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图
简介
这是一个关于膀胱癌术前定位ppt,膀胱癌的组织病理;膀胱癌的诊断;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膀胱癌的化疗与放疗;膀胱非尿路上皮癌;指南推荐意见,膀胱癌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在我国则被列入第8位的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男性多于女性,约有30%为多发性肿瘤。组织学类型:尿路上皮细胞癌、鳞状细胞癌、腺细胞癌,少见的有:小细胞癌混合型癌、癌肉瘤及转移性癌等。组织学分级:WHO1973,WHO2004两种分类系统,乳头状瘤、尿路上皮癌1-3级;乳头状瘤、低度恶性倾向尿路上皮乳头状瘤、乳头状上皮癌,欢迎点击下载膀胱癌术前定位ppt。
膀胱癌术前定位ppt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疾病PPT类型的PowerPoint.
膀胱癌诊治指南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在我国则被列入第8位的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男性多于女性,约有30%为多发性肿瘤。
膀胱癌的组织病理
组织学类型:尿路上皮细胞癌、鳞状细胞癌、腺细胞癌,少见的有:小细胞癌混合型癌、癌肉瘤及转移性癌等。
组织学分级:WHO1973,WHO2004两种分类系统,乳头状瘤、尿路上皮癌1-3级;乳头状瘤、低度恶性倾向尿路上皮乳头状瘤、乳头状上皮癌。
膀 胱 癌 分 期
推荐意见
膀胱癌分期系统推荐采用膀胱癌2002TNM 分期系统(UICC)。
膀胱癌分级系统 在证明新的WHO分级法比WHO1973分级更合理之前应同时使用WHO1973和WHO2004分级法。
膀胱癌的诊断
症状、体检、影像学检查(B超、KUB+IVU、CT、X片、MRI、)尿细胞学、尿膀胱癌标记物、膀胱镜活检、诊断性TUR.
推荐意见
详细询问病史,做体格检查、B超、尿细胞学、IVU检查、及胸部X线片。
对所有膀胱癌的患者应行膀胱镜检查及病理活检或诊断性TUR.
对怀疑原位癌、尿细胞学阳性而无明确粘膜异常者应考率随机活检。
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根据需要可选择盆腔CT/MRI、骨扫描。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
根据复发风险及预后的不同分以下三组
1、低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
单发、Ta、G1(低级别尿路上皮癌)直径<3cm(注:必须同时具备以上条件)
2、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
多发或高复发、T1、G3、Tis。
3、中危***除以上两类的其他情况,包括肿瘤多发、Ta-T1、G1-G2、直径>3cm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
手术治疗
1、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是重要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切除要至肌层并基底部活检,对肿瘤切除不完全、标本内无肌层、高级别肿瘤和T1期肿瘤可考虑术后2—6周再次TUR-BT,可以降低术后复发率。
2、经尿道激光手术 激光手术治疗前需行肿瘤活检以便进行病理诊断。一般适合乳头状低级别尿路上皮癌。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
术后辅助治疗:
1、术后膀胱灌注化疗:建议所有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均进行辅助性膀胱灌注治疗。A、TUR-BT 术后即刻膀胱灌注化疗(24H内)但膀胱穿孔和明显血尿时不宜采用。低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即刻灌注后可以不再继续进行膀胱灌注治疗。中高危者继续进行每周一次,共4-8周,随后每月一次共6-12月药物有:表阿霉素、丝裂霉素、吡柔比星、羟喜树碱等主要副作用化学性膀胱炎。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
2、术后灌注卡介苗治疗:适合于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治疗,可以预防肿瘤的进展。治疗剂量(120-150mg),预防剂量(60-75mg)一般TURBT后两周开始至少维持一年。副作用膀胱刺激症。
指南推荐意见
TUR-BT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主要治疗手段。
对低危***,术后可只进行单剂即刻膀胱灌注化疗。
对中高危***术后单剂即刻膀胱灌注化疗后,应进行后续化疗药物或BCG维持灌注治疗。
