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溶栓治疗ppt

简介 相关

截图

心梗溶栓治疗ppt

简介

这是心梗溶栓治疗ppt,包括了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最主要的致死原因,中国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逐年上升,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病理基础等内容,欢迎点击下载。

心梗溶栓治疗ppt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课件PPT类型的PowerPoint.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X5b红软基地
河南省人民医院X5b红软基地
李  兵X5b红软基地
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最主要的致死原因X5b红软基地
中国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逐年上升X5b红软基地
  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病理基础X5b红软基地
第一部分X5b红软基地
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理生理学X5b红软基地
心肌梗死前斑块的狭窄程度X5b红软基地
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理生理基础:血栓形成X5b红软基地
血栓形成—类似生理止血过程X5b红软基地
1. 血管壁损伤,血管收缩,X5b红软基地
     减少受损处的血流,是血管受损的第一反应X5b红软基地
2.  血小板血栓(白色血栓)形成X5b红软基地
     对血管进行机械性填补,使出血暂时停止X5b红软基地
3.  凝血血栓(红色血栓)形成X5b红软基地
     凝血过程是将可溶的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将松散的血小板血栓转变成坚固的凝血血栓。X5b红软基地
激活的血小板是ACS中血栓形成的核心X5b红软基地
血小板经过3个步骤,促使血栓形成X5b红软基地
粘附X5b红软基地
激活X5b红软基地
聚集X5b红软基地
血小板血栓(白色血栓)的形成X5b红软基地
血小板粘附—血小板聚集—血小板血栓X5b红软基地
粘附:血管内膜损伤—胶元纤维,vWF因子等配体暴露+血小板膜糖蛋白Ib受体—血小板粘附于损伤表面X5b红软基地
聚集:血小板聚集剂与血小板膜相应受体结合后,血小板膜糖蛋白IIb/IIIa受体表达增加,空间构型改变,与纤维蛋白原等配体的亲和力增强,血小板之间借配体连接起来,形成聚集。X5b红软基地
血小板聚集剂:5-HF  ADP 凝血酶 TXA2  NE等X5b红软基地
其它引起血小板聚集的因素:血管加压素,纤溶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链激酶,高切变率等X5b红软基地
配体:纤维蛋白原 vWF因子 纤维连接蛋白等X5b红软基地
凝血血栓(红色血栓)的形成X5b红软基地
1.  凝血活酶的生成X5b红软基地
2.  在凝血活酶作用下,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X5b红软基地
3.  在凝血酶作用下,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X5b红软基地
4.  纤维蛋白溶解(溶栓)X5b红软基地
第二部分X5b红软基地
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X5b红软基地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新模式:X5b红软基地
冠心病心肌梗死的诊断发生了革命性变迁:X5b红软基地
     1.从“3:2模式”发展为“1+1模式”X5b红软基地
     2.从Q波与非Q波心梗发展到ST段抬高和非ST段抬高X5b红软基地
     3.急性期诊断的分期更加细化X5b红软基地
     4.心电图对罪犯血管定位的能力已大大提高(一级分支)X5b红软基地
