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图
简介
这是一个关于休闲农家乐案例PPT,主要介绍了一.关于农家乐、农家乐目前发展状况分析、农家乐设计方案策划等内容。国外:对“农家乐”( caural tourism)的定义没有统一意见,但具有代表性是欧盟(EU)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所下的定义,即“农家乐”(rural tourixm)是指发生在乡村地区的旅游活动,并进一步认为乡村特点(rurality)是“农家乐”(rural tourism)的整体核心和卖点。国内:对“农家乐”也无严格的定义,但大多数人认为“农家乐”是以农家为基本单位,借助自身的区位、资源、环境优势,利用自家庭院、菜园、花圃、果园、农田等农业景观和当地的乡土文化、民俗风情等资源条件,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娱乐、劳动、住宿、饮食等服务的经济实体,欢迎点击下载休闲农家乐案例PPT哦。
休闲农家乐案例PPT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行业PPT模板类型的PowerPoint.
农家乐休闲娱乐产业
一.关于农家乐
二.农家乐目前发展状况分析
三.农家乐设计方案策划
一.关于农家乐
1.定义
2.缘起
3.我国农家乐发展历程
4.农家乐的发展类型
1.定义
国外: 对“农家乐”( caural tourism)的定义没有统一意见,但具有代表性是欧盟(EU)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所下的定义,即“农家乐”(rural tourixm)是指发生在乡村地区的旅游活动,并进一步认为乡村特点(rurality)是“农家乐”(rural tourism)的整体核心和卖点。
国内:对“农家乐”也无严格的定义,但大多数人认为“农家乐”是以农家为基本单位,借助自身的区位、资源、环境优势,利用自家庭院、菜园、花圃、果园、农田等农业景观和当地的乡土文化、民俗风情等资源条件,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娱乐、劳动、住宿、饮食等服务的经济实体。
2.农家乐的缘起
国外:农家乐在国外称为“乡村旅游”,它起始于19世纪的欧洲。当时欧洲大陆各国的贵族就已经开始有定期到乡村休闲度假的习惯。1855年,法国参议员欧贝尔带领一群贵族到巴黎郊外的农村度假,向当地人学习制作鹅肝酱馅饼、伐木种树、挖池塘淤泥、学习养蜂,与当地农民同吃住。此后“农家乐”在欧州悄然兴趣。1865年意大利“全国农业和旅游协会”的成立标志着现代意义上“乡村旅游”的诞生 。
国内:“农家乐”这一词在我国由来已久。
“农家农家乐复乐,不比市朝争夺恶” ——陆游《岳池农家》
但是,“农家乐”真正作为一项旅游产业还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的事。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由于我国城市化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闲假时间日益增多,一个大众化的休闭时代正在走来,休闲旅游逐渐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
3.我国农家乐的发展历程
4.农家乐的发展类型
由于我国各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不同,文化历史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形成的农家乐类型也是多种多样,主要分为以下10种类型:
1、农家园林型。以家庭园林、花卉、盆景、苗木生产为特色,吸引游客前来观光、赏景、休闲,购花木,同时提供餐饮、娱乐项目。
2、花果观赏型。以花卉、果品生产为主,利用果树开花结果季节,吸引游客前来观花、采果、品果、购果。
3、民俗风情型。以民俗风情和民族村寨为特色。以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和村寨建筑吸引游客。
4、景区旅游型。以景区旅游为依托,兴办以食宿为主的农家乐,主要接待前来景区旅游的客人。
5、餐饮养生型。主要利用当地的特色农副产品和特色餐饮,吸引游客前来品尝农家菜肴,体验餐饮文化,达到养生健身的目的。
6、休闲度假型。依据当地优良自然环境,发展集吃、住、休闲、娱乐、观光、旅游于一体的项目,以满足游客感受自然、休闲度假的需求。
7、休闲宾馆型。利用当地的自然风光和乡村文化,兴办以食宿为主的农家乐,其设施和服务水平高于一般农家乐,低于城市星级宾馆,属过渡型的宾馆型农家乐。
8、休闲农庄型。以田园景观和农业生产经营为特色,开办休闲农庄或农园,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体验、娱乐、食宿、购物等多种服务。
9、村落民俗型。以古村落和新农村建筑为特色,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体验、学习,感受古今建筑文化。
10、自然生态型。一般远离大中城市,自然生态良好,山好、水好、空气好,是城市游客回归自然、感受生态、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二.农家乐目前的发展状况分析
1.农家乐的性质与特点
2.农家乐发展的效益(作用)
3.存在问题
4.对策设想
1.农家乐的性质与特点
“农家乐”是以农民家庭为主体的服务城乡旅游群体的小规模中低档特色化旅游产品。 其特点主要表现为:
(一)投资较小,设施简易。
(二)产品丰富,特色明显。
(三)成本较低,收费廉价。
(四)发展迅速,增长很快。
(五)客源不稳,服务简单。
2.农家乐的发展效益(作用)
(1)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民致富 。
(2)丰富了旅游的产品和内涵。
(3)推动了城乡之间的交流和一体化。
(4)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农村。
(5) 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产业的形成。
(6)进一步挖掘和保护了当地文化。
(7)构建了“和谐社会”。(深一层次)
3.存在问题
(1)产品比较单一。 多为农民自己兴办,经营规模不大,管理理念并不成熟,产品的设计也不能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有些项目体验性差。
(2)经营管理不规范。自主经营,宣传营销接待游客没有统一的标准和管理。
(3)产品品味不高。很多都只是停留在吃喝的层面,缺乏对其产品的文化内涵深度开发。
(4)服务质量偏低。有些农民文化水平不够高,服务能力也缺乏系统的培训和理论指导。
(5)基础设施不完善。
(6)发展不均衡。经济发达,旅游发展快的地区发展相应地就快,形成区域差异。
4.对策设想
(1)注重新产品的研发,提高产品的文化内涵。
(2)引进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实现管理规范化,专业化,提高服务质量。
(3)政府更多地给予政策支持,加以必要的引导。
(4)特色发展与当地文化特色相结合,不仅要注重环境可持续发展,也要注重“文化可持续发展”。
(5)进行培训,提高农民的业务素质。
(6)树立品牌化意识,在产品,服务和公关等各方面注重品牌化经营。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