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古城介绍ppt素材

简介 相关

截图

丽江古城介绍ppt素材

简介

这是一个关于丽江古城介绍ppt素材,主要介绍了世界文化遗产及旅游、传统风俗及文化、传统手工艺等内容。丽江古城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的丽江市,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坐落在丽江坝中部,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山西平遥、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据说是因为丽江世袭统治者姓木,筑城势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之故。丽江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丽江古城是一座具有较高综合价值和整体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它集中体现了地方历史文化和民族风俗风情,体现了当时社会进步的本质特征。流动的城市空间、充满生命力的水系、风格统一的建筑群体、尺度适宜的居住建筑、亲切宜人的空间环境以及独具风格的民族艺术内容等,使其有别于中国其他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建设祟自然、求实效、尚率直、善兼容的可贵特质更体现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城镇建筑中所特有的人类创造精神和进步意义。丽江古城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少数民族传统聚居地,它的存在为人类城市建设史的研究、人类民族发展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瑰宝,符合加入《世界遗产名录》理由,欢迎点击下载丽江古城介绍ppt素材哦。

丽江古城介绍ppt素材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城市旅游课件类型的PowerPoint.

简介RK1红软基地
丽江古城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的丽江市,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坐落在丽江坝中部,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山西平遥、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据说是因为丽江世袭统治者姓木,筑城势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之故。丽江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RK1红软基地
历史发展RK1红软基地
南宋末年,丽江木氏先袒将其统治中心从白沙移至狮子山麓,开始营造房屋城池,称“大叶场”;   RK1红软基地
南未责佑元年(公元1253年),木氏先袒阿宗阿良归附元世祖忽必烈。实佑二年(公元1254年),在“大叶场”设三谈管民官,其建制隶属于茶罕章管民官;  RK1红软基地
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茶罕章管民官改为丽江路军民总管府;   RK1红软基地
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三跋管民官改为通安州,州治在今大研古城;   RK1红软基地
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通安州知州阿甲阿得归顺明朝,设丽江军民府,阿甲阿得被朱元璋皇帝赐姓木并被封为世袭知府;   RK1红软基地
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木得在狮子山麓兴建“丽江军民府衙署”;   RK1红软基地