     5.前兆心梗的心电图表现与特征正在开发和研究X5b红软基地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新模式X5b红软基地
1.缺血性胸痛的病史X5b红软基地
2.心肌缺血及坏死的心电图动态演变X5b红软基地
3.心肌坏死的血清心肌生化标志物浓度的动态改变X5b红软基地
三条中两条符合急性心梗诊断成立X5b红软基地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新模式X5b红软基地
第一个1:X5b红软基地
   有典型的心肌坏死标记物(TnI,TnT或CK-MB)的升高回落X5b红软基地
第二个1:X5b红软基地
         下述4条中1条存在时X5b红软基地
         ① 心肌缺血的症状X5b红软基地
         ② 冠脉介入治疗术后X5b红软基地
         ③ ST段抬高或压低X5b红软基地
         ④ 出现病理性Q波X5b红软基地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新模式X5b红软基地
心梗诊断新模式:提高了心肌标志物在心梗诊断中的地位,  X5b红软基地
                  但不意味着心电图诊断作用的下降。X5b红软基地
     应当充分认识:心肌坏死生化标志物诊断作用有局限性,   X5b红软基地
                  其仅在急性心梗发生后一段时间升高X5b红软基地
                 (2-3h至7-14d),但心电图与其相反。X5b红软基地
除此,心电图诊断心梗尚有以下优势X5b红软基地
   (1)心电图改变出现较早,利于心梗更早期诊断及干预X5b红软基地
   (2)不仅定性,而且定位X5b红软基地
   (3)不仅诊断,还能分期X5b红软基地
   (4)尚有预后判断价值X5b红软基地
第三部分X5b红软基地
急性心肌梗死的再灌注策略X5b红软基地
现状X5b红软基地
中国每年有60万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其中仅2万人接受了急诊介入治疗,9万人(15.4%)接受了静脉溶栓治疗。X5b红软基地
在众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中,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救治流程的不畅、不规范和不合理是关键所在。X5b红软基地
AMI再灌注治疗策略X5b红软基地
尽早X5b红软基地
完全X5b红软基地
持续X5b红软基地
突发冠状动脉闭塞后的心肌坏死X5b红软基地
治疗开始时间决定再灌注治疗的获益程度X5b红软基地
总缺血时间:每一分钟都有意义X5b红软基地
AMI再灌注治疗策略X5b红软基地
尽早X5b红软基地
完全X5b红软基地
持续X5b红软基地
急性心肌梗死治疗评价X5b红软基地
TIMI分级X5b红软基地
0级:阻塞远端无血流通过X5b红软基地
1级:造影剂能够通过阻塞部位,但不能完全充盈远端血管X5b红软基地
2级:造影剂能够完全充盈梗死相关血管,但充盈和排空延迟X5b红软基地
3级:完全正常的血流充盈和排空X5b红软基地
TIMI0级和1级:未通X5b红软基地
TIMI2级和3级:再通X5b红软基地
充分的冠状动脉血流灌注才能有效改善预后X5b红软基地
TIMI分级与组织灌注X5b红软基地
TIMI分级反映心外膜血管再通情况X5b红软基地
TIMI3级患者   > 1/3  低复流(low reflow) 或 无复流(no reflow) X5b红软基地
 广泛心肌坏死、缺血肿胀X5b红软基地
 微循环受损X5b红软基地
 碎裂血凝块栓塞远端小血管X5b红软基地
 再灌注损伤X5b红软基地
TIMI分级与组织灌注X5b红软基地
根据PET检查结果,TIMI3级血流患者,按组织灌注水平分3类       X5b红软基地
心肌高水平灌注:      >75%            3个月后局部心肌收缩功能正常       X5b红软基地
心肌中等水平灌注:    50% - 75%    存活心肌仍有缺血性损害 X5b红软基地
心肌低水平灌注:       < 50%            左室功能没有改善,和未开通相似 X5b红软基地
组织灌注与预后X5b红软基地
AMI的再灌注治疗策略X5b红软基地
尽早X5b红软基地
完全X5b红软基地
持续X5b红软基地
溶栓治疗概况X5b红软基地
溶栓治疗(明显的时间相关性)X5b红软基地
