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图
简介
这是一个关于电击伤的急救PPT幻灯片,这个ppt包含了定义,发病机制,电压高低,通电途径,通电时间,电击损伤特点,全身表现,局部表现,电击后24-48小时常出现并发症和后遗症等内容,当一定电流或电能量(静电)通过人体引起损伤、功能障碍甚至死亡,称为电击伤,俗称触电。雷击也是一种电击伤。轻度电击者可出现短暂的面色苍白、呆滞、对周围失去反应。自觉精神紧张,四肢软弱,全身无力。昏倒者多由于极度惊恐所至。严重者可出现昏迷、心室纤颤、瞳孔扩大、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电流在皮肤入口处灼伤程度比出口处重。灼伤皮肤呈灰黄色焦皮,中心部位低陷,周围无肿、痛等炎症反应。但电流通路上软组织的灼伤常较为严重。肢体软组织大块被电灼伤后,其远端组织常出现缺血和坏死,血浆肌球蛋白增高和红细胞膜损伤引起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增高均可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性肾病,欢迎点击下载电击伤的急救PPT幻灯片哦。
电击伤的急救PPT幻灯片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疾病PPT类型的PowerPoint.
电击伤
内江市中医院内 五 科
罗 敏
定义
又称触电,指一定量的电流通过人体致使局部性和全身性损伤或功能障碍,严重时可发生心跳骤停和呼吸停止
电击包括低压电( ≤380V)高压电(>1000V)及超高压电或雷击(电压10000万V,或电流30万A)三种类型。
发病机制
电击对人体损伤程度与接触电压高低、电流类型、电流强度、频率高低、触电部位、皮肤电阻、触电时间长短、电流通过途径等密切相关。500V以下交流电可使肌细胞除极致肌肉持续痉挛性收缩。50-60HZ家用低频交流电易引起心室颤动。
尸检发现,电击致死者中枢神经系统和全身组织器官均有充血、水肿、出血及坏死。
低电压(220-380v)电击时,电流通过心脏,可造成心肌细胞内离子紊乱而产生致命性室颤,危及生命
高电压>1KV电击时,最多见的是严重电烧伤,或因呼吸中枢受到高压电的伤害而造成呼吸麻痹,呼吸肌强直性收缩而造成呼吸暂停和窒息,继发性引起心脏停搏或室颤
触电时肌肉强烈收缩,造成肢体骨折或关节脱臼。尤其是从高空坠落,可造成各类严重复合伤,如颅脑外伤、胸、腹腔内脏破裂出血等
电压高低
高,重
220v 室颤
>1KV 呼吸中枢麻痹
220-1000v 两者都有,均致死
高压电产生的电弧温度可达2000~4000℃以上,致严重电烧伤
闪电为一种静电放电,能在极短时间内产生100亿V静电压和200万mA电流放电,若通过人脑和心脏,突然失去知觉,呼吸停止,心脏持续收缩,电休克后心脏松弛,恢复窦性心律,而呼吸中枢任麻痹
通电途径
途径不同,伤害不同
若电流从头顶或上肢流入体内,纵贯身体由下肢流出,约8-10%的电流通过心脏,危险性大。若电流从一侧下肢流进,由另一侧肢体流出,则仅0.4%的电流通过心脏,危险性小。凡电流通过脑干、心脏、脊髓时,后果严重
通电时间
长,重
100mA电流通过人体1~2s,皮肤可发生Ⅲ0电烧伤
50-200mA电流通电25ms不会产生电损伤
电击损伤特点
电流对人体细胞的直接损伤及组织电阻产热引起人体组织和器官的损伤:
皮肤及皮下组织不同程度的烧伤;
深部组织(肌肉、脂肪和肌腱等)水肿,压迫营养血管引起闭塞,发生缺血坏死;
接触超高压电能使组织迅速“碳化”。
电流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会立即引起呼吸及心搏停止,导致死亡。
全身表现
轻症:惊恐、心悸、头晕、痛性肌肉收缩和面色苍白。
高压电击,常发生意识丧失,心搏和呼吸骤停。幸存者可定向力丧失和癫痫发作。
心肌和心脏传导系统损伤:心电图见ST段降低,房颤,或心梗改变。
大面积体表烧伤或组织损伤部位体液丢失过多时,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
