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图
简介
这是一个关于一氧化碳中毒PPT课件,这个ppt包含了CO的理化特性,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表现,急性中毒的表现,中毒后迟发脑病的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原则,鉴别诊断等内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与后遗症不同。后者的症状直接由急性期延续而来,而迟发脑病系指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昏迷苏醒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假愈期,突然出现以意识精神障碍、锥体外系或锥体系损害为主的脑病表现,故中度及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昏迷清醒后,应观察2个月,在观察期间宜暂时脱离一氧化碳作业。回顾性研究指出:一氧化碳中毒后来诊病人中2%~30%出现DNS,欢迎点击下载一氧化碳中毒PPT课件哦。
一氧化碳中毒PPT课件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疾病PPT类型的PowerPoint.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CO的理化特性
发病机制
病理变化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除有上述症状外,患者还可出现呼吸困难、幻觉、视物不清、判断力下降、运动失调等;意识障碍表现为嗜睡、意识模糊或浅昏迷,呼吸、血压、脉搏可有改变。经氧疗等抢救后可恢复正常且无明显并发症。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30%-40%。
临床表现
三、重度中毒 具备以下任何一项者: 1. 意识障碍程度达深昏迷或去皮质综合征状态。 2. 患者有意识障碍且并发有下列任何一项表现者:a)脑水肿; b)休克或严重的心肌损害; c)肺水肿; d)呼吸衰竭; e)上消化道出血; f)脑局灶损害如锥体系或锥体外系损害体征。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50%。
3. 死亡率高,幸存者多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急性中毒的表现
中毒后迟发脑病的表现
其它症状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时还可出现脑外其他器官的异常,如受压部位皮肤可出现红肿和水泡、肌肉肿痛、心电图或肝、肾功能异常,单神经病或听觉前庭器官损害等。这些异常均不如中枢神经症状出现得早,仅见于部分患者,或为一过性。
实验室检查
诊断原则 根据吸入较高浓度一氧化碳的接触史和急性发生的中枢神经损害的症状和体征,结合血中碳氧血红蛋白(HbCO)及时测定的结果,现场卫生学调查及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测定资料,并排除其他病因后,可诊断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鉴别诊断 轻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需与感冒、高血压、食物中毒、美尼尔氏综合征等鉴别,中度及重度中毒者应注意与其他病因(如糖尿病、脑卒中、脑膜炎、安眠药中毒等)引起的昏迷鉴别,对迟发脑病患者,需与其他精神病、帕金森氏病、脑血管病等进行鉴别诊断。
治 疗
治 疗
促进脑细胞代谢能量合剂(三磷酸腺苷、辅酶A、细胞色素C);大量维生素C;甲氯芬酯(氯酯醒)250-500mg肌注;胞磷胆碱500-100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静滴,每日一次。对迟发脑病者,可给予高压氧、糖皮质激素、血管扩张剂或抗帕金森氏病药物与其他对症与支持治疗。
防治并发症和后发症
治 疗
a)轻度中毒者,可给予氧气吸入及对症治疗;
b)中度及重度中毒者应积极给予常压口罩吸氧治疗,有条件时应给予高压氧治疗。
c)呼吸停止时应及时进行人工呼吸和机械通气。
总结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如继发脑水肿(意识障碍加重,出现抽搐或去大脑强直,病理反射阳性,脑电图慢波增多或视神经乳头水肿)、肺水肿、呼吸衰竭、休克、严重心肌损害或上消化道出血,皆提示病情严重。
总 结
血液碳氧血红蛋白(COHb)如果高于10%,可提示有较高浓度一氧化碳接触史,对本病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参考意义。但脱离中毒现场后,血中COHb浓度即下降,并与临床表现程度有时可不平行。故COHb检测若不及时,不宜作为诊断分级的依据。停止接触一氧化碳8h以上的患者,因COHb多在10%以下,一般已无必要进行COHb检查。
总 结
CO中毒引起的组织缺氧,造成一定时间内全脑缺血缺氧。临床上轻则头昏呕吐,重则昏迷抽搐,呼吸循环衰竭和死亡。部分一氧化碳中毒后存活的病人,无再接触CO,在中毒症状消失后2~60天(平均5.7天)再出现脑功能异常,这就是一氧化碳中毒比较特异的损伤--迟发性神经精神症(delayed neuropsy chiatric seguelea, DNS)亦称迟发性脑病。主要表现为:头痛、烦燥、淡漠,注意力不集中,认知障碍,遗忘症、缄默症、尿便失禁、步态失调等。
总 结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与后遗症不同。后者的症状直接由急性期延续而来,而迟发脑病系指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昏迷苏醒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假愈期,突然出现以意识精神障碍、锥体外系或锥体系损害为主的脑病表现,故中度及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昏迷清醒后,应观察2个月,在观察期间宜暂时脱离一氧化碳作业。回顾性研究指出:一氧化碳中毒后来诊病人中2%~30%出现DNS。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