清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设丽江军民府,仍由木氏任世袭知府;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朝廷在丽江实行“改士归流”,改由朝廷委派流官任知府,降木氏为土通判;   RK1红软基地
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第一任丽江流官知府杨铋到任后,在古城东北面的金虹山下新建流官知府衙门、兵营、教授署、训导署等,并环绕这些官府建筑群修筑城墙;   RK1红软基地
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丽江军民府下增设丽江县,县衙门建于古城南门桥旁; 民国二年(公元 1912年),丽江废府留县,县衙门迁入原丽江府署衙内;   RK1红软基地
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在丽江设云南省第七行政公署及丽江县政府;   RK1红软基地
1949年,设丽江专员公署及丽江县人民政府,   RK1红软基地
1961年,设丽江纳西族自治县。   RK1红软基地
1997年,丽江撤地建市。   RK1红软基地
2003年,将大研古镇设立为丽江市古城区,束河古镇也包括在其辖区内。   RK1红软基地
世界文化遗产RK1红软基地
丽江古城是一座具有较高综合价值和整体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它集中体现了地方历史文化和民族风俗风情,体现了当时社会进步的本质特征。流动的城市空间、充满生命力的水系、风格统一的建筑群体、尺度适宜的居住建筑、亲切宜人的空间环境以及独具风格的民族艺术内容等,使其有别于中国其他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建设祟自然、求实效、尚率直、善兼容的可贵特质更体现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城镇建筑中所特有的人类创造精神和进步意义。丽江古城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少数民族传统聚居地,它的存在为人类城市建设史的研究、人类民族发展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瑰宝,符合加入《世界遗产名录》理由。 RK1红软基地
丽江古城文化遗产一览RK1红软基地
★古街RK1红软基地
丽江街道依山势而建,顺水流而设,以红色角砾岩(五花石)铺就,雨季不泥泞、旱季不飞灰,石上花纹图案自然雅致,质感细腻,与整个城市环境相得益彰。RK1红软基地
★古桥RK1红软基地
在丽江古城区内的玉河水系上,飞架有354座桥梁,其密度为平均每平方公里93座。形式有廊桥(风雨桥)、石拱桥、石板桥、木板桥等。较著名的有锁翠桥、大石桥、万千桥、南门桥、马鞍桥、仁寿桥,均建于明清时期。RK1红软基地
★福国寺五凤楼RK1红软基地
五凤楼(原名法云间),位于黑龙潭公园北端,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1983年被公布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楼高20米,为层甍三重担结构,基呈亚字形,楼台三叠,屋担八角,三层共24个飞檐,就象五只彩凤展翅来仪,故名五凤楼。RK1红软基地
木府RK1红软基地
木府是云南丽江古城内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原为明代丽江土司衙门的府邸,是当时丽江地区政治、文化中心,有340多年的历史。现存建筑于1999年重建而成,位于丽江古城西南隅,占地46亩,中轴线全长369米,是国家AAAA级风景区。RK1红软基地
玉龙雪山RK1红软基地
玉龙雪山,是位于中国云南省丽江西北的山脉,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是世界上北半球纬度最低、海拔最高的山峰。玉龙雪山呈南北走向,东西宽约13公里,南北长约35公里,与哈巴雪山对峙,汹涌澎湃的金沙江奔腾其间。全山13峰、峰峰终年积雪不化,如一条矫健的玉龙横卧山巅,有一跃而入金沙江之势,故名“玉龙雪山”。1988年,玉龙雪山与丽江古城、虎跳峡和宁蒗泸沽湖四个片区组成云南丽江玉龙雪山风景名胜区,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RK1红软基地