直接肾脏损伤、肌肉坏死组织产生肌球蛋白尿,肌红蛋白尿,及溶血后血红蛋白尿都能促使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脱水活血容量不足可加速或恶化急性肾衰竭。
重型:发生室颤或心脏停搏、呼吸骤停,进入“假死”状态。为便于处理,分为三种类型:(1)心跳停止,但呼吸存在(2)呼吸停止,但心跳尚存在(3)呼吸心跳都停止
局部表现
触电部位局部皮肤组织损伤最严重,电击出周围部位皮肤组织烧伤较轻。
主要是通电进出口和电流通过线路上的组
织烧伤
低压电引起的烧伤,时间短者特点:
(1)伤口小,直径约0.5-2cm,呈椭圆形或圆形,焦黄或灰白色,创面干燥
(2)常有进出口
(3) 一般不损伤内脏,截肢率低
高压电引起典型的电烧伤特点:
(1)面积不大,但可深达肌肉、血管、神经和骨骼,有“口小底大,外浅内深”的特征
(2)有一处进口和多处出口
(3) 肌肉组织常呈夹心性坏死
(4)电流可造成血管壁变性、坏死或血管栓塞,引起继发性出血或组织的继发性坏死
电击后24-48小时常出现并发症和后遗症:
半数电击者有单或双侧鼓膜破裂、听力丧失导致永久性失明或耳聋
短期精神失常
吸入性肺炎和肺水肿
骨折、肩关节脱位或无菌性骨坏死
急性肾衰
心肌损伤、严重心律失常及心功能障碍
电击后数天到数月可出现上升或横断性脊髓炎、多发性神经炎或瘫痪
电烧伤后遗症,烧伤处继发细菌感染等
辅助检查
对所有电击伤的基本检查应包括:心电图、心肌酶、全血细胞计数、尿液分析,特别是肌球蛋白测定
若有任何心肌受损的征象、心律不齐或胸痛则应作12小时心脏监护
若出现意识状态恶化,则应作CT或磁共振扫描,以排除颅内出血
诊断
有带电作业或意外触电或雷电电击史
临床表现
急救与处理
急救的基本原则:迅速(脱离电源)、就地(进行抢救)、准确(姿势)、坚持(抢救)的“八字原则”
1.立即脱离电源,防止进一步损伤:迅速切断或用绝缘物使患者脱离电源
2.迅速把病人转移至安全地带,仰卧于坚实的平地上,畅通气道
3.现场心、肺复苏:对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心跳或呼吸停止者,对不同的状态实施不同的急救措施,(1)胸外心脏按压术(2)人工呼吸(3)同时做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现场心肺复苏停止的条件:
(1)意识不清,无自主呼吸,瞳孔散大,固定30min以上
(2)做心、肺复苏持续1小时,仍无心电活动,心电图为一条直线,此时心脏已不可能恢复跳动
4. 轻型电击伤,静卧、保暖、严密观察。
5. 局部创面和合并伤的处理:除Ⅲ0烧焦创面可涂碘酊外,一般创面禁忌涂用有色素的药物,可用清洁敷料或衣服包裹。
转诊及注意事项
1. 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边转送边进行心、肺复苏
2. 对有较大烧伤创面患者,应注意创面保护
3. 对合并四肢骨折者,在搬运过程中应适当固定,保护患肢
4. 有心律失常者应密切观察心律变化,有条件者给予心电监护
5. 对有休克者,边转送边抗休克治疗,并注意检查是否合并内脏损伤。转运途中禁喝白开水
急救后治疗
一、切断电源,应用绝缘物将患者与电源隔离。
二、心肺脑复苏
对所有电击者,应连续进行48小时心电监测,以便发现电击后迟发性心律失常。
三、急性肾衰竭防治
静滴乳酸钠林格液,恢复循环容量,维持适当尿量(50-75ml/h)。
肌球蛋白尿时,维持尿量在100-150ml/h。并静滴碳酸氢钠碱化尿液,维持血PH在7.45以上,预防急性肾衰竭。
严重肌球蛋白尿病人恢复有效血容量后尿量仍未增加时,可在乳酸钠林格液1L中加入甘露醇12.5g。尿内肌球蛋白消失后停用甘露醇。
急性肾衰竭者,有指征进行血液透析。
四、外科问题处理:
对于广泛组织烧伤,肢体坏死和骨折者处置:坏死组织应进行清创术,预防注射破伤风抗毒素3000U。有继发感染者给予抗生素治疗,对腔隙综合征,如果腔隙压力超过30-40mmHg,需要进行筋膜切开减压术。
预防
1.加强安全用电常识的宣传教育,严格遵守技术操作规程
2.雷雨时不可在大树下躲雨或使用金属柄在田野中行走
3. 遇有火警或台风袭击时应切断电源
4.对触电患者的抢救既要争分夺秒,又要坚持不懈
电击伤诊治流程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