瘤发育大豆需排水良好、土壤深厚,并富含有机质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适宜的土壤pH值为6.8-7.5,酸性土壤对大豆根瘤菌的发育不利。施基肥 二.种子准备选用高质量种子根瘤菌拌种(根瘤菌剂0.25克/亩)药剂拌种以防根腐病根瘤菌接种 大豆重、迎茬减产的原因: ◆病虫害容易发生 ◆根系及微生物分泌物的毒害作用 ◆营养的过度消耗 三.确定播种期 根据品种类型、种植制度、气候条件等灵活掌握春大豆:5~10cm地温稳定通过8~10℃即可播种。浙江:3月下旬~4月上旬夏播大豆和秋播大豆:温度不是主要因素,应当尽早播种。浙江夏大豆:5月下旬~6月上旬; 秋大豆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一般在早稻收获后播种。 四.确定播种量 1.合理密植原则 肥田宜稀、瘦田宜密;晚熟品种宜稀、早熟品种宜密;早播宜稀、晚播(夏播)宜密;肥水条件好的宜稀,反之宜密 2.一般的密度 春播大豆30万~37.5万株/公顷 夏播春播大豆18万~37.5万株/公顷 秋播大豆60万株/公顷以上。 五.播种方式 现在生产上应用的大豆的播种方法有:窄行密植播种法、等距穴播法、精量点播法、原垄播种、耧播、麦地套种、板茬种豆等。生产中要根据当地的生产条件,选择合适的播种方式。 一、发芽出苗期田间管理 (一)生育特点和栽培目标 二、幼苗期田间管理 (一)生育特点和栽培目标长根,营养生长 三、花芽分化期田间管理 四、开花结荚期田间管理 (一)生育特点和栽培目标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旺盛并进 (二)田间管理 1.施花荚肥 补充肥料,促花保荚;以K、Ca肥为主 。 2.灌溉排水 大豆需水较多,但又不能使水分过多。要根据大豆需水规律、苗情和墒情等及时灌溉和排水。 五、鼓粒成熟期田间管理 (一)生育特点和栽培目标 鼓粒成熟期的大豆营养生长已停止 ,生殖生长则旺盛进行 六、病虫害综合防治 大豆的主要病害是大豆花叶病毒病、大豆孢囊线虫病、大豆霜霉病、大豆根腐病、叶斑病等。主要虫害有地老虎、菜青虫、大豆蚜虫、大豆食心虫、蛴螬、豆天鹅等。 大豆看苗诊断技术 掌握看苗诊断技术,区分壮苗、弱苗、徒长苗,再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第四节 大豆的收获与储藏技术一、 大豆测产 1.选样取点 2.调查测定项目 3.计算产量 大豆产量=单位面积株数×每株荚数×每荚粒数×百粒重/100 二、 大豆收获 1.收获时间 大豆适宜的收获期是黄熟期,若用联合收割机收获,最佳收获期完熟期。浙江省夏作大豆通常是在9月下旬到10月上旬收获,春大豆通常在7月下旬收获。 2.收获方法:人工收获或机械 四、防治害虫 大豆种子贮藏期间的害虫主要是印度谷蛾与粉斑螟蛾。 可采用沙压密闭的方法。防虫措施是将粮面扒平,紧压1层竹席或经消毒的麻袋,防止蛾类在春暖后交配产卵繁殖危害。若已生虫,少量种子可过筛除虫或使用药剂熏蒸,即用小碟盛敌敌畏,用报纸垫底,置于粮面上,加盖密封蒸72小时以上 。qGE红软基地

展开

同类推荐

热门PPT

相关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