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肺结核并发气胸ppt,包括了概述,气胸对机体的影响,气胸的分类,创伤性气胸,自发性气胸,继发性自发性气胸,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气等内容,欢迎点击下载。
肺结核并发气胸ppt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课件PPT类型的PowerPoint.
气 胸LgL红软基地
气胸对机体的影响
发生气胸后,胸腔内压力升高,
胸内负压变为正压,压缩肺,致
使静脉回心血流受阻,产生程度
不同的心、肺功能障碍。
气胸的分类
分类一:病因
人工气胸
创伤性气胸
自发性气胸
创伤性气胸
可分成外伤性和医源性,前者是由于胸部刺伤、
挫伤、肋骨骨折等直接或间接胸壁损伤所致,
后者由诊断及治疗所进行的各种手术、穿刺等
操作引起。
自发性气胸
是在无外伤或人为因素情况下,肺组织
及脏层胸膜自发破裂,空气进人胸膜腔
而自发引起的气胸。分为继发性自发性
气胸和原发性自发性气胸。
继发性自发性气胸
1、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3、肺癌(lung cancer)
4、肺脓肿(pulmonary abscess)
5、尘肺
6、胸膜上异位子宫内膜(月经性气胸)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气
1、常规X线检查,肺部无显著病变,胸膜下(多在肺尖)
可有肺大疱(pleura bleb),破裂形成特发性气胸。
2、多见瘦高体型的男性青壮年。
3、胸膜下肺大疱的原因,可能与非特异性瘢痕或弹性纤维先
天性发育不良有关。
特殊的:
脏层胸膜或胸膜粘连带撕裂,血管破裂可形成自发性血气
胸。
常见诱因
航空、潜水作业无适当防护措施时,从高压环境突然进入低压环境;
持续人工正压呼吸加压过高时;
抬举重物用力过猛,剧咳、屏气、大笑。
气胸的分类
分类二:临床类型(clinical types)
闭合性气胸
开放性气胸
张力性气胸
气胸的分类
闭合性(单纯性)气胸
胸膜破裂口较小,
随肺萎陷而关闭,空、
气不再继续进入胸膜腔。
抽气后,压力下降
而不复升,胸腔内残
余气体将自行吸收,
胸腔即可维持负压,
肺随之复张。
闭合性(单纯性)气胸机制
张力性(高压性)气胸
破口呈单向活瓣或活塞作用。吸气时胸廓扩大,胸腔内压变小;呼气时胸内压升高,压迫活瓣使之关闭。胸腔内压持续增高,使肺脏受压,纵隔向健侧移位,影响心脏、血液回流。
胸腔内压超过10 cmH2O,甚至高达20cmH2O,抽气后胸内压下降,但又迅速复升。需紧急抢救处理。
破口较大或因两层胸膜间有粘连或牵拉,
使破口持续开启,吸气或呼气时,空气自由进出胸膜腔。
胸腔内测压在0上下波动,抽气后观察
数分钟,压力维持不变。
临床表现
1、诱因(inducement):持重物、屏气、剧烈体力活动,偶有睡眠中突发气胸者。
2、症状(symptom):突感一侧胸痛、气促、憋气,可有咳嗽,但痰少。小量闭合性气胸通常先有气促,数小时后渐平稳。如积气量大或原有较严重的慢性肺疾病者,患者不能平卧,或健侧卧位。
3、张力性气胸(tension pneumothorax)迅速出现严重呼吸循环障碍,患者表情紧张、胸闷、挣扎坐起、烦躁不安、发绀、冷汗、脉速、虚脱、心律失常、奇脉、甚至意识不清、呼吸衰竭。
4、原有严重哮喘或肺气肿基础上并发气胸时,胸闷及呼吸困难无明显改变,必须和原先症状仔细对比,可作胸部X线检查鉴别。
临床表现
体征
望诊:气管向健侧移位、患侧胸部隆起、
呼吸运动减弱;
触诊:触觉语颤减弱;
叩诊:过清音或鼓音。右侧气胸肝浊音界
下降;
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液气胸时可闻
及胸内振水声。
临床表现
体征
望诊:气管向健侧移位、患侧胸部隆起、
呼吸运动减弱;
触诊:触觉语颤减弱;
叩诊:过清音或鼓音。右侧气胸肝浊音界
下降;
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液气胸时可闻
及胸内振水声。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X线胸片--诊断气胸的重要方法
外伤后大量气胸
治疗
保守治疗
1、症状轻、小量闭合性气胸(<20%),7--10天内可吸收。密切监测病情变化,气胸发生后24--48小时内有可能症状加重。
2、严格卧床休息,酌情予镇静、镇痛药物。
3、吸氧(<40%浓度)。
4、基础疾病治疗。
治疗
二、排气疗法
症状重、气胸量大(肺压缩大于20%)的闭合性气胸;交通
性、张力性气胸。
胸腔穿刺测压抽气:闭合性气胸,积气量>20%,可每日或隔日抽气一次,<1000ml/次,直至肺大部分吸收,余下积气自行吸收。
闭式引流:张力性、交通性气胸。
负压吸引引流:经闭式引流后未能使胸膜破口愈合,肺持久不能复张。
胸腔穿刺术
胸腔穿刺术
胸腔穿刺术
注意事项:1.应避免在第9肋间以下穿刺,以免损伤腹腔脏器2.注意抽气、抽液的速度,抽液量第一次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1000ml左右,预防复张性肺水肿的发生
拔管:未见冒出气泡1--2天后,患者不感到憋气,听诊呼吸音恢复,经透视或胸片肺已全部复张,可拔管。
如无气泡冒出,患者症状缓解不明显,应考虑为导管不通畅,或部分滑出胸膜腔,需及时更换导管或其他处理。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保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
体位
妥善固定
保持引流通畅
注意观察并记录
拔管指征及拔管后观察
脱管处理
健康宣教
体位
术后常置病人予半卧位,以利呼吸和引流
鼓励病人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运动,利于积液排除,恢复胸膜腔负压,使肺扩张
妥善固定
将留有足够长度的引流管固定在床缘上
病人下床活动时,引流瓶位置应低于膝关节,并保持密闭
搬运病人前,双钳夹闭引流管,将引流瓶放在病床上以利搬运
保持引流通畅
水封瓶液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cm
定时挤压引流管,30-60min 1 次
避免引流管受压、折曲、阻塞、滑脱
观察记录
观察水柱波动范围
观察并准确记录引流液量、颜色、性状
隔日更换水封瓶并做好标记
引流观察
几种常见的异常水柱波动分析
水柱与水平面静止不动:提示水柱上的管腔有漏气,使之与大气相通或管道打折、受压
水柱在水平面上静止不动:多提示肺已复张,胸腔内负压建立
水柱在水平面下静止不动:提示胸腔内正压,有气胸
水柱波动过大:超过6~10cmH2O,提示肺不张或残腔大
深呼吸或咳嗽时水封瓶内出现气泡:提示有气胸或残腔内积气多
48-72h后引流液明显减少且颜色变淡,24h引流液小于50ml,脓液小于10ml
X线检查肺膨胀良好、无漏气,观察24小时
听诊呼吸音恢复
病人无呼吸困难
拔管后观察
观察病人有无胸憋、呼吸困难、切口漏气、渗液、出血、皮下气肿等症状
仔细交接班
向病人及家属做好宣教,若有不适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脱管处理
1.水封瓶损坏或连接处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