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同性恋ppt

简介 相关

截图

古代同性恋ppt

简介

这是古代同性恋ppt,包括了同性恋意识的近代发展,柏拉图的爱情观,“同志”的代表人物,古代中国趣闻,中国历史上的断背,同性恋者面对的难题,被误解的“疾病”,同性恋权利运动等内容,欢迎点击下载。

古代同性恋ppt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课件PPT类型的PowerPoint.

戏说改革之后的开放意识 ——同性恋的前世今生 Homosexual lovers 同性恋意识的近代发展 近一个世纪以来,同性恋在西方被视为洪水猛兽,为社会所不容。上世纪60年代开始的同性恋权利运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同性恋的看法。在越来越多的地区和社会,人们对同性恋越来越宽容,这是一个基本的趋势。在中国公众对同性恋态度的调查中。在“你如何看待同性恋行为”这一问题上,有两成(20.8%)中国城市居民认为它完全没有错;三成人(32.3%)认为它“有点错”,但是并非完全错误;有近四成人(37.8%)认为它是“完全错误”的。还有近一成人(9.3%)态度不明。与美国相比,完全接受同性恋的人的比例(1977年的美国为43%)低20个百分点,但是完全拒绝同性恋的人所占的比例(1977年的美国为47%)也低了10个百分点。换言之,美国公众的观点比较两极化(纺锤型),或者完全接受,或者完全拒绝,而中国公众的态度比较中庸(枣核型)。这种区别估计与我们两国各自的传统性文化对同性恋态度的区别有关。  从社会道德评价上看,由于同性恋有可能有先天成因,就不应对它做道德评判,这跟不可以说左撇子道德有问题是同一个道理。因为无论你怎样批评它,禁止它,它还是会存在。从文化传统上看,中国对同性恋从来不严厉,现在世界上还有80个国家同性恋不合法,其中有7个国家对同性恋判死刑。我们偏巧没有这样的文化习俗和传统。从宗教信仰上看,中国从没有宗教禁止同性恋,而西方许多国家要保护同性恋人群的权益,有很大的宗教障碍。从繁衍保种需要看,历史上所有缺少人口的国家对同性恋都比较严厉,而不缺少人口的国家对同性恋就比较宽容。目前我国人口数量庞大,有3%-4%的人群不生育,不会对我国人口数量产生根本性影响。 柏拉图的爱情观 柏拉图式爱情也称为柏拉图式恋爱,以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命名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精神爱情,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理性的精神上的纯洁爱情。最早由Marsilio Ficino于15世纪提出,柏拉图式爱情根植于古希腊的理性主义传统和同性恋爱风尚。 柏拉图在对话录《会饮篇》中提到最崇高的爱情是精神之爱,是爱的双方对真善美的共同追求,而这种共同追求仅限于男人之间。“柏拉图之爱”的真正意义就是男子之间的同性爱,只有这种爱才是高尚而珍贵的。在雅典,同性爱被法律赋予了最大限度的保护和支持,甚至被认为是对无节制生育的一种控制方法而加以提倡,同性恋是当时的雅典的骄傲之一,公元前4世纪,著名演说家爱斯基尼斯曾在法庭上公开陈说:“迷恋上一位貌美如花、风姿翩翩而又举止得体的少年,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这是任何一位感情丰富而又明智的男性必然会产生的爱情,是不可违抗的。” “同志”的代表人物 亚历山大据史料记载,亚历山大喜爱容貌俊美的士兵,有历史学家甚至作出结论:亚历山大的军队之所以攻无不克,与士兵之间亲密的“兄弟情谊”有关,在Issus战役之后,亚历山大和赫氏曾一同巡视来自波斯国的战利品。这些战利品包括了大琉士三世(Darius III)波斯帝王的家眷。