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图
简介
这是ppt教学设计水平的一些基本原则,包括了了解信息化教学的特点,体验信息化教学设计,体验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实时的英语聊天系统等内容,欢迎点击下载。
ppt教学设计水平的一些基本原则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课件PPT类型的PowerPoint.
信息化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了解信息化教学的特点。
掌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过程以及信息化教学模式,并能够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
了解信息化教学评价的特点与原则,并能够根据教学的需要综合应用各种评价方法。
一、体验信息化教学设计
活动1:体验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体验1:虚拟青蛙实验 :http://froggy.lbl.gov/virtual/
体验2——化学微世界
英文版:http://www.miamisci.org/ph/
中文版:http://www.science.edu.sg/ssc/virtual_ssc.jsp?type=4&root=140&parent=140&cat=250
体验3——实时的英语聊天系统
http://www.csiec.com/
体验4——在线游戏
“一课一练”在线游戏 :
www.yikeyilian.com
体验5——动画学习英语语法
http://www.21eee.net/movie.htm
体验6——仿真环境下的探究学习
体验7——基于网络的全球水质研究
分析:
教学发生的变化:
问题:
回顾教学设计的概念,思考什么是信息化教学设计?
举例:教学活动的技术支持
举例:教学活动的技术支持
举例:教学活动的技术支持
以问题为核心驱动学习;学习问题必须在真实的情景中展开,必须是一项真实的任务;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各种教学因素,作为一种广义的学习环境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
强调协作学习的重要性,要求学习环境能够支持协作学习;
强调面向学习过程的质性评估,反对简单的技能与知识的测试做为唯一评价依据;
强调设计学习任务展开的学习环境,强调学习任务的复杂性;
强调设计多种自主学习策略,使得学习能够以学生为主体展开;
二、什么是信息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意义
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
有利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
有利于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有利于加速青年教师的培养
有利于信息化教育的开展和媒体教材质量的提高
教学设计的特点
教学设计的系统性
教学设计的灵活性
教学设计的具体性
活动2: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特点
研读案例,请同学们总结一下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特点。
传统教学和信息化教学的特征对比
信息化教学设计典型模式的特点
典型模式的教学设计所产生的结果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案或课件,而是一个单元教学计划“包件”,其中包括:
单元教学计划:具体地描述教学单元的主题、学习目标、学习活动(过程教学过程)、学习资源等,其中的学习活动和学习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信息技术支持的,因此这种教学计划可称为信息化教案。
学生电子作品范例:给学生提供参考用的电子作品,可以从各种电子信息源中选取或由教师自行制作。
学生作品评价量规:提供结构化的定量评价标准(详见第八讲),从内容、技术、创意等方面详细规定了评级指标。利用这种量规来评价学生电子作品,操作性好,准确性高,既可以教师评,也可以让学生自评和互评。
教学支持材料:为支持学生有效进行学习活动准备的各类辅助性材料,如软件工具,资料光盘,在线参考资料,参考书目,教师用电子讲稿等。
单元实施方案:包括教学活动的时间安排、学生分组办法、上机时间分配以及征求社会支持的措施等。
典型模式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步骤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成果
三、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过程
3.1 选题
3.2 教学目标分析(学习目标分析)
3.3 学习者特征分析
3.4 教学内容分析
3.5 教学模式及教学策略的选择、设计
3.6 资源、情景及支持工具设计
3.7 计划总结与强化练习
3.8 评价办法
一节课
一个知识点
一个单元
一个主题
……
对预计达到的教学目标作出一个整体描述,可以包括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将学会什么知识和能力、会完成哪些创造性产品、潜在的学习结果。
说明本课题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等智力因素方面和非智力因素方面的要求以及学生是否已具备了本课题学习的要求。
(1)智力因素 :知识基础、认知能力、认知结构变量
(2)非智力因素:学习风格、动机水平、学习者的归因类型、学习者的焦虑水平、学习者文化、宗教背景
智力因素分析
预备知识和能力
本课教学要求的预备知识和技能
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如:
· 学生对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环保的真正意义认识得不够深。
