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气体盘查ppt

简介 相关

截图

温室气体盘查ppt

简介

这是温室气体盘查ppt,包括了温室气体盘查背景,温室气体盘查,碳资产管理,标准介绍,化粪池,灭火器填充量法,EF取1等内容,欢迎点击下载。

温室气体盘查ppt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课件PPT类型的PowerPoint.

温室气体盘查(ISO14064) 温室气体盘查(ISO14064) 一.温室气体盘查背景 气候变化(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水文系统、海洋和淡水系统·、极端天气···) 2度临界点 不可逆转的影响 温室气体排放影响具有全球性、不可逆性,影响生存环境;而污染物排放具有区域性、可逆性,影响生活环境。 全球环境问题所具有的“全方位、大尺度、多层次、长时期”的特点使得其影响已经触及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涉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历史所罕见的,也是其它全球性问题所不可比拟的。 面对气候变化,不作为将从根本上破坏人类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生态基础。 人类必须在“未来付出更大代价”和“为长远利益而放弃部分眼前利益”之间做出选择。 政治背景 温室气体减排的压力不断增加 1、人类关于生存发展达成共识:人类生存至高无上,发展是生存基础,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质上已经演变为生存权和发展权的斗争,绿色低碳发 展是唯一出路。对人类生存环境负责已经成为普世的道德标准,发达国家迅 速行动抢占道德的制高点。 2、国际间围绕着气候变化,正在形成政治经济新格局。欧盟、日本等发 达国家制定规则和标准,在绿色工业革命中抢占先机。发达国家正在依托技 术优势,主导国际节能减排标准制定,设置新的产业壁垒,迫使发展中国家 以高昂代价进口其技术装备,限制、阻碍、剥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成果。 3、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面临巨大减排压力 。 4、世界五百强公司都将面对国际道义和资本市场双重压力。国外的股票交易市场要求所有上市的公司要在年度财政报告中披露温室气体排放量。 河南省《关于印发河南省“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建立温室气体基础统计制度;加强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重点企业直接报送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制度;加强组织领导和评价考核,建立健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评价考核体系,将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指标完成情况和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纳入各地、各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干部政绩考核体系。 温室气体盘查(ISO14064) 二.碳资产管理 首次相关国际协定,蒙特利尔议定书1987。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2及其《京都议定书》1997 附件一国家(工业化国家包括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OECD及转型中的经济体EIT) 非附件一国家(发展中国家) 附件二国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发达国家 低度发展国家(49个比较贫究国家) 观察员组织(非政府组织NGO、政府间组织IGO) 温室气体盘查(ISO14064) 京都机制(三种温室气体减排机制) 国际排放交易(ET)—附件一国家之间的碳减排额交易。强制、基于配额,主要商品:欧盟排放配额EUA 共同履约机制(JI)—附件二国家与EIT国家之间的碳交易。