<3 h   梗死相关血管的开通率增高,病死率明显降低,其临床疗效与直接PCI相当X5b红软基地
3~12 h  其疗效不如直接PCI,但仍能获益X5b红软基地
12—24 h  如果仍有持续或间断的缺血症状和持续ST段抬高,溶栓治疗仍然有效(Ⅱa,B) X5b红软基地
溶栓治疗的适应征:X5b红软基地
无PCI能力的医院X5b红软基地
若预计从首次医疗接触到直接PCI时间>120分钟,符合以下情况可行溶栓治疗X5b红软基地
溶栓禁忌证:X5b红软基地
并发症及其处理:X5b红软基地
出血倾向X5b红软基地
再灌注损伤及心律失常X5b红软基地
过敏反应X5b红软基地
出血倾向的分析X5b红软基地
溶栓的最大副作用(危险)是出血(约2%-5%),但更大的危险是溶栓失败(约35%-55%)X5b红软基地
研究表明,越有效的溶栓剂,出血并发症亦越多X5b红软基地
颅内出血的发生率:SK:0.1-0.4%, tPA:0.6-1.2%,2-3倍于前者  X5b红软基地
易出血影响因素:年龄、剂型、女性、消瘦X5b红软基地
出血及其处理:X5b红软基地
颅内出血的预防X5b红软基地
溶栓治疗时颅内出血的处理:X5b红软基地
再灌注损伤:X5b红软基地
低血压综合症X5b红软基地
心律失常X5b红软基地
再灌注损伤----低血压综合症X5b红软基地
下壁、下壁合并正后壁心梗多见,亦可见于前壁心梗X5b红软基地
机制:X5b红软基地
      1.心律失常,再灌注后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律失常等,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X5b红软基地
      2.激活激肽释放酶,使激肽原转化为缓激肽或由于前X5b红软基地
列环素分泌过多所致。X5b红软基地
      3.与梗死面积有关。X5b红软基地
处理:X5b红软基地
      1.溶栓过程中,尽可能少用或不用硝酸酯类药物。X5b红软基地
      2. 必要时应用升压药物,如:多巴胺等。X5b红软基地
      3.营养心肌药物应用。X5b红软基地
再灌注心律失常(一)X5b红软基地
下壁心梗再灌注心律失常:X5b红软基地
      缓慢性心律失常X5b红软基地
      房室传导阻滞X5b红软基地
机制:原因可能为溶栓后心肌再灌注,刺激心肌内的压力感受器引起          X5b红软基地
 Bazold一Farish反射,迷走神经张力增高,也可能与窦房结血供受影响,兴奋性减低有关。 X5b红软基地
处理:可暂不处理,严重者,可予阿托品静注或异丙肾上腺素等 X5b红软基地
再灌注心律失常(二)X5b红软基地
前壁心梗常出现:X5b红软基地
       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短暂室速、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严重的出现室颤X5b红软基地
机制:研究表明,交感神经增强有促进室性心律失常和室颤 发生的作用,而迷走神经具有保护作用。室性心律失常发生与交感神经活动增强,而迷走神经张力减弱有关。X5b红软基地
处理:不须行药物治疗,大多可自行消失,必要时应用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利多卡因,胺碘酮,β受体阻滞剂等,同时加强监护,严密观察,准备除颤器,尤其是当胸痛缓解,S-T段下降时,如出现持续性室速、室颤,应及时电击除颤。 X5b红软基地
再灌注损伤及心律失常X5b红软基地
荟萃分析结果也表明再灌注后几乎都有室性早搏,83-90%为室性自主节律,23-100%发生室性心动过速,5-20%为心室颤动。X5b红软基地
需要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和必要药品器械等物质准备,尤其是要充分认识到难治心律失常发生的可能性。X5b红软基地
过敏反应X5b红软基地
过敏反应多见于SK或rSKX5b红软基地
应用SK过敏发生率为5.1%;低血压发生率约10%X5b红软基地
冠状动脉再通的间接指征X5b红软基地
胸痛自溶栓开始后2-3小时内基本消失X5b红软基地
溶栓开始后2小时内,抬高最显著的导联ST段回降大于50%X5b红软基地
溶栓开始后2-3小时内X5b红软基地
出现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房室或束支阻滞突然改变或消失、或者下壁梗塞患者出现一过性窦性心动过缓、窦房阻滞伴有或不伴有低血压X5b红软基地
