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图
简介
这是讲文献ppt,包括了文献研究数据的搜集,文献研究数据的分析,文献研究/文献综述,引言,文献研究过程,内容分析方法的特征,内容分析的步骤,内容分析方法的应用等内容,欢迎点击下载。
讲文献ppt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课件PPT类型的PowerPoint.
第二讲 文献研究方法 引言 文献研究方法又叫文献调查、案头调查。调查对象是放在案头的文献资料(document) 。将文献资料看成为不会写字、不会说话的哑巴,研究者对这些哑巴进行“提问”,所以又叫“无反应调查”,即“要让哑巴说话”(台大历史系教授:许倬云)。 许多“历史研究”和“比较研究”属于文献研究范畴;是文献研究的特殊形式——关注特殊的研究问题。 什么时候运用文献研究方法,而不是其他方法? 研究问题:涉及历史的、国外的 经费限制 研究者的条件:如留学生等 阅读量、整理资料的工作量往往较大。 文献研究过程: 提出研究问题 数据“搜”集(引用、购买、合作等) 数据鉴别与整理(信度与效度) 数据分析(定量-内容分析、定性-文本分析) 与问卷调查、访谈调查不同之处在哪里? 按文献内容级别分类: 一级文献 原始文献,如报刊文章、会议文献、档案材料等。 二级文献 对一级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加工而成的工具性文献,可以方便读者的检索和查找。如书目、题录、文摘、索引等。 三等文献 在综合利用二级文献的基础上,选用一级文献的内容整理分析编写出来的文献。如综述、评述、年鉴等。 1.文献研究数据的形式 正式出版的学术研究成果(如论文、专著); 正规存档的前人工作记录(如各级政府和事业单位的统计资料、年鉴); 可靠的媒体信息如报刊杂志; 网络信息(引用时要有详细的网址,并有下载日期); 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是音像的资料,后者如访谈资料一样,需要转化整理成文字。 2.数据与研究问题的关系 (1)文献本身与研究目的直接关联 例如,“宣传招生网站对招收国际学生的影响”。 对高校的相关宣传册(prospectus)或网站的内容进行研究,将其版面设计、内容覆盖面(学费、生活费等)、详细程度、更新速率、上网便捷性等因素进行量化评分——改进宣传册、网站是研究目的之一。 再例:研究课程演变,为了课程改革之需。 (2)研究目的超越了文献本身层面 如:Malcolm Tight,《高等教育研究:进展与方法》,2007。 样本:北美之外英文期刊17种(如影响因子大于某个值),2000年一年发表的所有406篇高等教育论文进行统计。 目的不是为了改进刊物质量,而是为了把握高等教育研究的现状、问题与今后应该加强的领域。 3.鉴别与整理 信度与效度 使用文献的权威性、文献是否充足,关乎信度。 著作的出版社;有些报刊杂志、网络信息有时需要核实。 是否适切、是否第一手资料(自传还是他人写的传记);是亲笔信还是别人的评论,关乎效度。 4. 文献抽样 以目的、方便抽样为主,随机为辅。 要注意代表性、权威性、适切性。 抽样框要交代清楚 如:每个刊物每年第一期的第一篇。 发行量前10名的、同时被至少两位作者写过书评的教材。 文献分析可以是定量的,通常称为“内容分析” 也可以是定性的“文本分析”。 内容分析方法 (一)内容分析方法的特征 (二)内容分析的步骤 (三)内容分析方法的应用 (一)内容分析法的特点 以明显的传播内容为对象 对客观存在的内容作出判断 按特定的表格形式和程序进行判断(系统性) 获取量化的结果 (二) 内容分析步骤 1. 内容抽样 确定总体 样本选取(来源抽样/时间抽样/单元抽样) 2. 设计类目表格 分析项目 分析单元 3. 判断记录 存在性判断 频数记录法 倾向记录法 主辅评判制 4. 信度分析 相同项目的意见一致性计算 R= n×K/1+(n-1)×K K= 2M/N1+N2 如果R大于0.90可以把主评判的结果作为内容分析的结果。 三、内容分析方法的应用 资料类型: 教学软件 网络资源 电视教材 课堂实录 刊物、文集、报纸 论文、报告 教学计划、设计方案 学生联系,考试试卷 学生作品 …… 分析的目的 特征分析(意向分析) ——找出同一对象,对不同问题或不同场合的内容表述所显示的稳定、突出的因素(语言特征分析) 发展分析(趋势分析) ——找出同一对象,对同类问题,不同时期所显示的内容表述,判断其发展方向。 比较分析 ——找出不同对象,对同一问题,所显示内容表述的异同 作业二 选择一个研究内容,确定研究总体 选择样本(说明抽样方式) 设计类目分析表格(3个以上) 进行分析判断,统计量化数据 写出研究结果 结论与讨论 案例: 政策研究(政策的有效性、可执行性) 《中日本科教学改革政策比较研究》 概念框架: 教育目标 课程管理 教学评估 方法框架: 内容分析 文本分析 教育目标(内容分析:字数比例) 北美之外17种期刊,2000年的406篇高等教育论文(Malcolm Tight.北大出版社,2007). 南京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演变 三、文献综述 什么叫文献综述?对本领域国内外已有研究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等方面进行概括性、批判性地总结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方向,从而水到渠成地提出自己的研究问题。 “总结和评价”与所提出的研究问题之间具有必然的联系;前人的研究与自己的问题之间具有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文献综述的意义: (1)为提出研究问题服务。 (2)表明研究者对相关领域有良好的把握。展示其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因此对学位论文尤其重要。 (3)表明研究者有能力去选择、概括相关的文献,并从中提出明确的研究问题。 (4)对于思辨性论文,为自己的命题、立论提供背景,以突出自己的贡献。对于人物思想研究,要对前人的相关思想进行综述,以突出人物的贡献。 文献综述包含的内容: 前人研究的陈述(主题、发展过程、国际比较) 对前人研究的评价(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提出自己的研究问题(内容和方法) 对前人研究的陈述不是做笔记、流水账。应该: 美国70年代出现严重质量问题①,80年代开始为了改革的大量的调查研究。研究发现,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学生满意度不同 ②;研究型大学学生满意度普遍低于普通高校③。 中国的研究文献主要是对外国教学改革举措的介绍,如研究性学习④ ……。少数实证调查发现质量问题严重,主要表现在……⑤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的质量问题较为严重;研究缺乏充分的实证调查,缺乏对学校类型的关注……。因此,本研究……。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