在这次的巡途中,传说Sisygambis(为马其顿军所擒的波斯太后)曾误以为高大的赫氏就是亚历山大本人,但亚历山大并没有怪罪谁,只是告诉她说:“赫菲斯题安也是亚历山大。Mary Renault之作《亚历山大大帝其人》:“亚历山大一直爱着赫菲斯安;他们的爱如此之深,以致于超越了肉体上的情爱。亚历山大一度有过男宠,但赫菲斯安与亚历山大的情感并没有被影响。” 贝特尔今年42岁的贝特尔成为卢森堡首位同性恋首相。这也是继冰岛前女总理西于尔扎多蒂、比利时前总理迪吕波后,第三个出柜的欧洲国家领导人。值得一提的是,卢森堡副首相施耐德也是同性恋。2008年6月,在一档电视节目中,贝特尔首次公开同性恋身份,当时有媒体称其与男友是“卢森堡的断背山”。 蒂姆·库克2014年,53岁的苹果CEO蒂姆·库克在《商业周刊》网站发表文章正式“出柜”引发关注,库克首次公开承认自己是同性恋,并表示,“为身为同性恋者感到很自豪”。英国《每日邮报》称,库克的“出柜”宣言使他成为了商业领域最受关注的同性恋者。 古代中国趣闻 断袖断袖是古人对男性之间的同性恋的代称,或者说“隐语” 西汉董贤英俊潇洒,又是御史董恭之子,因而被选为太子舍人。哀帝在与他的交往中产生了爱恋,封他为董门郎,并封其父亲为霸陵令,迁光禄大夫。不久,董贤又被封为驸马都尉侍中,哀帝和他形影不离,同床共枕。有一次哀帝醒来,衣袖被董贤压住,他怕拉动袖子惊醒爱人,于是用刀子将其割断,于是便有了这个典故。 龙阳龙阳之癖,也叫断袖之癖,指男同性恋 魏王与龙阳君为同性恋者,同床共枕,甚为宠爱。一天,魏王与龙阳君同船钓鱼,龙阳君钓得十几条鱼,却突然哭起来,魏王惊问其故,龙阳君开始钓到一条鱼很开心,后来钓的鱼越来越大,便将小鱼丢弃。反思到自己,四海之内,美人有很多,我担心魏王爱其他美人,必然会抛弃我,所以哭了。魏王为绝其忧,下令举国禁论美人,违禁者满门抄斩,以表其爱龙阳君,亦作”龙阳之兴“。 中国历史上的断背 1.卫灵公与弥子瑕、宋朝(分桃、余桃之癖)“分桃”典故,事情的原委是:君臣二人共游果园,弥子食桃而甘,未尽,遂以其半遗君。灵公食而甘之,曰:“爱我哉!忘其口味以啖寡人 2.楚共王与安陵君安陵君的固宠手段可以为后宫美人树立样板:一次宣王出游,兴致甚高而发出感问:“寡人万岁千秋之后,谁与乐此矣?”安陵君泣下而言曰:“大王万岁千秋之后,愿得以身试黄泉,蓐蝼蚁。”也就是愿意从死,不再乐生。于是,赢得了宣王更加的爱宠。 3.明万历帝万历皇帝宠幸十俊,都是年青慧丽的小太监。沉溺其中,以致有朝臣直谏道:“幸十俊以开骗门,此其病在恋色者也。”有一次他去万寿山拜谒皇陵,中途还要向一位少年护卫寻些断袖之欢。 4.杨秀清在太平天国当中,天王洪秀全、北王韦昌辉、北伐军首领李开芳等可能都有男风之好。其中反映最集中的人物是东王杨秀清,他的宠嬖有侯裕宽、侯谦芳等。他曾经阉割幼童以供使役,选择其中姿容秀丽者傅粉裹足,着绣花衣,号为男妾。 5.张国荣张国荣1997年红馆演唱会,在与恋人共同走过的第12个年头,张国荣终于公开了与唐鸠德的恋人关系。张国荣的举动,非但没有影响他在FANS心目中的地位,反而获得更多的掌声与祝福,他和唐先生的交往,还曾被香港电台票选为演艺圈内感情最坚固的情侣 …… 同性恋者面对的难题 宗教人类社会最开始明文反对同性恋,大概就是从宗教的教义开始。世界上主流宗教——包括伊斯兰﹑基督教﹑犹太教、印度教,在对待同性恋上基本立场统一:重者将同性恋称为罪孽、轻者则号召信徒远离同性恋行为,总之,同性恋大多被定义为“人类社会错误的越轨行为”。 现代历史研究发现,在古希腊,同性恋还曾盛行一时,同性恋被认为是自然而高尚的。苏格拉底、亚里斯多德等大学者都是同性恋支持者,柏拉图还曾写道:“如同对待哲学一样,同性恋(只有)在野蛮人眼中是可耻的。”但此后在欧洲兴起的犹太教和基督教,其(正统教会的)教义宣扬的精神都与古代对同性恋的认识大相径庭,同性恋更由于“违背了人类繁衍的天职”而被视为十恶不赦的大罪。 随着时代进步,主流社会对生育繁衍的期待发生变化、“生育本能说”也逐渐走向衰落,但同性恋的地位依然隐晦不明。在很大程度上,人们对同性恋的态度,都受主流价值观所传导的“刻板印象”所影响。