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图
简介
这是一个关于出塞PPT素材,主要是了解《出塞》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样的体会和感受?战争对战场周边的百姓带来什么影响?对一个国家又有哪些影响?对于一场战争的胜利来说,是将军更重要,还是士兵更重要?为什么?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因其擅长写七言绝句,而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早年家境贫寒,困于农耕,二十九岁始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后贬龙标(湖南沅陵县)尉,世称“王龙标”。他被贬龙标尉时,好友李白曾作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表示慰问。安史之乱中,王昌龄因为告假回家未按时返回,而被顶头上司闾丘晓所杀,欢迎点击下载出塞PPT素材哦。
出塞PPT素材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语文课件类型的PowerPoint.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边塞诗
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一般来说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1、边塞奇异的自然风光;
2、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
3、边疆将士思乡的情思和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著名的边塞诗人:
高适、岑参、王昌龄、 李贺。
已学过的边塞诗
李贺《马诗》三年级上册
卢纶《塞下曲》四年级下册
王翰《凉州词》五年级上册
马诗
大漠沙如烟,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塞下曲
月黑燕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汉唐时期少数民族分布图
出塞
【唐】王昌龄
王昌龄简介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因其擅长写七言绝句,而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王昌龄早年家境贫寒,困于农耕,二十九岁始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后贬龙标(湖南沅陵县)尉,世称“王龙标”。他被贬龙标尉时,好友李白曾作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表示慰问。
安史之乱中,王昌龄因为告假回家未按时返回,而被顶头上司闾丘晓所杀。
出 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关:边关。
征:出征打仗。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
还:回来,归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但使:只要。
龙城:指的是奇袭匈奴圣地龙城的西汉名将卫青。龙城在今天甘肃天水秦安县。
飞将:汉代名将李广,他骁(xiāo)勇善战,号称“飞将军”。
不教:不让、不使。
胡马:胡,汉代民族对西北少数民族的通称。胡马,指匈奴的军队。
阴山:山名。在今天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汉朝时,匈奴常常由此入侵中原。
卫青
卫青(?~公元前106年)字仲卿,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
西汉武帝时的大司马大将军。战法革新始破匈奴,首次出征奇袭龙城打破了自汉初以来匈奴不败的神话。卫青善于以战养战;用兵敢于深入 ,奇正兼擅;为将号令严明,与士卒同甘苦;威信很高,位极人臣,但从不养士,曾七战七胜。
李广
李广(?-公元前119年),汉族,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秦安县)人,中国西汉时期的名将。
公元前166年匈奴大举入侵萧关,李广以良家子弟的身份从军抗击匈奴,因为精通骑马射箭,斩杀了很多匈奴将领,被任命为汉中郎。
翻译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看图默写古诗
小组讨论
《出塞》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样的体会和感受?
战争对战场周边的百姓带来什么影响?对一个国家又有哪些影响?对于一场战争的胜利来说,是将军更重要,还是士兵更重要?为什么?
拓展延伸
请谈一谈你对中国抗日战争的了解。国家将9月3日定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有什么意义?
你觉得中国和美国的关系怎么样?为什么美国会把中国当成他潜在的敌人?你觉得中国潜在的敌人是哪个国家,为什么?
怎样才能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作 业
背诵默写古诗:《出塞》。
复习第一单元课文和两首古诗,准备单元测试一。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