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图
简介
这是一个关于尿路结石症状PPT,主要介绍了泌尿系结石形成的原因、病理、生理和常见结石的成分等内容。感染性结石:产脲酶细菌分解尿液中尿素成氨,碱化尿液,尿中磷酸及尿酸铵处于相对过饱和状态,发生沉淀成石。代谢性尿石--代谢紊乱:甲旁亢、高尿钙症、高尿酸尿症、高草酸尿症和胱氨酸尿症。尿结石成份及其性质:1、草酸钙结石:质硬、粗糙、不规则、桑椹状,棕褐色。X线分层或放线状。2、磷酸钙+磷酸镁铵结石:易碎、表面粗糙、不规则、金黄色、棕色。常形成全鹿角石,X线分层状。3、尿酸结石: 质硬、光滑、不规则、常多发、黄、棕红色、纯尿酸石X线不显示(radiolucent)。4、胱氨酸结石:光滑、蜡样外观、浅黄色,X线non-opaque,欢迎点击下载尿路结石症状PPT哦。
尿路结石症状PPT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疾病PPT类型的PowerPoint.
尿路结石
教学提纲
目的:
学习泌尿系结石形成的原因,不同部位结石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
要求:
1 了解泌尿系结石形成的原因、病理、生理 和常见结石的成分。
2 熟悉泌尿系结石的诊疗方法。
3 掌握肾、输尿管、膀胱结石的主要症状、诊断要点。
重点和难点
重点:讲授不同部位结石的临床表现、诊 断方法,介绍结石腔内碎石治疗方法
难点:结石病治疗原则及上尿路结石治疗原则
泌 尿 系 统 解 剖 图
一、 概述:
1、最常见疾病之一。男多于女3:1。
2、复发率高,无十分理想的预防方法。
3、上尿路结石逐年升高,下尿路结石下降
4、膀胱原发结石明显少于继发结石。
5、尿路结石的治疗,90%左右已不用开放
手术。
二、尿石形成机制:
1、上尿路结石成因学说:
① 异位成核;
② 取向附生:uric acid + oxalate.
③ 结石基质;
④ 晶体抑制物质。
2、上尿路结石成分:
感染性结石:产脲酶细菌分解尿液中尿素成氨,碱化尿液,尿中磷酸及尿酸铵处于相对过饱和状态,发生沉淀成石。
代谢性尿石--代谢紊乱:甲旁亢、高尿钙症、高尿酸尿症、高草酸尿症和胱氨酸尿症。
三、影响尿路结石形成的因素
1、尿中形成结石的晶体盐类呈超饱和
状态;
2、尿中抑制晶体聚合物质不足;
3、结石核基质形成多;
4、其他原因:
⑴ 流行病学因素:
⑵ 尿液因素:
(3)泌尿系解剖结构异常
四、尿结石成份及其性质:
1、草酸钙结石:质硬、粗糙、不规则、桑椹状,棕褐色。X线分层或放线状。
2、磷酸钙+磷酸镁铵结石:易碎、表面粗糙、不规则、金黄色、棕色。常形成全鹿角石,X线分层状。
3、尿酸结石:
质硬、光滑、不规则、常多发、黄、棕红色、纯尿酸石X线不显示(radiolucent)。
4、胱氨酸结石:
光滑、蜡样外观、浅黄色,X线non-opaque。
五、病理生理:
1、结石形成于肾或膀胱,Urethra、
ureter结石来自于以上两位置。
2、结石造成泌尿系统:
直接损伤、梗阻、感染和恶性变。
3、结石进入输尿管停留发生于盂管交界处,跨髂血管处,入膀胱壁处。
4、结石多见于下ureter,上粗下细。
I、上尿路结石:
一、临床表现:
1 典型症状一侧腰腹部发作性绞痛,伴
有镜下或肉眼血尿。
主要表现:活动有关的血尿和疼痛。
2 结石小症状明显,结石大症状不明显,仅有镜下血尿。
3、绞痛特点:阵发性,疼痛难忍,伴恶心、呕吐、大汗,向输尿管走行放射。
4、部位:腰部或上腰部,放射至中下腹、同侧睾丸、大腿内侧。
5、右侧与兰尾炎鉴别。
6、结石位于入膀胱处常伴有尿道刺激症,尿道放射痛。
7、血尿以镜下血尿多见,也可为唯一表现。
8、伴尿路感染可有发热等。
9、双输尿管结石或独肾结石→完全梗阻后→无尿。
10、有时尿路感染是尿石的唯一表现,特别是小儿尿石症。反复尿路感染应寻找病因。
二、诊断和鉴别诊断:
1、病史:活动有关的血尿和疼痛,有典型绞痛时更像上尿路结石。
2、实验室:
① 尿常规:血尿;
② 如尿中红细胞活动后多于活动前有诊断意义。
③ 尿中可见结晶。
④ 尿菌培养。
⑤ 测定尿、血中钙、磷、草酸、尿酸。
⑥ 肾功能测定。
3、影像学诊断
① 泌尿系平片KUB:
草酸钙石占80%,磷酸类盐占10%,尿酸盐+纯尿酸占10%。所以KUB可发现95%左右的结石。结石够大。(结石过小、钙化少、纯尿酸不显示)。
正侧位片:侧位片除外右侧胆囊结石,肠系膜淋巴结钙化,静脉石等。
① i.v.p(排泄性尿路造影):
显示结石及肾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纯尿酸结石为充缺损。
