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图
简介
这是全息应用ppt,包括了全息技术概述及其原理,全息技术的起源,全息技术的原理,全息图的分类及特点,全息过程的相关理论,全息图的实际应用,全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数字全息技术等内容,欢迎点击下载。
全息应用ppt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课件PPT类型的PowerPoint.
数字全息术及其应用 1.1 全息技术(holography)的起源 最初由英国科学家丹尼斯·伽柏(Dennis Gabor)于1948年提出来。 目的:利用全息术提高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 但全息照相理论创建之后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主要原因之一:缺少适用的具有足够相干性和高度单色性的照明光源。 1960年,激光器的问世克服了这个障碍。且激光器的迅速实用化以及离轴全息照相术的发展,消除了在观察同轴全息图再现像时,因虚像和实像相互干扰而降低像质的影响,使拍摄反射物体的全息像成为可能,从而能实现对漫反射物体的全息干涉计量。 1960年梅曼研制成功了红宝石激光器。 1961年贾范等制成了氦氖激光器,产生了一种全所未有的优质相干光源。 1962年美国科学家E.N.利思和J.乌帕特尼克斯用激光器对伽柏的技术做了划时代的改进,全息术的研究从此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近40年来,全息技术的研究日趋广泛深入,开辟了全息应用的新领域,成为近代光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1.4全息图的基本特点: 全息图片 第二部分 数字全息术(DH-Digital Holography) 数字全息术的优点 用光电图像传感器记录全息图,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因此能够记录运动物体的各个瞬时状态,且对稳定性的要求大大降低,扩展了全息术的应用范围。 省去了繁琐的化学湿处理过程,所记录的数据直接由数据采集卡经A/D转换和量化后送到计算机进行处理,提高了效率,可用于需要实时处理的场合; 可以直接得到记录物体再现像的复振幅分布,物体的表面亮度和轮廓分布都可通过复振幅得到,因而可方便地用于实现多种定量测量; 采用计算机数字再现,可方便地对所记录的数字全息图进行图像处理,减少或消除在全息图记录过程中的噪声等因素的影响。 2.2 数字全息技术的研究现状 数字全息技术的可研究方向 提高再现像的像质的研究 1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频域滤波、拉普拉斯算子预处理、 全息图减平均值及数字相减等 应用研究 数字全息显微技术 生物医学成像技术 全息无损检测技术 三维细微检测技术 2.3 数字全息术的应用举例 2.利用数字全息实现信息加密 4.数字全息水印技术 数字水印技术,是指在数字化的数据内容中嵌入不明显的记号。被嵌入的记号通常是不可见的,但通过一些操作可以被检测或被提取。数字水印技术利用数字作品中普遍存在的冗余数据与随机性,使水印隐藏在原始数据(如:图像、音频、视频数据)中,成为其不可分离的一部分。数字水印是一种保护数字图象作品版权的技术。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