传说RK1红软基地
纳西族民间流传着一个神奇的故事: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是一对孪生兄弟, 他们相依为命,在金沙江淘金度日。一天,突然从北方来了一个凶恶的魔王,他霸占了金沙江,不准人们淘金。玉龙、哈巴兄弟俩大怒,挥动宝剑与魔王拼杀,哈巴弟弟力气不支,不幸被恶魔砍断了头,玉龙哥哥则与魔王大战二天三夜,一连砍缺了十三把宝剑,终于把魔王赶走了。从此,哈巴弟弟变成了无头的哈巴雪山,玉龙哥哥为了防止恶魔再次侵扰,日夜高举着十三把宝剑,后来也变成了十三座雪峰。而他那战斗的汗水化为了黑水、白水。玉龙山常被当作纳西族的外在象征,而这个传说中的玉龙英雄,则成为纳西人民内在精神的象征。纳西族的保护神“三朵”,就是玉龙雪山的化身。 另一则传说是:金沙江、怒江、澜沧江和玉龙山、哈巴山,原是五兄妹。三姐妹长大了,相约外出择婿,父母又急又气,命玉龙、哈巴去追赶。玉龙带十三柄剑,哈巴挎十二张弓,抄小路来到丽江,面对面坐着轮流守候,并约下法章;谁放过三姐妹,要被砍头。轮到哈巴看守时,玉龙刚睡着,金沙江姑娘就来了。她见两个哥哥挡住去路,便低头细想,把脚步放得很轻很轻。忽然心头一亮,她唱起了婉转动人的歌,唱得守关的哈巴神魂迷醉,渐渐睡着了。她边唱边走,一连唱了十八支,终于从两个哥哥的肢边穿过去,一出关口,便高兴得大声欢笑着奔跑而去。玉龙醒来见这情景,又气又悲,气的是金沙姑娘已经走远,悲的是哈巴兄弟要被砍头。他不能违反约法,慢慢抽出长剑砍下熟睡中的哈巴的头,随即转过背痛哭,两股泪水化成了白水和黑水,哈巴的十二张弓变成了虎跳峡两岸的二十四道弯,哈巴的头落到江中变成了虎跳石。RK1红软基地
玉龙雪山殉情谷。是闻名海内外的旅游胜地。但最让它出名的不是万年不化积雪。云雾绕腾的山峰。RK1红软基地
披星戴月的民族服饰RK1红软基地
纳西族妇女以勤劳能干,贤德善良而著称。她们的传统服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各地的服饰也有着差异:丽江县大研一带纳西妇女上穿大襟宽袖布袍,袖口捋至肘部,外加紫色或藏青色坎肩;下着长裤,腰系用黑、白、蓝等色棉布缝制的围腰,上打百褶,下镶天蓝色宽边;背披“七星羊皮”,羊皮上端缝有两根白色长带,披时从肩搭过,在胸前交错又系在腰后。羊皮披肩典雅大方,既可起到装饰作用,又可暖身护体,以防风雨及劳作时对肩背的损伤。羊皮披肩是丽江纳西妇女服饰的重要标志。它一般用整块纯黑色羊皮制成,剪裁为上方下圆,上部缝着6厘米宽的黑边,下面再钉上一字横排的七个彩绣的圆形布盘,圆心各垂两根白色的羊皮飘带,代表北斗七星,俗称“披星戴月”,象征纳西族妇女早出晚归,披星戴月,以示勤劳之意。RK1红软基地
丽江小吃 RK1红软基地
鸡豆凉粉RK1红软基地
具有时代气息的房屋RK1红软基地
丽江民居非常注重房屋的装饰,其重点是门楼、照壁、外廊、门窗隔扇、天井、梁彷等。 门楼的形式有砖拱式、木过梁平拱式及木构架式三种,砖拱式门楼多为中间高、两边低的三滴水牌搂式样。RK1红软基地
古城民居的庭院采用鹅卵石、五花石等为原料铺装,图案根据庭院大小或房主喜好而定,内容涉及花乌鱼虫、八赴阴阳、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手法古朴,布局严谨。占地大、院落多的宅院,普遍由两坊一照壁、花台、水池等构成。 RK1红软基地
茶马古道RK1红软基地
  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马古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域称谓,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为神秘的旅游绝品线路,它蕴藏着开发不尽的文化遗产。RK1红软基地