强制、基于项目,主要商品:排放减少单位量ERU 清洁发展机制(CDM)—由附件一国家与非附件一国家的碳减排额交易。强制、基于项目;主要商品:核证减排量CER 碳市场架构 温室气体盘查(ISO14064) 温室气体盘查(ISO14064) 温室气体盘查(ISO14064) 四.标准介绍 ISO14064.1-2006 温室气体第一部分组层次对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的量化和报告及指南 ISO14064.2-2006 温室气体第二部分项目层次上对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增加的量化、监测和报告的规范及指南 ISO14064.3-2006 温室气体第三部分温室气体声明审定与核查的规范及指南 ISO14065-2007 温室气体认证或承认的其他形式用温室气体与核查机构要求 ISO14066-2011 温室气体对于温室气体与核团队的能力要求 温室气体盘查(ISO14064) ISO 14064 :2006 包含以下三部分: ISO 14064 -1:组织层次上对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的量化与报告的规范及指南; ISO 14064 -2:项目层次上对温室气体减排或清除增加的量化、监测和报告的规范及指南; ISO 14064 -3:温室气体声明审定与核查的规范及指南。 温室气体盘查方法(ISO14064) ISO14064各部分间关系 温室气体盘查方法(ISO14064) ISO14064-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组织层次上对 GHG 排放和清除进行量化与报告的原则及要求,其中包括设计、编制、管理、报告和核查某一组织的 GHG 清单的要求。 温室气体盘查方法(ISO14064) ISO14064-1标准的作用 加强GHG量化环境一致性; 提高GHG量化、监测和报告的可信性、透明性和一致性; 为制订和实施组织GHG管理战略和规划提供帮助; 为GHG项目制订和实施提供帮助; 便于提高跟踪检查GHG减排和清除增加的绩效和进展的能力; 便于GHG减排和清除增加信用额度的签发和交易。 温室气体盘查方法(ISO14064) 标准的指导原则 相关性:选择适应目标用户需求的 GHG 源、GHG 汇、GHG 库、数据和方法 ; 完整性:包括所有相关的 GHG 排放和清除 ; 一致性:能够对有关 GHG 信息进行有意义的比较; 准确性:尽可能减少偏见和不确定性; 透明性:发布充分适用的GHG信息,使目标用户能够在合理的置信度内做出决策。 标准的指导原则—“五性” 温室气体盘查(ISO14064) 五.术语和定义 温室气体 greenhouse gas(GHG) 定义:大气层中自然存在的和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能够吸收和散发由地球表面、大气层和云层所产生的、波长在红外光谱内的辐射的气态成份。 温室气体的种类 水蒸汽H2O、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臭氧O3、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六氟化硫SF6、氢氟醚HFE、ODS(包括氯氟碳化物CFCs、氢氯氟碳化物HCFCs、哈龙)、三氟化氮NF3、全氟聚醚PFPE、间接或前驱气体。 ISO14064中规定六种温室气体属于盘查范围,进行盘查。 表2.14—怎么识别六种GHG? CO2—大气生命期50-200年,暖化潜值1。全球大气中CO2浓度已由工业化前时代的约280ppm增加到2011年的389ppm。全球总排放量29225067.9kT /年。幅射强迫1.76W/m2. CH4—大气生命期为12年,按总量的增加而增长,暖化潜值25 。全球大气CH4 浓度值从工业化前时代的约715ppb增至20世纪90年代初的1732ppb,2010年增至1870ppb 。全球排放量约为5.35亿吨/年。幅射强迫0.50W/m2. N2O—大气生命期为120年,会因总量增加而下降,暖化潜值289。全球大气中N2O浓度值已从工业化前时代的约270ppb增至2010年的323ppb。全球每年的排放量约为1470万吨。幅射强迫0.17W/m2. 表2.4 CFC-12—大气生命期为100年。虽然已经全球管制,禁用少用,但由于过去的排放,其温室效应影响位置第三位。(0.17W/m2)—ODSs CFC-11—大气生命期为45年。第五位(0.063W/m2)—ODSs HCFC-22—大气生命期为12年。