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骨折分类PPT

简介 相关

截图

颈椎骨折分类PPT

简介

这是一个关于颈椎骨折分类PPT,颈椎解剖;常见损伤部位;分类;急性致命性创伤抢救流程;入科后的早期处理;神经功能评价;影像学评估;药物治疗;牵引复位;并发症;预后,颈 椎 骨 折 —杨克 分类-屈曲压缩型(泪滴样)骨折 I度:椎体前缘变钝,上终板损伤,后方(-) II度:椎体前方高度丢失,上、下终板损伤 III度:椎体压缩骨折伴纵裂 IV度:椎体压缩骨折并向后移位<3mm V度:椎体压缩骨折并向后移位>3mm,后方韧带结构损伤 分类-垂直压缩(爆散)型骨折 I度:上或下终板骨折 II度:上、下终板均骨折伴纵裂,无移位 III度:爆散骨折,向椎管内移位分类-伸展压缩型骨折 I度:单侧椎弓骨折 II度:双侧椎板骨折,无其他结构损伤 III度:双侧椎弓骨折伴单侧或双侧椎板、关节突骨折,椎体无移位 IV度:III+椎体部分前脱位 V度:III+椎体完全脱位分类-屈曲牵引型(脱位)骨折 I度:小关节半脱位,后方韧带结构损伤 II度:单侧小关节脱位,椎体脱位<50% III度:双侧小关节脱位,关节对顶,椎体脱位≈50% VI度:双侧小关节脱位,椎体完全脱位分类-侧方屈曲型骨折 I度:单侧椎体压缩骨折伴同侧椎弓骨折无移位 II度:单侧椎体压缩骨折伴同侧椎弓骨折有移位,或对侧韧带断裂及关节突分离分类-伸展牵引型骨折 I度:前方韧带结构损伤或椎体横骨折,椎间隙增宽 II度:后方韧带结构损伤,椎体向后脱位,欢迎点击下载颈椎骨折分类PPT哦。

颈椎骨折分类PPT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疾病PPT类型的PowerPoint.

