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图
简介
这是一个关于痛风饮食护理ppt,定义;痛风的病因;发病机制;痛风的实验室检查及相关检查;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护理措施;健康教育。痛风是慢性嘌呤代谢障碍所致的代谢性疾病,有明显的异质性。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的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慢性关节炎、慢性间质性肾炎、尿酸性尿路结石,严重者有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原发性痛风多由先天性嘌呤代谢异常所致,常与肥胖、糖脂代谢紊乱、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等。目前认为与胰岛素抵抗有关。继发性痛风可由某些系统性疾病或者药物引起,欢迎点击下载痛风饮食护理ppt哦。
痛风饮食护理ppt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疾病PPT类型的PowerPoint.
痛风病人的护理
周海晏
教学目的
掌握痛风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主要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熟悉痛风的实验室检查及相关检查。
了解痛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理解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定义
痛风是慢性嘌呤代谢障碍所致的代谢性疾病,有明显的异质性。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的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慢性关节炎、慢性间质性肾炎、尿酸性尿路结石,严重者有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
病因
原发性痛风多由先天性嘌呤代谢异常所致,常与肥胖、糖脂代谢紊乱、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等。
目前认为与胰岛素抵抗有关。
继发性痛风可由某些系统性疾病或者药物引起。
发病机制
高尿酸血症的形成:80%-90%的高尿酸血症病人具有尿酸排泄障碍,以肾小管的分泌减少最为重要;尿酸生产过多主要由酶的缺陷和(或)功能异常所致。
发病机制
痛风:临床上只有部分高尿酸血症病人发展为痛风;当血尿酸浓度过高或在酸性环境下,尿酸可析出结晶,沉积在骨关节、肾脏和皮下等组织,造成组织病理性改变,导致痛风性关节炎、痛风肾和痛风石等。
临床表现
无症状期:仅有波动性或持续性高尿酸血症。
急性关节炎期:多在午夜或清晨突然起病,呈剧痛,数小时内出现受累关节的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单侧拇趾及第1跖趾关节为好发部位。,其余依次为踝、膝、腕、指、肘关节。受寒、劳累、饮酒、高蛋白质、高嘌呤饮食及外伤、手术、感染等均为常见的发病诱因。
临床表现
痛风石及慢性关节炎期:痛风石是痛风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常见于耳廓、跖趾、指间和掌指关节,常见多关节受累,且多见于关节远端,表现为关节肿胀、僵硬、畸形及周围组织的纤维化和变性。严重时患处皮肤发亮、菲薄,破溃时则有豆渣样的白色物质排出。形成瘘管时周围组织呈慢性肉芽肿,不易愈合但很少感染。
临床表现
肾脏病变:有痛风性肾病和尿酸性结石。
痛风性肾病是痛风特征性的病理变化之一,早期仅有间歇性蛋白尿,病情进展后可出现蛋白尿和夜尿增多,晚期可发生高血压、氮质血症等肾功能不全表现,少数表现为急性肾衰。
尿酸性结石常无症状,结石较大者有肾绞痛、血尿等。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血尿酸测定:正常男性为150-380umol/l,女性为100-300umol/l。
尿尿酸测定:限制嘌呤饮食5天后,每天尿酸排出量﹥3.57mmol/l,可认为尿酸生产增多。
滑囊液或痛风石内容物检查:可见尿酸盐结晶。
X线、关节镜检查:可发现骨、关节的相关病变。
诊断要点
男性和绝经后血尿酸﹥420umol/l,绝经前﹥350umol/l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符合疾病诊断标准
秋水仙碱试验性治疗(急性关节炎期)
治疗原则
控制高尿酸血症、预防尿酸盐沉积;迅速终止急性关节炎的发作;防止尿酸结石形成和肾功能损害。
治疗原则
一般治疗:控制总热量;限制饮酒和高嘌呤食物的大量摄入;多饮水增加尿酸的排出;慎用抑制尿酸排泄的药物;避免诱发因素和积极治疗相关疾病。
治疗原则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1.排尿酸药 常用药物有苯溴马隆、丙磺舒,适合肾功能良好的病人。用药期间多饮水,服用碳酸氢钠。
2.抑制尿酸生成药物 适用于尿酸生成过多或不适宜使用排尿酸药物者,常用药物为别嘌呤醇。
3.碱性药物 碳酸氢钠可碱化尿液,使尿酸不易在尿中积聚形成结晶。
治疗原则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的治疗
1.秋水仙碱 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特效药物,一般服用药后6-12小时症状减轻,90%病人口服秋水仙碱后48小时内疼痛缓解,越早应用效果越好。
2.非甾体抗炎药 常用药物有吲哚美辛、双氯芬酸、布洛芬、罗非昔布,禁止同时服用2种或多种非甾体抗炎药 。
3.糖皮质激素 作为短程治疗。特点是起效快、缓解率高,但停药后容易出现症状“反跳”。
4.其它 积极降血压、降血脂、减轻体重及改善胰岛素抵抗等治疗。
护理诊断
关节疼痛:与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引起炎症反应 有关
躯体活动障碍:与关节受累、关节畸形有关
知识缺乏:缺乏与痛风有关的饮食、运动等知识
护理措施
休息与体位 急性期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避免负重,减少患部受压,疼痛缓解后逐步恢复活动。
心理护理 了解病人的生活习惯、心理反应,宣教痛风的有关知识,讲解饮食、生活习惯与疾病的关系,给予精神上的安慰、鼓励。
护理措施
饮食护理
1.控制总热量摄入。
2.饮食宜清淡、易消化。
3.宜食碱性食物:如牛奶、鸡蛋、马铃薯、各类蔬菜、柑橘类水果,减少尿酸盐结晶的沉积。
4.多饮水:每天饮水2000ml以上,以利于尿酸排出。
5.饮食禁忌:忌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鱼虾、海鲜类、肉类、豆类及豆制品、菠菜、蘑菇、浓茶等;忌食辛辣、刺激食物;严禁饮酒。
护理措施
病情观察:
1.受累关节有无红、肿、热和功能障碍。
2.观察关节疼痛的部位、性质、间隔时间和疼痛时间。
3.病人体温的变化。
4.有无痛风石的体征,了解痛风石的部位及有无症状。
5.有无诱发因素。
6.监测血、尿尿酸的变化。
护理措施
用药护理:观察疗效,处理不良反应。
1.秋水仙碱 口服常有胃肠道反应,还可引起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骨髓抑制表现;静脉使用可引起肝损害、骨髓抑制、DIC、脱发、肾衰竭、癫痫样发作甚至死亡。静脉注射时避免药液外漏。
2.丙磺舒、苯溴马隆等 可有皮疹、发热、胃肠道刺激等不良反应。别嘌呤醇除上述反应外,还可引起肝损害、骨髓抑制。
3.糖皮质激素 观察疗效,注意停药后“反跳”。
护理措施
局部护理:可暂时固定制动,也可对受累关节施以硫酸镁湿敷或金黄散外用,消除关节的肿胀和疼痛;痛风结石严重时可导致局部皮肤破溃,要注意保持清洁,避免局部感染。
健康教育
饮食指导
疾病知识宣教
指导适度运动、注意保护关节
自我病情观察
课堂小结
痛风是慢性嘌呤代谢紊乱所致。
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痛风性关节炎、肾脏病变。急性关节炎以大拇跖趾关节为好发部位。慢性关节炎以痛风石沉积在骨关节、肾脏和皮下等组织,造成组织病理性改变中为特征。
痛风石是痛风的一种特征性损害。
治疗护理主要是低嘌呤、碱性饮食护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