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图
简介
这是一个关于磁共振水成像的原理PPT,主要介绍了磁共振技术的发展及概况;简要介绍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及概念;磁共振检查方法及临床应用;磁共振成像的主要优点及限度;如何阅读磁共振图像。主要内容磁共振技术的发展及概况简要介绍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及概念磁共振检查方法及临床应用磁共振成像的主要优点及限度如何阅读磁共振图像 时间 1946 发现磁共振现象 Bloch Purcell 1971 发现肿瘤的T1、T2时间长 Damadian 1973 做出两个充水试管MR图像 Lauterbur 1974 活鼠的MR图像 Lauterbur等 1976 人体胸部的MR图像 Damadian 1977 初期的全身MR图像 Mallard 1980 磁共振装置商品化 2003 诺贝尔奖金 Lauterbur Mansfierd 普通CT成像示意图 实现人体磁共振成像的条件: 利用人体内氢原子核作为磁共振中的靶子,它是人体内最多的物质。H核只含一个质子不含中子,最不稳定,最易受外加磁场的影响而发生磁共振现象。有一个稳定的静磁场(磁体):永磁型、超导型 0.15- 0.4T、0.5-1.0T、1.5T、3.0T-7.0T或以上。梯度场和射频场:前者用于空间编码和选层,后者施加特定频率的射频脉冲,使之形成磁共振现象。信号接收装置:各种线圈,欢迎点击下载磁共振水成像的原理PPT。
磁共振水成像的原理PPT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疾病PPT类型的PowerPoint.
主要内容磁共振技术的发展及概况简要介绍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及概念磁共振检查方法及临床应用磁共振成像的主要优点及限度如何阅读磁共振图像 时间 1946 发现磁共振现象 Bloch Purcell 1971 发现肿瘤的T1、T2时间长 Damadian 1973 做出两个充水试管MR图像 Lauterbur 1974 活鼠的MR图像 Lauterbur等 1976 人体胸部的MR图像 Damadian 1977 初期的全身MR图像 Mallard 1980 磁共振装置商品化 2003 诺贝尔奖金 Lauterbur Mansfierd 普通CT成像示意图 实现人体磁共振成像的条件: 利用人体内氢原子核作为磁共振中的靶子,它是人体内最多的物质。H核只含一个质子不含中子,最不稳定,最易受外加磁场的影响而发生磁共振现象。有一个稳定的静磁场(磁体):永磁型、超导型 0.15- 0.4T、0.5-1.0T、1.5T、3.0T-7.0T或以上。梯度场和射频场:前者用于空间编码和选层,后者施加特定频率的射频脉冲,使之形成磁共振现象。信号接收装置:各种线圈。计算机系统:完成信号采集、传输、图像重建、后处理等。 磁共振成像的过程: H核子自然状态:磁矩和角动量互相抵消,人体不显磁性。外加磁场中H核子状态:人体处于轻度磁化状态,在顺/逆主磁场方向的两种排列方式中,顺向者多,磁矢量经正负方向相互抵消后,保留7/百万的H核子用于MR信号接收,这些顺向排列(低能态)形成的磁矢量联合形成总磁矩 M,并与静磁场(B0) 方向相同 。施加射频(RF)脉冲后H核子状态:外加一个与主磁场成一定角度(90度)的短暂射频脉冲。该脉冲的频率与质子的进动频率相同, 则H核子受到激励,由原来的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形成了H核子 “共振” 现象。 射频(RF)脉冲停止后H核子状态:射频脉冲停止,接受到能量后的“高能态”质子以电磁波的形式将所吸收的能量散发出来。其横向磁化消退,纵向磁化恢复。 MR检查方法普通检查: 采用不同方位、不同脉冲序列,例如轴位、冠状或矢状进行T1WI或T2WI扫描(包括常用的脂肪或水抑制技术) 增强检查:静脉内注射造影剂进行扫描,用于鉴别诊断等。MR所用造影剂与CT的造影剂不同,除不是碘剂不存在过敏之外,其作用的原理也不同。 增强扫描一般都是在平扫后,根据病情需要而选择。 增强检查的方法: 传统的常规增强 延时增强 动态增强 增强血管成像(CE-MRA) 排泌性造影 MR造影剂 (顺磁性物质)是改变病变部位磁环境,缩短H质子的T1、T2弛豫 (但T2的缩短不如T1明显) 造影剂入血行——病变组织间隙—— 与病变组织大分子结合——T1驰豫接近脂肪或Larmor频率———T1缩短——强化(白),(称间接增强) 影响因素:病变区的血流;灌注;血脑屏障。与血液内的药浓度不绝对成正比,达一定浓度后不起作用 特殊检查: 其他的特殊MR成像: 1、扩散加权成像(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 2、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 SWI ) 3、MR波谱分析( Magnetic Resonancespectroscopy, MRS) 4、扩散张量成像 5、脑功能定位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DWI) MR检查的主要优点 无射线、成像参数多、直接多方位成像 不使用造影剂可进行血管或流体成像,无创性 脑、脊髓、椎间盘检查中具有其他任何影象检查 不能取代的优势 骨关节系统显示病变敏感,软骨及软组织分辨好 MR的生理、功能成像突破了影象学以大体病理形 为诊断依据的传统模式 MR检查的限度及存在的问题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