第六位(0.041W/m2) —ODSs HCFC-134a—大气生命期为14年。第九位(0.0055W/m2) —ODSs SF6—大气生命期为3200年。第十一位(0.0029W/m2) 哈龙1301—大气生命期为65年,第十三位(0.001W/m2) —ODSs NF3—大气生命期为740年。 PFC-116(C2F6)—大气生命期为10000年。 PFC-14(CF4)—大气生命期为50000年。 HFC-23—2005年排放量为4.86亿吨CO2当量。 表2.4 温室气体盘查(ISO14064) 温室气体盘查(ISO14064) 温室效应: 温室气体有效吸收地球表面、大气自身和云散射的热红外辐射,并将热量俘获在地表对流层系统内,造成温度上升的现象。 温室气体活动数据: GHG排放或清除过程的测量值。如能源、燃料和电力的消耗量,提供服务的数量、冷媒的逸散量(填充量)、BOD的产生量。 温室气体源 向大气中排放 GHG 的物理单元或过程。排放、设备设施(组) 温室气体排放 在特定时间段内释放到大气中GHG总量(以质量单位计算) 温室气体汇 从大气中清除 GHG 的物理单元或过程。清除、设备设施(组) 温室气体清除 在特定时间段内从大气中清除的GHG总量(以质量单位计算) 温室气体库 生物圈、岩石圈或水圈中的物理单元或组成部分,它们有能力储存或积累GHG 汇从大气中清除的GHG,或者直接从GHG 源捕获GHG。 温室气体排放、清除因子 与GHG排放、清除相关的因子。如何转换成吨CO2当量时用到排放因子,查相关表2.14 Scope1:直接GHG排放 排放源是由该组织所拥有或所控制,如组织持有或控制的锅炉、车辆等产生的燃烧排放,空调设施等产生的逸散排放,持有或控制的工艺设备发生化学反应所产生的排放。 温室气体排放声明: 责任方所作的宣言或实际客观的陈述。可通过GHG报告或GHG项目策划的形式提供。可以针对特定时段,也可能覆盖一个时间段。表达清晰,便于核查时评价。 温室气体清单 : 组织的GHG源、汇以及GHG排放或清除(质量单位)。 温室气体报告 用来向目标用户提供有关组织或项目GHG信息的专门文件,主要解释GHG清单。可以包括GHG声明。 全球变暖潜值(GWP): 单位质量的某种GHG在给定时段内辐射强度的影响与等量CO2辐射强度影响相关的系数。 表2.14,IPCC气候变化评估报告100-yr(2007年第4次,最新) CO2当量(CO2e) : 在辐射强度上与某种GHG质量相当的CO2的量。CO2当量等于给定气体的质量乘以它的GWP。(其它五种GHG,CH4、N2O、HCFs、CFCs、SF6转化为CO2e) 基准年: 用来将不同时期GHG排放或清除,以及其他相关GHG信息进行参照比较的特定历史时段。基准年可以是一个特定的时期如一年,也可以是若干年的平均值。国外按基准年收碳税,按基准年配额。 责任方: 有责任提供GHG声明和有关GHG信息的组织、项目代表或个人。也可以是雇佣审定机构或核查机构的一方。审定机构可以由责任方或委托方或其也有关方雇佣。 目标用户: 依据GHG信息报告进行决策的个人或组织。可以是委托方、责任方、GHG项目管理者、执法部门、金融机构或其它受影响的利益相关方。总部、本油田,使用报告一方 委托方: 要求进行审定或核查的组织。可以是责任方、GHG项目管理者或其他利益相关方。不一定是所要核查的组织。比如集团委托核下级子公司。 直接行动 : 由组织实施的,旨在减少或防止 GHG排放,或增加GHG清除的具体活动或主动行为,但未按GHG项目来组织。如:提高能效、植树造林、工艺改进等。 保证等级: 目标用户要求审定或核查达到的保证程度。从而确定是 否存在实质性偏差、遗漏或错误解释。保证等级分两级:合理保证等级,有限保证等级。 实质性: 由一个或若干个累积的错误、遗漏或错误解释,可能对GHG声明或目标用户的决策造成影响的情况。凡影响目标用户得出正确结论的信息通常被认为具有“实质性”。 实质性偏差 : GHG声明中可能影响目标用户决策的一个或若干个累积的实际错误、遗漏和错误解释。通常不大于5%,目标用户可以自定。 核查: 根据约定的核查准则对GHG声明进行系统、独立的评价,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核查员(或核查机构): 负责进行核查并报告其过程的具备相关能力的独立人员。 不确定性: 与量化结果相关的表征数值偏差的参数。通常不大于5%。 六.GHG盘查工作流程 定性盘查-边界设定 组织: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公司、集团公司、商行、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社团或其结合体、或上述单位中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一部分。