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图
简介
这是一个关于在山的那边原文PPT素材,主要是(1)初步了解现代诗歌常识(2)理解重点词语的运用(3)初步学习象征手法的运用等。《在山的那边》,作者王家新,原载于《长江文艺》1981年第5期,后被选入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略有改动。通过自己一次童年的经历比喻一个信念,妈妈所说的“山的那边是海”。其中“海”是妈妈由我的痴想,疑问而说起的,并非指理想。全诗主旨:抒写了童年的向往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就要一次次战胜失望,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这一过程是艰辛、艰难、痛苦的。但因对理想的呼唤、信念的支持,使人不畏长途跋涉,欢迎点击下载在山的那边原文PPT素材哦。
在山的那边原文PPT素材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语文课件类型的PowerPoint.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在山的那边》(说课)
说课的流程
教材分析
教学方法
学法指导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
学情分析
1、知识目标
教学目标
2、情感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现代诗歌常识
(2)理解重点词语的运用
(3)初步学习象征手法的运用
情感目标:
(1)树立正确理想,体会作者感情
(2)品味生活,感悟人生
(3)学习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及所得到的启迪,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反复品读诗歌、揣摩语言。
教学难点:
(1)对诗歌中“无数座山”的理解,运用一些简单的象征手法
(2)山和海的象征意义
教法、学法
教法
1.联想教学法
2.朗读指导法
3.诱导点拨法
学法
1.朗读法
2.联想想象法
3.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程安排
1,听、读;讲授新知(即诗歌常识),大约15分钟。(重点为读)
2,讲解全文,讨论总结,大约25分钟,
3,练习巩固,大约5分钟。
重点讨论问题
(1)“在山的那边,是海”,对这个山“字,”我“小时候理解的和今天的理解有什么不同?
(2),诗人领悟妈妈所说的“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不是自然界的海,那么,什么是“信念凝成的海”?诗中有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3),为什么作者想去爬山?“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改用议论文怎么说?
(4),一座座山顶为什么诱惑着我?海潮漫湿枯干的心灵是什么意思?
板书设计
在山的那边
陈家新
山-----困难
海-----理想
无数座山------无数的困难、挫折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