对高危***,首选BCG膀胱灌注治疗>1年。
膀胱灌注治疗无效的***(如肿瘤进展、多次复发、Tis和T1G3肿瘤经TU-RBT及膀胱灌注治疗无效等)则建议根治性膀胱切除。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
根治性膀胱切除同时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是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治疗。
1、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指征:T2~T4a,N0~x,M0浸润性膀胱癌,其他指征还包括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T1G3肿瘤,BCG治疗无效的Tis,反复复发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TUR或腔内手术无法控制的广泛乳头状病变,挽救性膀胱全切除术的指征包括非手术治疗无效、保留膀胱治疗后肿瘤复发和膀胱非尿路上皮癌。
2、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范围包括:膀胱及周围脂肪组织、远端输尿管,并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精囊、前列腺、子宫附件。如尿道切缘阳性原发肿瘤浸犯尿道、女性膀胱颈或男性前列腺部,则行全尿道切除。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
保留膀胱的治疗:对不能耐受或不愿意接受根治性膀胱切除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保留膀胱的手术方式有两种:TUR-BT和膀胱部分切除术,应辅以术后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且术后需进行密切随访。
尿流改道术
尿流改道术尚无标准治疗方案。保护肾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治疗的最终目标。
1、不可控尿流改道;回肠膀胱术是首选。
2、可控尿流改道;a:可控贮尿囊必须满足肠道去管重建成高容量、低压、抗反流、可控、能自行插导尿管的原则。b:利用肛门控制尿液术式包括:输尿管乙状结肠吻合术,输尿管结肠、结肠直肠吻合术。
3、原位膀胱术:完整无损的尿道和外括约肌功能良好,尿道切缘阴性是原位膀胱术的先决条件。
膀胱癌的化疗与放疗
指南推荐意见:
1、化疗和放疗主要为膀胱癌的辅助治疗
2、全身化疗是转移性膀胱癌的标准治疗
3、化疗方案首选含铂类的联合化疗方案,GC和MVAC为一线方案。
4、化疗或放疗可作为根治性手术的选择替代方式,但疗效次于根治性手术。
5、保膀胱者:电切+放化疗应密切随访
膀胱癌的预后与随访
1、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可以通过EORTC制定的评分系统来评估TUR-T术后近期和远期复发及进展的概率。评分包括:肿瘤数目、大小、既往复发率、有无原位癌、分级(G1~3),总分:复发(0~17),进展(0~23)。
2、随访:a、膀胱镜检查仍是金标准。b根治性膀胱切除随访重点包括肿瘤复发及尿流改道相关并发症。
指南推荐意见
所有患者应以膀胱镜为主要随访手段。术后3个月接受第一次复查。
低危患者第一次膀胱镜检阴性,9月后行第二次,此后每年一次直至5年。
高危肿瘤前两年3月/一次,第三年6月/次,5年开始每年一次直至终身。
中危患者随访方案介于两者之间。
指南推荐意见(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患者应终身随访)。
1)pT1每年一次pT2期每半年一次pT3期每3月/次。
2) 随访内容:体检、血生化、胸X片、B超(肝、肾、腹膜后) pT3期盆腔CT/半年一次。
3)尿流改道患者随访主要围绕手术相关并发症、代谢并发症、泌尿道感染及继发性肿瘤等。
膀胱非尿路上皮癌1
鳞状细胞癌(SCC):可分为血吸虫病性膀胱SCC和非…SCC。诊断主要靠膀胱镜活检。单纯的膀胱SCC治疗选择根治性膀胱切除术,高分期、高分期肿瘤术前放疗有助于预防盆腔复发。
膀胱非尿路上皮癌2
腺癌:根据组织来源可分三种类型:原发性非脐尿管腺癌、脐尿管腺癌、转移性腺癌。诊断依据膀胱镜,根治性膀胱切除为基本治疗。
膀胱非尿路上皮癌3
未分化癌(小细胞癌):少见、瘤体大、更具有侵袭性、转移早、快为其特点。治疗选择根治性膀胱切除病理分期为T3 T4期患者应考虑术后辅助化疗。
指南推荐意见:
1 膀胱非尿路上皮癌的治疗原则: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2 高分期、高分级的膀胱鳞癌术前放疗可改善预后。
3 脐尿管腺癌采用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术。
非脐尿管腺癌根治性膀胱切除+放疗/化疗
4 病理分期为T3 T4期的膀胱小细胞癌患者应考虑术后辅助化疗,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