无论其是否具有法人资格、公营或私营。 组织边界:可能由一个或多个设施组成,设施层次上的 GHG 排放或清除可能发生在一个或多个GHG 源或汇。主要依据盘查目的进行组织边界范围设定,可为整体组。组织在设施层次上对GHG进行盘查,设施的范围即形成组织的边界。 设施:属于某一地理边界、组织单元或生产过程中的,移动的或固定的一个装置、一组装置或生产过程。 比如抽油机(电动机、电加热器)、加热炉、锅炉、注水泵机组、柴油机、柴油发电机、中央空调、车辆、草坪机、修井机、灭火哭、高压开关、热泵、天然气炉灶。 注1:对组织的GHG排放或清除的计算,是将设施的GHG源和汇量化后再进行累加。 注2:GHG源和GHG汇是可以互相转换的,某一个时期的汇在另一个时期可能变成源,反之亦然。比如CO2驱油 组织边界设定原则:可由组织依据盘查需求自行决定!! 有关组织边界的思考! 1、组织边界与地理边界的关系? 2、是否一定要将公司控制下的所有设施都划入到组织边界内进行GHG盘查? 组织边界展示: 以组织图呈现 组织边界展示:平面图(常选方式) 组织边界设定步骤: 直接 GHG 排放和清除 组织应对组织边界内设施的直接 GHG 排放予以量化。 组织宜对组织边界内设施的 GHG 清除予以量化。 组织生产、输出或配送的电力、热和蒸汽所产生的直接 GHG 排放可单独报告,但不应从组织的直接 GHG 排放总量中扣除。 注:“输出”是指有组织向其边界外的用户供应的电力、热或蒸汽 生物质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应单独计算。 识别未涵盖项目和排除项目 地理范围内非组织所有应予以清除。如:A厂内汽电共生厂不属于A厂所有或控制,需排除并注明。 联合站内的交接计量点采油厂需排除, (油气储运管理处、天然气产销厂应考虑) 。 外购电力转供外单位,需要排除并注明。比如采油厂转供社区。 单位职工宿舍,委托管理。需要排除并注明 生物质燃烧需排除,但需单独计算并说明 单位食堂外租,电力由工厂付费(需看合同条款)如果经营者有完全经营权则排除。(营运权法) 识别未涵盖项目和排除项目 租用车辆(需看合同条款),如果租车公司提供车辆和司机交由工厂全权控制?如果租车公司全权控制?(营运权法) 合同能源管理(需看合同条款) (营运权法) 租赁设备(需看合同条款) (营运权法) A厂宿舍于厂区外,需纳入。 外部项目、国外项目需纳入 钻井过程天然气泄露(量化在技术上不可行)可排除。第一年度能量化的一定量化。 甲供柴油,需纳入。 内蒙采油事业部统计化粪池时,应将采油四厂、采油五厂人数统计进来,四厂、五厂应将相应人员扣除。 案例 A厂配备两台柴油发电机。发电机除了保A厂供电外,还提供多余电力供给隔壁的B厂使用,并收取B厂一定费用。试问A厂计算柴油发电机这一排放源时,是否应将发给B厂的电折算成二氧化碳排放,并从A厂的总排放量中减掉,你是盘查人员你会怎么做? 组织边界(A?B?A+B?) 汇总方法(财务控制权?、营运控制权?) 运行边界 1、确定运行边界 组织应确定运行边界并形成文件。 确定运行边界包括识别与组织的运行有关的 GHG 排放和清除,按直接排放、能源间接排放和其他间接排放进行分类。 其中包括选择哪些须要量化与报告的其他间接排放。 如果运行边界发生变化时,组织应做出解释。 地理范围内非组织所有应 予以清除。 组织与运营边界关系 设施层次GHG排放或清除的汇总方法 1、基于股权比例: 组织依比例负责特定设施之温室气体排放量与/或移除量,即 -公司依照各事业体所持有的股权比例(所有权),来认列其温室气体排放数据。 2、基于控制权: (1) 财务控制权:拥有一组织的过半数的风险和资产所有权报酬者; 共同财务控制按股权比例。 (2) 运营控制权:一家公司或其子公司享有提出和执行一项业务的运营政策的完全权利,这家公司便对这项业务享有运营控制权。 本次盘查采用营运控制权法确定,组织边界为油田具有营运控制权的有温室气体排放的所有单位。 汇总方法设定的重要性 1、避免遗漏掉设施的排放和清除; 2、避免不同报告方将共同控制的设施进行重复计算; 3、有利于母公司自下而上汇总GHG排放量。 注意事项: (1)应用控制权与股权比例法,汇总设施层级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与移除量至组织层级。 (2)组织内设施及温室气体排放源、汇应采用一致性方法。当一设施处于若干个组织的控制之下时,这些组织须采用相同的汇总方法;一个集团下属若干子公司应使用一致方法。各事业体需采用一致性方法。 (3)组织对于所应用的汇总方法,应予以文件化;清册及报告中应清楚表明组织边界所涵盖范围及所使用方法。 (4)组织对于所选定的汇总方法的任何改变,应予以解释; (5)组织边界地理范围中若涵盖其它设施非属组织所有,应清楚注明并加以排除;地理范围外有属于组织所有,同样应加以注明与说明; (6)若报告公司所有相关业务都是自有,无论选择哪种方法,组织边界都一样; (7)对于合资事业,不同汇总方法,将会产生不同结果; 案例: 温室气体盘查(ISO14064) 温室气体盘查(ISO14064) 温室气体盘查(ISO14064) 温室气体盘查(ISO14064) 定性盘查—查找识别排放源和汇 (1)组织应识别对直接GHG排放其作用的GHG源,并形成文件。 (2)如果组织对GHG的清除进行量化,则应识别对其GHG清除起作用的汇,并形成文件。 (3)组织宜对输入电力、热、或蒸汽的供应商分别形成文件。 能源间接排放 (4)如果组织对其他间接GHG排放进行量化,宜分别识别对这些间接GHG排放起作用的GHG源,并分别形成文件。 (5)组织应适时将所识别的GHG源和汇加以分类。 (6)对源和汇的识别和分类的详细程度宜与所采用的量化方法学相一致。 温室气体盘查(ISO14064) GHG 的免除的条件(以5%为宜)第一年度能量化的一定要量化 对 GHG 排放或清除作用不明显;(数量很小) 对其量化在技术上不可行;现在工艺条件和技术条件下数据不能获取 (如钻井天然气泄露) 或成本高而收效不明显; 对于在量化中所排除的具体 GHG 源或汇,组织应说明排除的理由。免除声明 温室气体盘查(ISO14064) 直接排放源划分 (1)固定排放源(固定燃烧源):来自固定排放源的燃料燃烧。 排放源(设备设施):如锅炉(包括活动注气锅炉内蒙)、加热炉、热水罐、热水炉、柴油发电机、燃油中央空调、天然气发动机、消防用柴油泵、食堂用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炉灶、废气焚烧产生的CO2、废液焚烧产生的CO2、柴油钻机、抓管机、沥青搅拌机、油气混烧泵等; 燃料:如汽油、柴油、原煤、液化气、原油、煤油、乙烷、炼厂干气、固体石蜡、石油溶剂、沥青、页岩油、润滑剂等 产生的温室气体:主要考虑CO2、CH4、N2O三种。 表2.2能源工业固定燃烧缺省排放因子 定性盘查—查找识别排放源 直接排放源划分 (2)移动排放源:来自公司自有/控制的移动排放源的燃料燃烧。细分为道路运输和非道路运输。 排放源(设备设施):如运输车辆、测井车辆、物探车辆、录井车辆、随车吊、铰车、锅炉车、吊车、叉车、铲车、火车(自用)、轮船、汽(柴)油割草机、挖掘机、拖拉机、柴油修井机、推土机、压路机等; 燃料: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煤油、润滑油、压缩天然气、液化天然气、乙醇等。 产生的温室气体:主要考虑CO2、CH4、N2O三种。 表3.2.1、3.2.2、表3.3.1 定性盘查—查找识别排放源 直接排放源划分 (3)逸散排放源:不是人为操作造成的、无意识排放。 排放源(设备设施) :不同设备零部件之间泄漏造成的排放、天然气运输过程中CH4排放、冷媒空调机组制冷剂(HFCS)泄漏、汽车空调制冷剂泄露、采用压缩机制冷的饮水机、冷干机、CO2灭火器、以CO2为推进剂的防锈油、SF6高压开关、化粪池、污水处理厂、七氟丙烷灭火系统(FM200)(IT机房)等;设备防腐刷漆?(汽油)不属于逸散排放源 产生的温室气体: 空调、冷干机、七氟丙烷灭火系统—HFCS(表2.14) CO2灭火器、以CO2为推进剂的防锈油—CO2、 化粪池、污水处理厂—CH4、 SF6高压开关—SF6 ISO14064-1标准内容介绍 3、直接排放源划分 (4)制程排放源:生产过程中正常操作造成的排放或来自化学品和原料的生产或加工,制程排放受人的操作行为控制。如生产水泥、铝、氨 以及处理废物、乙炔焊接等。油田钻井、修井、试井、测试、化学泵入、管线穿孔、设备维修时减压等造成的排放、若干化学反应。 产生的温室气体:乙炔焊接—CO2、 油田钻井、采油套管气、修井、试井、测试、管线穿孔—CH4 设备维修时减压?(炼油厂、普光、天然气处理厂) 化学反应—CO2(Ca2CO3+2H Na2+CO2+H2O; 水泥行业CaCO3 CaO+CO2; BC干粉灭火器2NaHCO3 Na2CO3+CO2+H2O) ISO14064-1标准内容介绍 4、能源间接 GHG 排放 (间接产生温室气体) 组织应对其消耗的外部输入的电力,热力或蒸汽的生产所产生的间接GHG排放予以量化。 5、其他间接GHG排放(本次不盘查) 组织还应根据GHG方案的要求、内部报告的需求或GHG清单的预定用途对间接GHG排放进行量化。 