② B超:
能显示肾结构改变和肾积水。
③ CT:可发现non-opaque结石。
④疑有甲旁亢时,应作多处骨拍片。
4、nephroureteroscopy:
可以直视下诊断输尿管疾病。
鉴别诊断:
右肾石→胆囊炎、胆石症;兰尾炎、卵巢疾病→右ureter石。
三、 治疗:
(一)治疗方案:根据结石大小,数目、位置、肾功能和全身情况,有无明确病因,有无代谢异常,有无梗阻和感染来确定。
1、保守治疗:
① 结石﹤0.4 100% 自行排出
≤0.6 80% 自行排出
≥0.8 应采用措施助排石。
② 多饮水
③ 留尿观察
④ 饮食调节
⑤ 控制感染
⑥ 调节尿PH:
⑦ 肾绞痛:
⑧ 中西医结合
⑨ 纯尿酸结石的治疗:
感染性结石的治疗:
胱氨酸结石的治疗:
(二)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
① 安全、有效;X线、B超定位。
② 禁忌症:梗阻、继发结石、感染、出血性疾病、严重其它器官疾病。
③ 要求正确定位,低能量、限冲击次数/次,再次治疗间隔7天以上。
(三)手术治疗:
由于ESWL的发展,绝大多数病人已不再需要手术治疗(open operations)
手术前了解双肾功能;
有感染先行抗感染;
输尿管结石术前再拍腹部平片;
有原发梗阻原因,应同时予以纠正。
1、非开放手术:
① 输尿管肾镜取石和碎石术
② 经皮肾镜取石和碎石术
2、开放手术:
① 输尿管切开取石;
② 肾盂切开取石;
③ 肾实质切开取石;
④ 肾窦肾盂切开取石术;
⑤ 无萎缩性肾切开取石术;
⑥ 肾部分切除术;
⑦ 凝块法肾盂切开取石术;
⑧ 肾切除;
3、双上尿路结石取石原则:
①双输尿管结石:先处理梗阻重者;
②一侧输尿管结石,一侧肾结石,先处理ureter 结石;
③ 双侧肾结石:尽可能保留肾组织,先处理结石容易取出侧,肾功差先行造瘘;
④ 双上尿路结石或孤立肾上尿路结石引起急性上尿路完全梗阻无尿时,紧急手术、输尿管插管、行经皮肾造瘘、ESWL。
4、鹿角型结石的处理:
ESWL;
无萎缩肾切开取石;
ESWL+经皮肾镜。
5、上尿路结石的预防:
①5年复发率80%左右,预防很重要;
② 结石分析;
③ 定期X线、B超检查;
④解除同时存在的梗阻、根除感染、异物;
⑤ 纠正代谢紊乱;
⑥ VitB6 、氧化镁碱少尿中草酸含量、增加溶解度。
Ⅱ、膀胱结石:
1、原发性膀胱结石:多见男孩,与营养不良和低蛋饮食有关;
2、继发性膀胱结石:见于颈口梗阻、长期置管、肾石排出;
3、典型症状为排尿中断伴剧烈疼痛,有排尿困难和膀胱刺激症状;
4、X线平片:
B超:
Cystoscopy
直肠直诊扪及大结石;
5、治疗应同时去除病因:
① 经膀胱机械、液电、超声、气压弹道碎石;
② 耻骨上切开膀胱取石。
III、尿道结石:
1、尿道结石来自于膀胱或肾脏;
2、典型表现:急性尿潴留伴会阴部痛;
3、指诊可触及结石、X线;
4、尽量不做尿道切开取石。
案例素材
患者男性,65岁。因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及排尿疼痛3个月,以膀胱结石、前列腺增生症收入院。入院时体查: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无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腹部未扪及包块,肝脾无肿大,双肾区无压痛及叩击痛,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下腹部较膨隆,浊音界耻骨上5cm。肛查:前列腺Ⅲ度肿大、无明显压痛、质地偏硬、中央沟消失、表面光滑无结节。B超检查提示前列腺肿大,膀胱结石,残余尿200ml。KUB+IVP检查示双肾功能、形态基本正常,膀胱内可见2.5cm×2.0cm×2.0cm结石阴影、膀胱颈部抬高。血液生化检查正常、尿常规RBC3~5个/HP,WBC4~6个/HP,尿培养示大肠杆菌。术前准备完善后,连续硬膜外麻下行耻骨上膀胱切开取石及前列腺摘除术。术中取出结石一枚,光滑,约蚕豆大小,摘取前列腺重62g。术后第16天痊愈出院。
学科发展动态
1输尿管镜的发展
2碎石设备的发展
3导管的发展
复习题
1 泌尿系统结石形成的相关因素有哪些?
2 哪些上尿路结石患者不适合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
3 怎样指导上尿路结石患者预防结石的复发?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