 酶峰前移.CK-MB峰在发病14小时内或CK16小时内X5b红软基地
再闭塞指征:X5b红软基地
再度发生胸痛,持续大于半小时硝酸甘油不缓解X5b红软基地
血清CK-MB再升高X5b红软基地
ST再抬高X5b红软基地
三条中二条X5b红软基地
再闭塞原因:X5b红软基地
(1).首次溶栓不彻底,再通部位管壁上尚有残余血栓存在,血小板在此不断堆积,形成血栓。X5b红软基地
(2).溶栓治疗后,机体出现的血小板活化状态。X5b红软基地
(3).溶栓后损伤的血管壁容易发生痉挛,有利于血栓形成。X5b红软基地
(4)有血栓形成倾向如高血脂、高血糖等。X5b红软基地
(5) .心肌梗死心绞痛者易发生心肌再梗死。X5b红软基地
再闭塞的预防:X5b红软基地
溶栓药物剂量要准确,原则上按公斤体重来确定剂量。X5b红软基地
溶栓治疗后,要强化抗血小板活化药物治疗,如肝素、X5b红软基地
    阿斯匹林 、氯吡格雷、Ⅱb/Ⅲa受体拮抗剂等。X5b红软基地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特别是ECG、心肌酶学等的监测。X5b红软基地
IRA的再通只是AMI治疗的第一步,动脉粥样病变仍然存在,进一步治疗还需CAG证实和判断治疗的策略。X5b红软基地
溶栓后抗凝药物的应用X5b红软基地
目的在于提高再通的速度及比率,提高心肌水平的再灌注,减少溶栓后的血栓再闭塞和再梗死X5b红软基地
主要:阿司匹林;ADP受体抑制剂(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糖蛋白IIb/IIIa抑制剂;抗凝治疗(肝素、低分子肝素、磺达肝葵钠、直接凝血酶抑制剂)X5b红软基地
普通肝素:X5b红软基地
应用纤维蛋白特异性溶栓药(阿替普酶、瑞替普酶、奈替普酶等)需常规应用肝素48小时,用法溶栓前60U/kg静推(最大量5000U),继之12U/kg/h静滴(最大量1000U/h),溶栓3小时后测定APTT,使之维持在50-70秒。X5b红软基地
应用非选择性溶栓药物(链激酶、尿激酶)治疗的高危患者(大面积或前壁心肌梗死、心房颤动、既往栓塞史或左室血栓)也可给予普通肝素皮下注射(溶栓12小时后)。X5b红软基地
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比较,低分子肝素用药方便,无需监测。EXTRAC-TIMI25研究为低分子肝素与多种溶栓药物(链激酶、阿替普酶、瑞替普酶、替奈普酶)联合应用提供了证据。X5b红软基地
Ⅹa抑制剂——磺达肝癸钠:磺达肝癸钠是人工合成的戊糖,为间接Ⅹa因子抑制剂。OASIS-6研究中共6436例患者接受了溶栓治疗,其中73%的患者采用链激酶溶栓。结果显示30天主要终点磺达肝癸钠组低于对照(UFH或安慰剂),严重出血危险明显下降。但是,对于纤维蛋白特异性溶栓患者磺达肝癸钠没有明显优势。因此,对于非纤维蛋白特异性溶栓治疗、出血危险相对较高或以往有过HIT病史或怀疑HIT的患者首选磺达肝癸钠。X5b红软基地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对发生或怀疑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患者,应当考虑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替代肝素。X5b红软基地
溶栓治疗的缺陷X5b红软基地
梗死相关动脉开通率低TIMI3级和2级血流者60%-80%;TIMI3级30-60%X5b红软基地
出血并发症高致命或致残的颅内出血0.5% -1.5%非致命的出血,如胃肠道、泌尿道和穿刺部位出血等 20-40%X5b红软基地
经常残留重度冠状动脉狭窄,妨碍了存活心肌功能的恢复,再缺血和再梗死发生率高(4-10%)X5b红软基地
梗死相关血管开通的时间滞后45-50分钟X5b红软基地
热点一X5b红软基地
2013年ACCF/AHA关于STEMI指南精要X5b红软基地
热点二X5b红软基地
院前溶栓X5b红软基地
推广院前静脉溶栓技术 X5b红软基地
院前静脉溶栓技术最早由Applebaum D等于1986年首先提出,是指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病现场或向医院转运途中(救护车内)展开的静脉溶栓治疗,主要适用于发病1-1.5小时的STEMI患者。X5b红软基地
其意义在于最大程度地提前血运重建的具体行为,切实落实尽快开通梗死相关血管的治疗原则,是对“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的理念的最好诠释。 X5b红软基地