注:可能产生其他间接GHG排放的组织活动的示例见附录B 物流外包、工厂电力使用等 ISO14064-1标准内容介绍 6、生物质燃料 燃烧生物质燃料的CO2排放量 IPCC已声明生质燃烧排放量不会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 由生质燃烧之二氧化碳排放应予以分别量化 IPCC所列举的生质燃料清单如下: 木料与木质废弃物 、木炭 、粪便、农作物残渣和质废弃物、 蔗渣 、生物质酒精、黑液 、掩埋场废气、污泥废气、都市与工业废弃物(其中有机物来自生物体)。 ISO14064-1标准内容介绍 定量盘查—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的量化 1、量化步骤:组织应按照下列步骤对其边界内的GHG排放和清除予以量化,并形成文件。 量化原则 组织应对组织边界内设施的直接 GHG 排放予以量化。 组织宜对组织边界内设施的 GHG 清除予以量化。 组织生产、输出或配送的电力、热和蒸汽所产生的间接 GHG 排放可单独报告,但不应从组织的直接 GHG 排放总量中扣除。 注:“输出”是指有组织向其边界外的用户供应的电力、热或蒸汽 生物质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应单独计算。 温室气体盘查(ISO14064) 选择量化方法学 组织应选择和使用能合理将不确定性降至最低,并能得到准确、一致、可再现的结果的量化方法学。 方法学来源: (1)IPCC国家清册指南; (2)世界工商理事会及世界资源研究所提供的方法学; (3)行业协会提供的方法学; (4)与制程相关的方法学; (5)与设备相关的方法学; (6)其它。 选择和收集GHG活动数据 选择和收集与选定的量化方法学相一致的GHG活动数据。 (1)若排放源有不同来源的活动数据时,应尽量收集齐全所有数据; (2)若排放源同时支配着多项活动,这些活动的排放可以集中计算。比如:钻井用柴油发电机,同时供多种负荷设备。 选择或确定GHG排放或清除因子 (1)确定GHG类型; (2)选择对应的排放或清除因子。应有可靠来源、适用于这种GHG、具有时效性、准确可再现、与预期用途相一致; (3)对选择或确定做出解释; (4)对先前使用的排放或清除因子的任何变化做出解释。 GHG排放或清除的计算 GHG排放量= ∑in(ADi ×EFi×GWPi) ADi ———活动数据 EFi———排放因子 GWPi——全球增温潜值 GWP查表2.14 EF需根据排放源类型查表2.2、3.2.1、3.2.2、3.3.1、7.9、6.3、6.2 A、直接GHG排放: (1)固定燃烧源量化方法 此类排放源只考虑CO2、CH4、N20排放。 GHG排放量= ∑in(ADi ×EFi×GWPi) EF=缺省EF ×燃料低位发热量 (原始EF查表2.2,热值查表各种能源折标参考系数表、GWP查表2.14,) 案例:医院应急发电机消耗了10吨柴油。 注意:表中的缺省EF单位均为 kG/TJ 1TJ=1012J=109kJ 2、、2、 (2)移动燃烧源量化方法 主要为车辆燃料燃烧产生的GHG,只考虑CO2、CH4、N20排放。IPCC对移动源提供了与固定源不同的原始排放因子。其量化方法与固定源量化方法一致。(原始EF查表3.2.1和表3.2.2-道路、表3.3.1-非道路;GWP查表2.14,热值查表各种能源折标参考系数表) 以道路移动燃烧源为例: (3)化粪池CH4排放量化方法 活动数据TOW=P×BOD ×0.001 ×I × D P——盘查周期下组织的人数;总人数 BOD——人均产生量,单位, g/人/天。 BOD查表6.4,IPCC 规定亚洲为40 g/人/天; D——盘查周期下组织的天数——8小时工作制要折算到24小时/天 I—为排入下水道的附加工业BOD修正因子。收集的缺省值是1.25,未收集的缺省值是1.00。取1.00 0.001——从gBOD到kgBOD的换算。 GHG排放量=TOW ×EF×GWP EF=Bo×MCF 通常排放因子EF取0.3kgCH4/kgBOD (4)工业废水排放量化方法 工业废水处理工艺一般分为:化学处理或生物处理。化学处理需考虑进入废水的物质是什么,参与反应是否有需盘查的GHG产生。? 生物处理主要关注厌氧过程, IPCC 规定在缺省值情况下, Bo=0.6kgCH4/kgBOD+0.25kgCH4/kgCOD EF=Bo ×MCF MCF取0.5 加权法 活动数据为实际测量的BOD(生化需氧量)、COD(化学需氧量)去除量。 (5)制冷剂排放量化方法 制冷剂常见于空调、冷柜、冰箱、热泵、冰水机、干燥机、饮水机、工业冷却器等要求低温和除湿的设备上。主要为逸散排放,排放气体为HFC(考虑),但有的制冷剂是破坏臭氧层物质及PFC(不用考虑)。其量化方法有: 一是填充量法。认为重新补充到设备的量就是逸散掉的量,如果重新填充R134a10kg,则认为排放了10kg的R134a,排放系数为1,进行量化可得到:10×1×1430kgCO2e=14300kgCO2e; 二是平均逸散法。