颈 椎 骨 折 —杨克 分类-屈曲压缩型(泪滴样)骨折 I度:椎体前缘变钝,上终板损伤,后方(-) II度:椎体前方高度丢失,上、下终板损伤 III度:椎体压缩骨折伴纵裂 IV度:椎体压缩骨折并向后移位<3mm V度:椎体压缩骨折并向后移位>3mm,后方韧带结构损伤 分类-垂直压缩(爆散)型骨折 I度:上或下终板骨折 II度:上、下终板均骨折伴纵裂,无移位 III度:爆散骨折,向椎管内移位分类-伸展压缩型骨折 I度:单侧椎弓骨折 II度:双侧椎板骨折,无其他结构损伤 III度:双侧椎弓骨折伴单侧或双侧椎板、关节突骨折,椎体无移位 IV度:III+椎体部分前脱位 V度:III+椎体完全脱位分类-屈曲牵引型(脱位)骨折 I度:小关节半脱位,后方韧带结构损伤 II度:单侧小关节脱位,椎体脱位<50% III度:双侧小关节脱位,关节对顶,椎体脱位≈50% VI度:双侧小关节脱位,椎体完全脱位分类-侧方屈曲型骨折 I度:单侧椎体压缩骨折伴同侧椎弓骨折无移位 II度:单侧椎体压缩骨折伴同侧椎弓骨折有移位,或对侧韧带断裂及关节突分离分类-伸展牵引型骨折 I度:前方韧带结构损伤或椎体横骨折,椎间隙增宽 II度:后方韧带结构损伤,椎体向后脱位 ? 急性致命性创伤抢救流程 ASIA 脊髓损伤分级 A 骶段(S4、S5)无任何运动及感觉功能保留 B 神经损伤平面以下,包括骶段(S4、S5)存在感觉功能,但无任何运动功能 C 神经损伤平面以下有运动功能保留,一半以上的关键肌肌力小于3 级; D 神经损伤平面以下有运动功能保留,至少一半的关键肌肌力大于或等于3 级; E 感觉和运动功能正常。 甲强龙的应用方法和时限应明白:脊髓损伤后的继发性损伤,应用大剂量MP,具有明显的保护损伤后神经细胞和其它细胞膜作用,早期应用能减轻脊髓损伤缺血的发展,但不能转变其进展,早期应用MP足以产生抗氧化作用。时限:实验和临床观察证实MP在伤后8h以内应用,超过8h应用无效。具体方法:首次MP30mg/kg作为冲击量15分钟内静脉输入,其配制浓度是25mg/ml注射水,间隔45分钟,然后以5.4mg/(kg.h),连续23h静脉滴入。 1)、复位时机: A、脊髓完全损伤或无损伤-可以延迟复位 B、不全损伤-6小时内复位。 2)、床旁复位:重量5kg+2.5kg x 脱位节段,每次增加2.5kg, 间隔半小时拍片至完全复位,总重量20-25kg。 3)、全麻下复位:起始重量5kg,每次增加2.5kg,间隔5分钟透视至完全复位,重量5-16kg。 贾氏颈椎损伤评分(参Wolter)前结构破坏或功能丧失      2分后结构破坏或功能丧失      2分矢状面相对水平移位>3.5mm   2分矢状面相对旋转移位>11度    2分牵拉试验阳性          2分脊髓损伤            2分神经根损伤           1分椎间隙异常变窄         1分估计负重损害          1分总分大于5为不稳定,小于5为稳定 褥疮 截瘫病人长期卧床,皮肤知觉丧失,骨隆起部位的皮肤长期受压于床褥与骨隆突之间而发生神经营养性改变,皮肤出现坏死,称为褥疮。引起感染和炎性渗出,并可向深部发展达到骨骼引起骨髓炎,褥疮不易愈合甚至可因大量消耗和感染而死亡。。 褥疮分度 Ⅰ度:表皮无损伤,只是皮肤发红,但解除压迫30分钟以上发红尚无改善者,此期为急性炎症反应期。 Ⅱ度:表皮发红、糜烂,有水泡,组织缺损未及真皮,创面湿润呈粉红色,伴有疼痛,无坏死组织。 Ⅲ度:由真皮达皮下,为 喷火口状的组织缺损,伴有渗出液和感染,但几乎无疼痛,有坏死组织。 Ⅳ度:深达肌腱及骨,有渗出液和感染,有坏死组织,如有神经损伤则伴有剧烈疼痛。 褥疮防治防治方法:①保持床垫平软,避免尿粪污染,定期清洁保持皮肤干燥。②每两小时翻身一次,日夜坚持。③对骨隆起部位。如骶骨、大粗隆、足跟、髂骨嵴等处,用软垫或气垫保护。局部每日用25~50﹪酒精擦洗,滑石粉按摩。④若已发生褥疮可行理疗、紫外线照射,换药时剪去坏死组织,并应用一些化腐生机类药物。待炎症控制,肉芽新鲜时作转移皮瓣闭合伤口泌尿系统感染 由于括约肌功能的丧失,伤员因尿潴留需长期留置导尿管,易发生泌尿道感染和结石,男性病员还会发生副睾丸炎。防止方法 ①插导尿管时严格无菌技术,导尿管每周更换一次。 ②冲洗膀胱每日1~2次,可用生理盐水,3﹪硼酸液或0.1~0.05﹪呋喃西林液冲洗。 ③导尿管每4小时开放一次,以训练形成自动膀胱,避免膀胱长期空虚而挛缩使膀胱容量减小。 ④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3000毫升以上。 ⑤膀胱残余尿量小于100毫升时即可拔除导尿管。 ⑥有感染时使用抗菌素治疗。 目前认为预防泌尿系感染处理尿潴留的最好措施是不予留置导尿管,采用第4小时一次的间歇性导尿。 呼吸道感染的防治 高位截瘫患者肋间肌麻痹,肺活量小,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易发生肺部感染。防治办法是鼓励翻身、咳嗽,协助咳痰,必要时用吸引器吸出。每日作蒸气吸入2~3次。分泌物粘稠量多,无力排出者必要时作气管切开。体温失调 颈髓损伤时常发生高烧(40℃以上),主要是植物神经系功能紊乱,对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丧失调节和适应能力所致。加上瘫痪平面以下无汗不能排热。防治办法是物理降温如冰敷、酒精擦澡、冰水灌肠、冬眠疗法。其次是输液,应用抗菌素等。预后 1、完全性损伤脊髓功能基本无恢复 2、脊髓压迫>50%者预后差 3、伤后一周内有部分运动功能恢复者预后好,可恢复到3/4 4、儿童不完全脊髓损伤恢复较好预后-不完全脊髓损伤 1、脊髓中央型损伤:最常见-上肢无力下肢痉挛,预后差,半数病人恢复括约肌功能,大部分明显恢复下肢功能,手的使用功能很少恢复,多发在老年人。 预后-不完全脊髓损伤 2、半切损伤-预后最好,90%恢复括约肌功能及行走功能,单侧绞锁多见 预后-不完全脊髓损伤 3、前髓损伤-脊髓丘脑束及皮质脊髓束损伤,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完全消失,本体感觉存在;伤后24小时内如有神经功能(至少是感觉)部分恢复者预后较好,否则预后差。 预后-不完全脊髓损伤 4、后髓损伤,深感觉消失,运动及浅感觉存在,残留行走困难,拍击步态。 伤后48小时无恢复者,预后差。5qi红软基地

展开

同类推荐

热门PPT

相关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