走婚是云南省少数民族摩梭人的习俗,摩梭人除了少数因为要增加家庭劳动人口而娶妻或招婿外,基本上没有结婚制度。走婚是情投意合的男女透过男到女家走婚,维持感情与生养下一代  走婚风俗的方式。由于母系社会中由女性当家,因此所生下的小孩归母家生养,生父会在满月时公开举办宴席,承认彼此的血缘关系,避免发生同父乱伦。男性称女情人为“阿夏”,女性称男情人为“阿注”。       “阿夏走婚”:每当夜幕悄悄降临后,这个家庭中成年男人们就出去了,他们当中有各位舅舅、哥哥、弟弟,各奔东西南北,去自己的“阿夏”家。对方的姐妹们在家中等候自己心中的“白马王子”到来。她们晚间特别忙,当家长的母亲更是双肩重担,既要打点舅舅和兄弟出门又要照料家中老母和姐妹与小孩们,还要接待自己的“阿注”(丈夫)来幽会。电视剧《香格里拉》中也提到一点,有时间可以看看对云南丽江、香格里拉的讲解我认为是比较客观可信的。        也就是说摩梭族走婚可不是随便走的,那也是一种很严肃、严谨的婚恋制度。。 RK1红软基地
四时节日RK1红软基地
正月十五棒棒会   时间:每年正月十五八   地点在丽江大研古城内,主要内容包括物资交易、花卉展销、宗教及民俗活动等。纳西人还称此为“米拉芝”,意思是夫妻二人去买家庭用具。这一天,四方八乡乃至保山、大理、西藏的商人,都运来本地土特产,到会上来交易,品种繁多,热闹异常,是丽江最有特色的节日之一。   三朵节   时间:二月初八   三朵节是纳西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届时丽江城乡中古乐长奏,纳西人载歌载舞,来欢庆节日。   东巴会   时间:每年农历3月5日   纳西族聚居地的东巴云集中部——丽江玉水寨,在这里举行一年一度的东巴会,场面盛大。      RK1红软基地
 纳西族的火把节   时间:每年农历6月25日至27日   以丽江大研古城最为热闹,纳西人按古规一连要过三天的火把节,点三个晚上的火把。每天门前要点一支柱子般又粗又大的大火把,寨子里的青年们个个拿着又细又长的小火把,沿着田埂、山路,边走边唱,直到深夜。火把燃得越旺,就越吉利,人们越高兴。   丽江七月会   时间:农历七月中旬   纳西人的又一重要节日。会期十天左右。因以骤马、牛等大牲畜交易为主,又称“七月骤马会”。七月会,历史悠久,远近闻名。节日期间,纳西人牵着牲口,带着农副土特产和各种中药材,来到大研古城赶会。逛会,看展览,看演出,从街头到会场三公里路的人流从不间断。日落黄昏,华灯初上,四方街、新大街和广场上,人声鼎沸。   转山节   时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   转山节是泸沽湖摩梭人最重大的节日,又称转山会,摩梭人称转山节为"朝山节"。相传摩梭人的祖先便是在这天诞生的。节日期间,摩梭人都穿上最华丽的民族服装,进行祭拜女神、歌舞、射箭、结交阿夏等各RK1红软基地
情死树的传说--(殉情的传说)RK1红软基地
传说,在拉是坝的蒙世大山上,长着一棵像伞盖一样撑开着枝叶的山楂树,这棵山楂树长得很古怪,两个合抱不拢它粗大的树身,好像老人的腰杆一样佝偻着,撑展的枝干像爬向四方的虬龙,它的荫凉面积方圆有九十多平方米。在这棵长得神奇古怪的山楂树上,每年吊脖子殉情死的纳西族青年有十几对,它是棵远近闻的情死树。 RK1红软基地
     很古的时候,爱神尤祖阿注在吃山楂果的时候,种下了这棵树。后来,这棵山楂树长到有碗口粗的时候,祖古羽勒和开美久命悄悄相爱恋,但是他们的婚姻受到了父母亲的阻挠,祖古羽勒和开美久命在婚姻上遇上了阻挠的关口,他俩受到了爱神尤祖阿注的蛊惑,相约着去找天国,他俩双双在这棵山楂树上吊脖子殉情死了。 RK1红软基地
     从这以后,村寨里的青年男女,他们一遇到男女婚姻上的不遂心的事情,就怀着生时不能同烧一座火塘火,死后也要埋一坑的宿愿,双双咬破指头,把血珠滴落在一起,发了死不回头的盟誓,双双偷偷地逃出家门,来到这棵山楂树下,仿着祖古羽勒和开美久命的样子,双双吊脖子死在这棵山楂树上。这样殉情的青年男女,每年都有着十多对情人。 RK1红软基地
     蒙世村有个孤老头子,这个孤老头子的婆娘在月子里因流血过多而弃世了,火塘边却丢下了一个小猫大的奶娃…………RK1红软基地
一米阳光传说RK1红软基地
美丽的纳西女子开美久命金和朱补羽勒盘深深美丽的纳西女子开美久命金和朱补羽勒盘深深相爱,却遭到男方父母的极力反对,伤心绝望的开美久命金殉情而死,朱补羽勒盘冲破重重阻挠赶来,已是阴阳两隔。悲痛之中他燃起熊熊烈火,抱着情人的身体投入火海,双双化为灰烬…开美久命金死后化为“风”神,她在玉龙雪山顶上营造了一个情人的天堂:没有苦难、没有苍老、无比美好的玉龙第三国,专门诱惑失意的情人步她的后尘。RK1红软基地
     开美久命金和朱补羽勒盘是纳西传说里最早殉情的一对恋人……后来,民间逐渐相传,在丽江玉龙雪山顶每到秋分的时候,上天就会撒下万丈阳光,在这一天,所有被阳光照耀过的人们都会获得美丽的爱情和美满的生活!RK1红软基地