希望找到一个平均逸散率,然后根据填充量和年平均逸散率求得每年的平均逸散量。 (5)制冷剂排放量化方法 案例:如空调冷媒为R134a,铭牌给出的重量为130g,求其温室气体排放量。 GHG排放量= ∑in(ADi ×EFi×GWPi) 活动数据:AD=0.13kg 排放因子:查表7.9 (小+大)/2 全球暖化潜值:查表2.14 注:混合冷媒的GWP按构成比例加权平均。如:R407C工质由HFC-32 、HFC-125、HFC-134a按23/25/52组成。(查表7.8、2.14) 其GWP=675×23%+3500×25%+1430×52%=1774 (6)SF6高压开关排放量化方法 高压断路器设备可能会采用SF6作灭弧气体,虽然密封性好,但SF6还是会逸散,对其量化可采用填充量法和逸散量法。 活动数据为设备名牌或说明书提供数据,排放系数也首先从设备说明书中获得,若采用逸散法,一般选取1%。量化方法与制冷剂相同。 (7)灭火器排放量化方法 一般涉及温室气体排放的灭火器为CO2灭火器、及FM200灭火系统(七氟丙烷灭火系统,代号为HFC-227ea)。量化方法与制冷剂相同。若采用逸散法,便携式灭火器一般选取2-6%;灭火系统1-3%。 注:对同一种 排放源,两种方法只能选 一种。 (8)化学反应排放量化方法(按分子量推导) 碳酸钙CaCO3 →CO2+CaO; 100 44 →0.44 乙炔2C2H2+5O2 → 4CO2+2H2O 2*26 4*44 →3.3846 丁烷C4H10+2O2→4CO2+2H2O 58 156 →3.03 一个40升的乙炔的气瓶,最大充装乙炔6.8公斤。 (9)气瓶推进气体排放量化方法 某些气瓶的推进用气体如除锈剂WD-40的推进气体是CO2。量化方法是找出物质安全资料表中CO2的比例,再用除锈剂净含量与CO2比例得到CO2排放量。 逸散排放是充填物本身是温室气体,不是燃烧过程释放的、也不是化学反应过程释放的,只是物理变化。 B、能源间接GHG排放: (1)电力排放量化方法 电力排放可能是公司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 其活动数据可以自每月电费单。抄表时间为25对25号,核查期是2012.1.1~2012.12.31,年初年末需调整。年初取2010.12.25~2011.1.25一个月的抄表电量A,再用A/31*25计算2011.1.1~2011.1.25这25天的电量,同样年末也按此法调整。 电力排放因子取自发改委每年公布的《201X年区域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 本次盘查选择用2011年的排放因子 B、能源间接GHG排放: (2)热力排放量化方法 来自于外部输入到组织内使用的蒸汽及其它形式的热介质,油田供热介质是热水。 方法一:黄河北各前线社区单位和黄河南各单位 活动数据:单位供热面积(万平方米) 平均热力排放因子EF:(吨CO2e/万平方米.采暖季,供热管理处、四社区、六社区分区域计算,提供给各单位) 排放因子EF的计算:按固定燃烧源计算出一年的GHG排放量/区域供热面积 GHG间接排放量=AD×EF 方法二:各单位活动数据为消耗的热力。 活动数据—热力(GJ)=供热面积×单位供热面积供热量(计量完善的情况下按计量数据) 单位供热面积供热量为0.34GJ/(平方米.采暖季) 供暖系统排放因子EF: [tCO2e/GJ.采暖季)]供热管理处、四社区、六社区分区域计算,提供给各单位) 排放因子EF的计算:按固定燃烧源计算出 一年的GHG排放量/供热量 GHG间接排放量=AD×EF B、能源间接GHG排放: (2)热力排放量化方法 对于总部基地各单位,由于情况比较复杂,有一部分来自热电厂的热力,也有供热自已烧的锅炉供热,两种热源经常切换,不能明确区分各自供热区域。因此,由供热管理处负责计算综合热力排放因子,提供给总部基地各单位。 —热电联供的则需要供应商提供供热煤耗(kg *煤/GJ)、供电煤耗( kg *煤/MWh)、全年产出热力和发电量,算出热电厂全年煤的消耗量,再根据煤种类型、煤的热值,算出全年排放CO2e,然后按煤的固定源燃烧算出温室气体排放量(tCO2e),再除以热电厂总的产热量,算出热电厂热力排放因子tCO2e/GJ。 B、能源间接GHG排放: (2)热力排放量化方法 对于总部基地各单位,由于情况比较复杂,有一部分来自热电厂的热力,也有供热自已烧的锅炉供热,两种热源经常切换,不能明确区分各自供热区域。因此,由供热管理处负责计算综合热力排放因子,提供给总部基地各单位。 —自已烧的锅炉,按固定燃烧源计算排放量,然出根据产热,计算出热力排放因子。 用加权平均法算出tCO2e/GJ) ,再用单位供热面积供热量0.034GJ/平方米.