The Early Retavase-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ER-TIMI) 19 trialX5b红软基地
北美20个紧急医疗中心X5b红软基地
实验组-315例STEMI患者X5b红软基地
    对照组-630例STEMI患者X5b红软基地
考查指标:节省时间、并发症X5b红软基地
实验组溶栓时间平均为31分钟(24-37分钟);对照组平均为63分钟(48-89分钟),节省了32分钟。X5b红软基地
CAPTIM试验X5b红软基地
840例STEMI患者X5b红软基地
421例患者行直接PCI;419例患者行院前溶栓,然后转运到有PCI资质的医疗机构X5b红软基地
随访5年X5b红软基地
Results From the French Nationwide USIC 2000 RegistryX5b红软基地
It seems reasonable to expect that if fibrinolytic therapy could be started at the time of prehospital evaluation, a greater number of lives could be savedX5b红软基地
推广院前静脉溶栓技术X5b红软基地
现 状:国内几乎没有常规开展院前溶栓者。X5b红软基地
原 因:X5b红软基地
1.院前急救医生业务素质普遍不高。X5b红软基地
2.院前急救设备配置中没有血常规、凝血等检测仪。X5b红软基地
3.溶栓治疗一旦使梗死相关血管再通,再灌注损伤会给院前处置带来很多的困难。X5b红软基地
4.科普宣传不力,中国患者及家属对及早血运重建的认知有限。X5b红软基地
5.迟迟得不到改善的医患关系和持续恶化的医疗环境使得医生在院前溶栓的问题上选择了回避。X5b红软基地
首先从科普宣传开始。X5b红软基地
其次,适时以诊疗指南,甚至以标准的形式对院前溶栓加以导引或强制。X5b红软基地
热点三X5b红软基地
再通各指标的价值等同吗?X5b红软基地
胸痛的改善情况受主观因素和镇痛药物的影响,应以ST段回归等电位线和CK、CK-MB下降为主要指标。鉴于AMI早期几乎全部病人均有多种心律失常,究竟哪一种心律失常的出现是冠脉再通的特征性表现,实在难以区分。特别是应用利多卡因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室性异位节律可能被控制。所以判断是否再通的指标必须具有上述2、3项的任何1项。 X5b红软基地
再通标准--无创判断X5b红软基地
主要指标X5b红软基地
1)溶栓后2小时之内或任何一个30分钟间期的前后比较,抬高的ST段回降幅度≥50%X5b红软基地
2)CK-MB或CK峰值提前到距发病后的14小时以内X5b红软基地
再通标准--无创判断X5b红软基地
次要指标X5b红软基地
1)开始输入溶栓剂的2小时之内,胸痛迅速及显著减轻或完全缓解X5b红软基地
2)开始输入溶栓剂的2小时之内,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如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或窦缓,伴一过性低血压或房室传导、束支阻滞消失。X5b红软基地
具有以上两项主要指标,或一项主要、两项次要指标者。临床上判断为血管再通。X5b红软基地
再通标准--冠脉造影X5b红软基地
冠脉造影X5b红软基地
直接显示溶栓后是否再通的金指标 。X5b红软基地
热点四X5b红软基地
如何避免误诊、误溶?X5b红软基地
由症状所带来的误诊X5b红软基地
主动脉夹层X5b红软基地
由心肌损伤标志物所带来的误诊X5b红软基地
由心电图所带来的误诊X5b红软基地
室壁瘤X5b红软基地
Brugada波X5b红软基地
过早复极综合征X5b红软基地
其它原因造成的误诊X5b红软基地
cTn升高的非缺血性心脏病原因X5b红软基地
ECG在诊断心梗方面的误区X5b红软基地
总结X5b红软基地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策略:尽早、完全、持续X5b红软基地
院前溶栓有待进一步发展X5b红软基地
公用邮箱:syjz120@163.com  X5b红软基地
       密码:syjz123456X5b红软基地
微信平台:河南省急救中心X5b红软基地

展开

同类推荐

热门PPT

相关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