· 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不够,社会活动比较少,接受知识比较被动。
学生能熟练的使用讨论组等工具
探究性学习是指,通过对教学目标中有关知识点的认真思考、主动探究和协作交流,使学生更好地达到课标关于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学习方式。
认知目标涉及与学科相关知识、概念、原理与能力的掌握;
情感目标则涉及思想感情与道德品质的培养。
探究性学习通常包含五个环节:
研究性学习是指,通过对社会生活中某个真实问题的研究和解决,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包含五个环节:
研究性学习包括五个教学环节:
在研究性主题资源建设的过程中,
合适的主题;
各个小组的子问题;
针对整个主题及子问题的相关资源、学习帮助与支持;
提供学习过程的评价量表,帮助学生朝着预期的目标前进。
3.基于网络的探究式学习WebQuest与MiniQuest
WebQuest:1995年初由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Bernie Dodge和Tom March开发的,他们的定义是这样的:这是一种面向探究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们所用到的所有或大部分信息都来自网络。
过程:
简介、任务、过程、资源、评价、结论
实质:
为真实问题的研究提供框架,
该框架引导学生带着特定的目的,
通过专门的网络资源,回答有意义的问题,
从而提升学习者成功地遨游高度未组织环境(例如:因特网)的能力。
熟悉互联网的教师能在3~4小时内设计出一个MiniQuest。
学习者能够在1~2节课时完成一个MiniQuest单元的学习。
因此,MiniQuest能够容易地插入到常规课程中。
设计方法:
情景:为问题解决提供了可信的具体情境。安排学生担任一个真实的、成年人角色
任务:一套设计好的提问,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学习者可以获取用来回答本质问题所需的事实信息。
成果:学习者将通过什么作品来表现情境模块中提出的本质问题的答案
提供资源列表、评价量规
信息化教学是基于问题驱动的学习;提出有意义与有价值问题,是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的核心和重点;
学习问题可以是一个问题、案例、项目、分歧,它们都代表连续性的复杂问题;
提出问题的原则:问题要有意义,真实情景下的问题;问题解决要隐含所要传授的知识;问题要有一定的复杂性与歧义性;问题要有开放性;问题要与学习对象的认知特征相匹配,要结合学生的最临近发展区;
学习主题具有可挑战性,问题具有可争论性!
学习任务的设计原则
“任务”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求
“任务”的解决要具有可操作性
“任务”设计要符合学生特点
“任务”设计要注重渗透方法,培养学生能力
“任务”设计要注重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
“任务”设计要注意个别学习与协作学习的统一
要设计开放的、非良构的问题
根据对学习内容和教学目标、学习者等的分析,设计能够使学生完成学习内容,达到教学目标的学习任务。
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唐朝的经济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等);
一项具有创意的工作,如:为郊游设计游戏,《观舞记》作文;
对所创建的事物进行总结,如:研究性学习的报告等;
就某个问题阐明自己的观点立场,如:郑和和哥伦布谁对人类的贡献更大?;
任何需要学习者对自己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加工和转化的事情,如:马可波罗来过中国吗?
任务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问题可分为主问题和子问题,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不同的路径。
将任务分解成一系列的小任务,便于处理。
学习任务要涵盖教学目标所定义的知识,只能更加复杂,不能更简单。
符合学习者的特征,不能超越学习者知识能力太多。
设计开放性的问题,重在鼓励参与。
2.教师主导策略设计
3.学生主体策略设计
1.学习资源设计
(1)教育资源建设类型的转变
(2)适当的多媒体展示
语文学科过分的意境表达,剥夺学生的想象力与对优美文字的整体感悟能力
数理学科过分的形象化,剥夺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
教学过程以媒体为中心,忽视教师的作用,本末到置
(3)主题资源应该支持课堂教学
(4)正确理解资源与平台的关系
(5)教育资源建设渠道
(6)教学资源管理方式
(7)多样的信息化学习资源
2.认知工具选择
与具体学科相关的认知工具
数学:
Z+Z智能教育平台
Math Type 5.0:公式编辑器
几何画板
图像专家V3.0.0 Build :函数图像作图器,只要任意输入一条函数式就能画出图像,有效辅助解析几何的教学。
物理:
金华科仿真物理实验室V3.5:自由创建实验和课件
初中物理课件大全
3.活动过程模板及作品样例设计
丰富的活动过程模板
1、组织实施
2、活动记录
3、知识建构
4、评价
学生作品样例
4.管理与帮助设计
教师职责:控制、管理、帮助和指导
活动过程的管理、关键点控制
常见问题的解答、前提知识的准备与教授、学生疑问的及时解答
建立及时响应学生疑问的反馈机制
引导学生形成活动方案,形成研究计划,并监督/检查计划实施
5 计划总结与强化练习
简明扼要的串讲,将学生知识系统化;
利用绘图工具,画概念图
检测与练习可巩固所学知识,保证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画图工具绘制概念图
3.7 面向学习过程的信息化教学评估
注意事项
1.教学设计方案与教学资源是必备的要素
2.教学设计方案书写清晰、规范,各环节之间有一致的联系性
3.教学资源体现了教学理念,而不只是素材的堆砌
4.制作符合技术规范
5.尊重知识版权
……
有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