采暖季,推算出tCO2e/万平方米.采暖季) B、能源间接GHG排放: (2)热力排放量化方法 四、六社区不用考虑热力间接排放,只需考虑固定源锅炉的温室气体排放 供热管理处需考虑两部分,一是固定源锅炉的温室气体排放 ;二是外购热力的间接排放。 8、GHG清单组成 组织应分别按设施层次和组织层次将下列内容形成文件: (1)每种GHG的直接排放; (2)GHG清单; (3)间接能源的GHG排放; (4)其它间接GHG排放; (5)生物质燃烧产生的直接排放。 9、不确定性的评估和减少 把得分分成五级,级别愈高数据质量越好。 1级≥5.0;2级4.0-5.0;3级3.0-4.0;4级2.0-3.0;5级<2.0 六、GHG盘查报告 1、 GHG报告的内容 (1)组织的描述:组织名称、行业种类、营业范围; (2)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名称、电话; (3)报告排放量覆盖时间; (4)组织边界的文件:设施及地址,汇总方法——从股权比例、财务控制、营运控制任选一种; (5)每种直接GHG排放,以tCO2 e报告; (9)输入电力、热力、或蒸汽所产生能源间接排放量以tCO2 e单独予以量化报告; (10)基准年的选择和基准年的盘查; (11)解释基准年和其它的历史性数据的变化和重新计算; (12)量化方法学的依据和描述,包括选择的原因。优先选用质量平衡法; (13)方法学改变的解释。如是第一次,请注明不适用,这是第一次; (14)排放或清除因子的依据和文件; (15)不确定性对排放和清除数据精确度的冲击; (16)声明报告是按ISO14064制作的; (17)盘查、报告或声明是否得到核查的声明。 七、GHG核查 1、组织在核查中的角色; 2、核查要求:人员要求,依据标准,核查原则,检查过程,检查发现点。 3、核查员在核查中提出发现点,包括: CAR:纠正措施要求。必须在取得注册推荐前完善; NIR:新信息要求。需要澄清的和需要提供进一步资料的; FAR:进一步行动要求,即建议。在核查报告上使用。 一般如果有三个以上CAR,要考虑是否延期报告。 八、课程小结 碳盘查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五点:边、源、量、报、查。 边:设立组织和营运边界 组织边界区分有(a)控制权法;(b)股权持分法。 运营边界将温室气体排放与移除分类为直接排放、能源间接排放以及其他间接排放。 源:鉴别排放源 直接排放源分为四大类:固定燃烧排放、移动燃烧排放、制程排放以及逸散排放。 量:量化碳排放 常用方法有:直接测量法、质量平衡法、排放系数法。   温室气体排放量= 活动数据×排放系数 报:创建碳排放清单报告   根据ISO-14064要求,生成企业碳排放清单电子和书面报告。 查:内、外部核查 外部核查由第三方机构进行核查。 厂内自备锅炉所用煤的燃烧,外购蒸汽所用煤的燃烧; 厂内自备柴油发电机所用的柴油燃烧,空调中制冷剂的释放; 厂区内化粪池中释放甲烷气体,石灰煅烧过程中释放二氧化碳; 厂内班车所消耗的汽油燃烧,职工私家车所消耗的汽油的燃烧; 食堂中所消耗天然气的燃烧,源厂区外购电力所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能源排放; 厂区内污水处理厂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笑气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逸散。 先确定设施的股权是否是组织边界范围内 排放源是否组织控制范围内==直接排放。 不在组织控制范围内==其他间接排放,或能源间接排放(特指外部输入电力、热力和蒸汽) 排放源识别的范例==EPTF分类 排放源识别范例(续) 如果你是公司的管理者,你如何盘查该公司的温室气体排放? 组织边界 运营边界 排放源识别 量化 排放源识别 范畴1(固定源燃烧、移动源燃烧、逸散、制程) 固定源燃烧:煤、天然气 移动源燃烧(道路):柴油 逸散:化粪池、 冷媒(R22、R12、R134a) 灭火系统(BCF哈龙1211、FM200) 高压开关(SF6) 制程:无(CaCO3) 范畴2 电力 蒸汽 量化 范畴1 固定源 煤是无烟煤 化粪池 TOW=TOW=P×BOD ×0.001 ×I×D =1250×40×0.001×1×250+750×40×0.001×1×250×8/24 =15000kgBOD/年 冷媒 R134 a 填充量法,EF取1 灭火器 填充量法,EF取1 范畴2 电 华中电网 蒸汽Spv红软基地

展开

同类推荐

热门PPT

相关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