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ppt

简介 相关

截图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ppt

简介

这是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ppt,包括了蔡伦和造纸术,纸的发明,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火药的发明和使用,印刷术的进步,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中国古代科技长期发达并领先世界的原因等内容,欢迎点击下载。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ppt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课件PPT类型的PowerPoint.

蔡伦和造纸术 印刷于公元868年的《金刚经》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 1、改进过程: ①雕版印刷术:《金刚经》唐(最早) ②活字印刷术:北宋毕升,胶泥活字 ③元代:王祯木活字和转轮排字 ④明代中期:铜活字  《古今图书集成》 2、传播: 由波斯传到西方 3、影响: 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小结: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阅读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 五、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1.从历史进程来看: 长期走在世界前列,明清时期才逐渐落后于西方 2.从科学思想来看 (1)重视完善人和自然的关系 (2)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 七、明清时期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的原因是什么? (1)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2)政治:封建专制空前强化,缺乏使科技创新的动力和机制 (3)思想:八股取士和文字狱禁锢了思想; (4)对外:闭关锁国政策使中西文化交流中断 根源:腐朽的封建制度的阻碍 学习思考(P28):鲁迅在《电的利弊》一文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他在《随感录》中还写道:“火药除了做鞭爆,罗盘除了看风水,还有什么用处么?” 鲁迅的话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四大发明对中国和对西方造成的不同影响说明了什么? 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应星(1587—约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 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材料二 牛顿(1643—1727)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了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15分)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15分) 特点:传统科技的集大成;多总结,少创造。 长期试验基础上的理性探讨;突破性的科学成果。 背景: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发达;科举失利后的发愤之作。 科学冲击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近代科学研究方法形成;长期从事科学研究。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10分) 宋应星:士大夫热衷于科举功名、轻视农业手 工业活动;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文化专制。 牛顿:重视科学的社会氛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新方法。9r3红软基地

展开

同类推荐

热门PPT

相关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