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图
简介
这是一个关于丽江古城介绍的ppt,主要介绍了古城水系基本情况、丽江监测局对水质的监测、水质变化情况、古城水系水质下降原因分析、措施和建议等内容。古城河流均源于城北象山之麓的黑龙潭水系。沿象山脚下百余米地段有泉眼几十处,它们汇成清澈见底的“黑龙潭”,由锁翠桥下泻,南流至玉龙桥。分成东、中、西3 条河流贯穿古城,河流总称玉河水,纳西语为“咕噜吉”,意为龙王庙九眼洞流下来的“九龙水”。中河系原始形成的天然河流,流向东坝子;西河约于元代开挖,从玉龙桥南流至四方街南转向东南面;东河开挖于清代,流向东面。三条河在城内又分成纵横交错的无数条支渠入墙绕户,穿街过巷,形成主街傍河,小巷临水,路跨筑楼,依山而居的高原水城景象。近年来,随着丽江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游客的大量涌入,城区人口急剧增加,白沙三束河和黑龙潭水大部分作为城区饮用水,大研古城景观用水难以得到很好的保证,欢迎点击下载丽江古城介绍的ppt哦。
丽江古城介绍的ppt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城市旅游课件类型的PowerPoint.
化生系 08科教
位于滇西北丽江盆地中部,面积3.8Km2,是丽江市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一、古城水系基本情况
古城河流均源于城北象山之麓的黑龙潭水系。沿象山脚下百余米地段有泉眼几十处,它们汇成清澈见底的“黑龙潭”,由锁翠桥下泻,南流至玉龙桥。分成东、中、西3 条河流贯穿古城,河流总称玉河水,纳西语为“咕噜吉”,意为龙王庙九眼洞流下来的“九龙水”。
中河系原始形成的天然河流,流向东坝子; 西河约于元代开挖,从玉龙桥南流至四方街南转向东南面;东河开挖于清代,流向东面。三条河在城内又分成纵横交错的无数条支渠入墙绕户,穿街过巷,形成主街傍河,小巷临水,路跨筑楼,依山而居的高原水城景象。
近年来,随着丽江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游客的大量涌入,城区人口急剧增加,白沙三束河和黑龙潭水大部分作为城区饮用水,大研古城景观用水难以得到很好的保证。
据调查,丽江市环境监测站在丽江古城水系设有9个例行监测断面。根据多年的监测资料,丽江古城水系的北郊、古城下、新城区南郊、南口桥和木家桥5个监测断面水质变化较大,且有污染逐年加重的趋势。丽江城区及周边地区工矿企业很少,没有大的污染源,城区产生的废水主要是生活污水。
根据丽江古城水系的监测情况和污水水质特点,选取丽江古城水系的北郊、古城下、新城区南郊、南口桥和木家桥5 个监测断面2002 年—2010 年的总磷、氨氮、粪大肠菌群3个项目的水质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三、水质变化情况
古城下断面
总磷变化情况
氨氮变化情况
粪大肠菌变化情况
2002 年—2010年,古城下断面水质超地表水IV 类,为重度污染。主要是粪大肠菌群超标。一是因为古城内个别人在河道内屡禁不止地清洗拖把等杂物和古城经营户随意倾倒废水现象时有发生;二是忠义市场存在废水、废渣就近倾倒古城玉河现象。
四、古城水系水质下降原因分析
丽江古城水系上各个常规监测断面的水质指标,与2002年开展古城月报监测以来的历史数据相比,有下降的趋势,主要原因有 :
2002年以来,丽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市区人口大量增加,大部分三束河水只能作为饮用水,减少了古城水系的来水量
为保证古城景观用水,拉市海水经过引水渠到达北郊后,由于北郊污水管网不完善,汇入部分废水,至使古城补水水质较差
存在饮用水源地里游泳,在流经城区的河里清洗拖把和随意倾倒垃圾、污水等不文明行为,个别公民的环境意识不高
城区支管建设尚未完善,部分小区、居民住宅区的污水未接入主管,存在污水直排古城水系的情况
因丽江第二污水处理厂处于建设期,玉龙新县城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只能进入玉龙县护城河后进入漾弓江
五、措施和建议
通过科学设计,对拉市海引水渠北郊段进行综合治理,提高古城补水水质
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环保教育进学校、进单位、进社区,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提高全体公民的环保意识
增加投入,完善城区污水管网建设,不让一滴污水进入古城水系
加紧建设完成丽江第二污水处理厂,完善污水管网配套建设,争取玉龙新县城污水能够早日处理
结合“创园”契机,加紧市区绿化,加强城区周围面山的植树造林等生态建设
结束语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