     可这招来了善妒的“风”神的嫉妒,因此,每到这天,天空总是乌云密布。 RK1红软基地
     人们的所有梦想都被那厚厚的云层所遮盖。 RK1红软基地
     风神善良的女儿,因为同情渴望美好生活的人们,就在那天, RK1红软基地
     偷偷的把遮在云层里给人们带来希望和幸福的阳光剪下一米, RK1红软基地
     撒在陡峭的悬崖峭壁上的一个山洞中,让那些爱情的勇者, RK1红软基地
     让那些对爱情执着同时又不惧怕困难和危险的人们, RK1红软基地
     可以在那天得到那一米阳光的照耀,而因此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RK1红软基地
     这就是那个一米阳光的美丽传说!RK1红软基地
古老文化—东巴文化RK1红软基地
纳西族是一个古老文明的民族,他们曾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一千多年前,纳西族中有一种多神的原始宗教,称为“东巴教”,是一种受藏族钵教影响的原始巫教。东巴文化就源于东巴教。至今已成为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RK1红软基地
东巴文是创始于唐代的一种原始的图画象形文字,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主要为东巴教徒传授使用,书写东巴经文,故称东巴文。该文字大约有1400个单字,至今仍为东巴(祭司)、研究者和艺术家所使用,被视为全人类的珍贵文化遗产。东巴文对于研究比较文字学和人类文化史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是人类社会文字起源和发展的“活化石”。RK1红软基地
东巴画是东巴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内容主要表现古代纳西族信仰的神灵鬼怪和各种理想世界,其中也反映了古代纳西族社会的各种世俗生活。它主要用于东巴教的各种仪式中。它以东巴教中的诸鬼神为绘画对象,常见的有经书的封面和题图,做佛事时用的布帛(卷)画、木牌等,主要用于东巴教的各种仪式中。RK1红软基地
东巴音乐是指东巴在宗教祭祀活动中所吟诵的一种曲调,并伴有器乐,是东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音乐流传于东巴口头,或零星保存于东巴经和东巴画中。除了占卜经书以外,东巴经书都是要通过诵唱表现出来的。RK1红软基地
东巴教RK1红软基地
东巴教起源于原始巫教,同时具有原始巫教和宗教的特征。由于经文讲师被称作东巴,故名东巴教。东巴教为中国西南地区的纳西族所普遍信奉。东巴教属原始多神教,主要有祖先崇拜、鬼神崇拜、自然崇拜。RK1红软基地
巧夺天工的技艺RK1红软基地
在丽江,看到的物品几乎都是手工艺品,游客最值得买的肯定也是手工艺品。如果哪位游客,在丽江买了件义乌货回家,那真是天大的可怜——当然,这绝对不是没有的。 RK1红软基地
    现代都市人,在看惯了用惯了机器生产的工业品后,对这些手工艺品都会有一种特别的钟情。那些靠智慧凝结、靠心血浇灌、靠时间堆积的作品显得特别朴实,特别厚重,特别亲切。它们是有灵性的。RK1红软基地
驼铃RK1红软基地
丽江驼铃不像沙漠里的骆驼身上的驼铃,骆驼身上的驼铃大多很重,驼铃声沉重有力,通常挂在驼队的最后一只骆驼身上,长长的驼队一字排开跟着最前面的赶驼人,只要能听到最后一只骆驼的铃声,就表示没有骆驼掉队。丽江的驼铃用途与之相似,不同的是挂在马身上,而且比较小巧,驼铃声清脆响亮。除了防止马匹丢失的功能外,丽江驼铃还是丽江马帮长途跋涉用来消除寂寞的声响。听到它的声音,走马帮的汉子们思念着家乡的妻子、亲人,也为自己祷求一路平安。因此,驼铃也就逐渐演变成爱情与许愿的信物RK1红软基地
  电视剧《一米阳光》的风靡带动了阿夏丽江驼铃的热销。“阿夏”是对摩梭情侣的称呼。《一米阳光》剧中可爱的阿夏丽形象也深受年轻人的喜爱。阿夏丽驼铃也就成了赠送情侣的信物。阿夏丽驼铃小巧精致,适合随身携带,整个驼铃从上往下由小草帽、小驼铃、双面分别用东巴文与汉字写成的祝福的椭圆染色木片。RK1红软基地
 RK1红软基地

展开

同类推荐

热门PPT

相关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