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标准ppt

简介 相关

截图

3g标准ppt

简介

这是3g标准ppt,包括了3G移动通信系统,WCDMA系统的关键技术,cdma2000系统,TD-SCDMA系统等内容,欢迎点击下载。

3g标准ppt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课件PPT类型的PowerPoint.

内容回顾 WCDMA业务推广初期,主要业务如视频点播、下载等,发展特征是不对称的带宽需求。 HSDPA技术的迅速发展解决了系统对下行数据传输要求高的问题。 AMC是根据无线信道变化选择合适的调制和编码方式,网络选择最合适的下行链路调制和编码方式,使用户达到尽量高的数据吞吐率。 当用户信道条件很好时,可选用16QAM和3/4编码速率,从而得到较高的峰值速率;而当用户信道条件很差时,可采用QPSK和1/4编码速率,来保证通信质量。 思考:网络如何知道用户当前的信道质量呢? 终端将测试到的信道质量反馈给NodeB AMC本质上是一种链路自适应技术 HSDPA下行峰值物理层速率为14.4Mbps,如何得到? 计算公式: 3.84M/16×4×15 = 14.4Mbps 其中:3.84M为码片速率, 4为采用高阶调制16QAM后的提高倍数, 15为最多采用15个码道, 16为HS-PDSCH的扩频因子固定为16。 注意:峰值速率未使用任何纠错编码方式,编码效率为1。 思考:联通目前的实际系统中采用的是3/4编码效率,最高下行速率能到多少?实际联通下行速率仅为7.2Mbps,请问一个用户最多获得几个码道? 计算公式: 3.84M/16×4×15×3/4=10.8 Mbps 实际中一个用户最多获得10个码道 传统的ARQ技术只是简单丢弃出错的数据,不做存储 HARQ的关键词是存储、请求重传、合并解调。 接收方在数据出错的情况下,先保存接收到的数据,并要求发送方重传,接收方再将重传的数据和先前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合并后再解码。 思考:HARQ有哪些优点? 优点:具有一定的分集增益,减少了重传次数 AMC提供粗略的数据速率选择方案,HARQ技术提供精确的速率调解,从而提高自适应调节的精度和提高资源利用率。 调度算法应向瞬间具有最好信道条件的用户发射数据,这样在每个瞬间都可以达到最高的用户数据速率和最大的数据吞吐量,但同时兼顾每个用户的等级和公平性。 HSDPA中常用的快速调度算法有3个: RR:Round Robin,轮询 Max C/I:最大载干比 PF:Partial Fair,部分公平 思考:三种调度算法在公平性与最大吞吐量之间的区别? RR:最公平 Max C/I:吞吐量最大 PF:折中 随着HSDPA的发展,WCDMA系统在视频通话、自拍视频、上传等业务方面逐渐兴起,对上行带宽的需求出现了戏剧性的增长。 在平衡上下行传输的速率上,HSUPA技术标准的建立和引入,使得上传速率瓶颈得到解决。 HSUPA是3GPP R6版本的重要特性,通过一系列关键技术,实现了上行的高速数据传输。在上行链路中能够实现高达5.76Mbit/s的速度。 HSPA+的目标是下行峰值速率达到42Mbps,上行峰值速率达到11Mbps,采用64QAM+2*2MIMO技术。 HSPA+的实现对于运营商而言,不需要更换已有的HSPA网络设备,也无需购买额外的频段,就能提供接近于LTE的数据传输速率 。 平滑升级操作简单,易于实施,能够大量节省升级费用,有效保护前期投资。 出发点:利用信号传输的空间特性,自适应调整其方向图,对准期望方向,来达到抑制干扰、提取信号的目的。 特征:实质上是一个空间滤波器。 空间维度可以用于多址接入技术中。 智能天线的结构: 由多个天线单元组成,形成了一个天线阵列,每一个天线后面接一个复数加权器,最后用相加器进行合并输出。 智能的本质: 是指这些加权器的系数可以根据一定的自适应算法进行自适应更新调整。通过对权值向量w的调整来实现将波束对准来波方向,这个过程即为智能天线的赋形。 在TD-SCDMA中采用智能天线,有以下优势: 达到同样信号场强,基站的发射功率小3~6倍。 传输距离:远77%~150%。 基站数目:少2/3~5/6。 背景: 实际CDMA系统中,由于信道的非正交性和不同用户的扩频码字的非正交性,导致用户间存在相互干扰,称为多址干扰(MAI)。 传统CDMA信号分离方法是把MAI看做热噪声一样的干扰,导致信噪比严重恶化,系统容量也随之下降。 多用户检测(MUD) 实际上,由于MAI中包含许多先验信息,如确知的用户信道码、各用户的信道估计等,多用户检测是将其他用户的信息联合起来当做有用信息加以利用,实现多个用户同时检测。 多用户检测包括联合检测(JD)和干扰抵消(IC)。 原理: 充分利用对多用户信道的估计,根据某种信号估计准则,估计同时工作的多个码道的用户信息,在多个用户中检测、提取出所需的用户信号。 思考:联合检测算法的前提是什么呢? 所有用户的扩频码和信道冲激响应必须已知 TD-SCDMA系统在帧结构中设置了用来进行信道估计的训练序列(Midamble),根据接收到的训练序列和已知的训练序列就可以估算出信道冲激响应,而扩频码也是确知的,那么就可以估计出用户原始信号。 利用智能天线和上行同步等技术,根据UE方位和距离信息来判断目前UE是否移动到了可进行切换的相邻基站的邻近区域。 如果UE进入切换区,则RNC通知该基站做好切换的准备,好像接力一样,即“接力切换”。 切换过程 当用户发生切换时,首先将手机用户发送的上行信号切换到新的基站,由新基站处理,同时手机保持接收旧基站发送的下行信号 当上行链路可靠接入新基站以后,然后再把下行链接也转到新基站上。 三种切换技术比较(切换前) 三种切换技术比较(切换中) 三种切换技术比较(切换后) 思考:为什么不用软切换? 资源紧缺 TD-SCDMA系统同一个时隙可分配的信道化码仅有16个。即使UE能够实现与两个不同距离基站的同步,在申请信道化码时,有可能出现码资源不够,导致切换失败。 思考:接力切换与硬切换相比有什么优势呢? 掉话率低 一方面,上行同步成功率高。切换之前,系统已获得移动台精确的位置信息,通过使用上行预同步技术,UE将在合适的时间将上行专用信道切换到目标小区,排除了硬切换在专用信道切换后同步不成功的可能。 思考:接力切换与硬切换相比有什么优势呢? 掉话率低 另一方面,接力切换采用上、下行专用信道分步切换的策略。在成功将上行专用信道切换到目标小区稳定以后,UE才将下行专用信道切换过去。如果上行切换不成功,UE还可以将上行链路切回原小区,保证用户不掉话。 思考:接力切换与软切换相比有什么优势呢? 信道利用率高 接力切换不再长时间占用多个基站的空中业务信道资源及其网络传输资源,简化无线接入系统的复杂性。 实测结果显示,软切换需要系统预留30%资源供切换,而接力切换只需要系统预留15%资源。XLX红软基地

展开

同类推荐

热门PPT

相关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