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图
简介
这是木兰花令ppt,包括了作者简介,诗词原文,译文,作品赏析,辑评,纳兰性德(1655-1685):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清初著名词人等内容,欢迎点击下载。
木兰花令ppt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课件PPT类型的PowerPoint.
又名《木兰辞 拟古决绝词柬友》 作者:纳兰性德 主要内容 一、作者简介 二、诗词原文 三、译文 四、作品赏析 五、辑评 作者简介 (一) 概况 纳兰性德(1655-1685):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清初著名词人。 性德少聪颖,读书过目即能成诵,继承满人习武传统,精于骑射。在书法、绘画、音乐方面均有一定造诣。康熙十五年(进士。授三等侍卫,寻晋一等,武官正三品。 (二)词人性格 诗人落拓无羁的性格,以及天生超逸脱俗的秉赋,加之才华出众,功名轻取的潇洒,与他出身豪门,钟鸣鼎食,入值宫禁,金阶玉堂,平步宦海的前程,构成一种常人难以体察的矛盾感受。 加之爱妻早亡,后续难圆旧时梦,以及文学挚友的聚散,使他无法摆脱内心深处的困惑与悲观。 (三)纳兰性德作品集 纳兰性德词全集《饮水词》 梦江南 赤枣子 忆王孙 玉连环影 诉衷情 如梦令 著名影星钟汉良曾饰演过纳兰性德(剧照) 木兰花令 朗诵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译文 如果相爱永远像初识, 就不会出现婕妤怨秋扇的旧事。 当薄情郎轻易变心时, 男女的感情中本来就会出现这类事。 想当初唐皇与贵妃的山盟海誓犹在耳边, 却难熬栈道雨声铃声声声怨。 现在我身边的薄幸锦衣郎, 还不如当年唐明皇许过比翼连枝愿 作品赏析 (一)这首词中的三个典故。 1、“秋风悲画扇”:借用汉朝班婕妤的故事。用秋扇比喻被遗弃的女子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人之于人,若始终只如初见时的美好,若始终能保持初见时的感觉,团扇便永远是皎洁而团圆的。 3、“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出自谢朓《同王主簿怨情》“故人心尚永,故心人不见”特在次声明一下,注意此句是“却道故心人易变”不是“却道故人心易变” 。 词中这样的感叹,只是对人世间凡夫俗子的嘲讽,反衬出一对痴情人的无奈。容若始终无法留住自己想要留住的。 2、 “骊山”“泪雨霖铃”“比翼连枝”:都是讲的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白居易的《长恨歌》已经把这个故事传颂千古了。 “骊山雨罢清宵半,泪雨霖玲终不怨”,有过了骊山雨罢清宵半的刻骨缠绵,纵然生当泪雨零玲的生离死别,口中心中,也一直没有一个怨字。 深度解析 1、这首《木兰花令》常被我们当做爱情诗来读,其实只要稍微下一点功夫的话,就会在道光十二年结铁网斋刻本《纳兰词》里看到词牌下边还有这样一个词题:“拟古决绝词,柬友”,也就是说,这首词是模仿古乐府的决绝词,写给一位朋友的。 2、 决绝词本来是乐府旧体,属于乐府当中的相合歌辞。 无论是“人生何如不相识”,还是“人生若只如初见”,那字里行间的明明的恨,分明藏不住它们背后的浓浓的爱,说什么“拟古决绝词”,那不是决绝,而是不忍分别! 辑评 一、于在春《清词百首》:“题目写明:模仿古代的《决绝词》,那是女方恨男方薄情,断绝关系的坚决表态。这里用汉成帝女官班婕妤和唐玄宗妃子杨玉环的典故来拟写古词。虽说意在‘决绝’,还是一腔怨情,这就更加深婉动人。” 二、盛冬铃《纳兰性德词选》:“决绝意谓决裂,指男女情变,断绝关系。唐元稹曾用乐府歌行体,摹拟一女子的口吻,作《古决绝词》。容若此作题为‘拟古决绝词柬友 ’,也以女子的声口出之。其意是用男女间的爱情为喻,说明交友之道也应该始终如一,生死不渝。” 我的观点 该阙词章与白氏《长恨歌》皆涉及唐玄宗和杨玉环那段毁誉参半的爱情故事。 纳兰此词以一失恋女子的口吻谴责负心的锦衣郎。 起句非常新奇,本来两情相悦,恨不能朝朝暮暮,然而如若知道迟早分离,倒不如保持“初见”时那种若即若离的美好。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你想到了谁? 今夜春风微送, 把我的心扉吹动, 多少尘封的往事, 都清晰地留在我心中, 流淌在我的梦里。 课后作业 一、整理木兰花令中的典故? 二、翻译,理解这首诗。 三、这首诗带给你的感触? 谢谢观赏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