同性恋关系一般被认为是对传统性别角色的挑战——在男女搭配占绝对主流的情况下,其他任何关系几乎都自动被认为是“性别角色越界”的行为。西方性伦理学家在解释“恐同者”行为时曾指出,同性恋往往被描述成“造成家庭、社会组织结构瓦解”的罪魁祸首。事实上,无论在东西方传统文化中都带有“男性至上”的观念,同性关系则是对这种“传统所赋予”的特权的挑战。同性恋者(同时是“性别角色越界者”)则极容易被视为对这一传统模式的威胁,而不被主流社会所接受。 被误解的“疾病” 上世纪60年代,欧洲各国掀起一股为同性恋者“平反”潮流,英国将合法同性行为的年龄降低到16岁,荷兰于70年代率先停止将同性恋视为精神疾病。但同性恋在世界上不少国家,继续作为一种非正常的、有精神病倾向的行为而存在,这样的定性也延缓了公众对同性恋以及个人同性恋行为的客观认识。 中国的同性恋“非病理化”直到2001年才实现,新修订的《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将“同性恋”从精神疾病名单中剔除,比世界卫生组织从“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名单”上删除此项晚7年。在保守主义依然强大的美国,事情就更为复杂,虽然医学上同性恋早就被“非病理化”,在受宗教界影响颇深的民间,依然有大大小小的“同性恋研究与治疗”组织,致力于宣传改变性取向在科学上的可能性。 从医学上看,当代社会对同性恋的抗拒最直接的载体,是对人类尚且无法治愈的艾滋病的恐惧。自1981年美国报告第一例艾滋病起,同性恋就与瘟疫划上了等号。虽然同性恋并不等于艾滋病,但医学发现也证明,同性恋与艾滋病确有密切关系。 同性恋人群一直是艾滋病的薄弱防区,是艾滋病领域的“盲区”。据中国卫生部统计,新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男男性行为传播导致的比例从2007年的12.2%猛增至2009年的32.5%。人类对艾滋病的认识尚浅,而大部分人对艾滋病传播机理又一知半解,艾滋病逐渐被人们误称为“男同病”——而此前让同性恋被接受而做出的诸多努力,也在人们对艾滋病的疯狂恐惧中,大打折扣。 同性恋权利运动 同性恋权利运动的兴起是为了回应被同性恋权利活动分子称为的对同性恋者的“歧视”和“偏见”。 最先的一次同性恋权利运动发生在二战前的德国,以Magnus Hirschfeld为中心。这次同性恋权利运动完全被阿道夫·希特勒的纳粹运动镇压(参看纳粹德国的同性恋者)。在美国,紧接着二战结束后的几年就有了一些同性恋权利运动的步伐。 1969年的石墙骚乱被认为是现代同性恋运动的出发点。当时所有相关的秘密变化都达到了转折点。同性恋者开始大规模的组织起来要求合法的地位、社会认同和平等。 世界上允许同性恋结婚的国家或者地区 1.荷兰在2000年12月通过开创性法律,允许同性伴侣结婚并领养小孩。 2.法国,有国民公约(cicil,solidarity pact),同性伴侣享有继承权,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汗~~偶真不知道法国允许共性婚姻) 3.葡萄牙,同法国一样 4.比利时,世界上第二个允许同性结婚的国家,2003年,但是该国不允许同性恋领养小孩 5.丹麦,注册了的同性伴侣享有婚姻的全部权利,丹麦最强! 6.瑞典,也是注册了的同性伴侣项有异性伴侣的权利,允许领养孩子 7.德国,注册同性伴侣享有财产继承权.注意,没有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险!不人道!在国外没有这两个权力,生活会很难的! 8、加拿大(基本上水到渠成,虽然反对声也不小) 9、西班牙(总统有感人讲话) 10、英国,令人很难相信,女王她老人家,竟然也开始接见一些同性恋活动家 …… the end 白先勇小说《孽子》里有这么一段描述:“在我们的王国里,只有黑夜,没有白天。天一亮,我们的王国便隐形起来了。”在世界上不少地方,这依然是同性恋者的真实写照。   对未知领域的恐惧、宗教信仰、伦理习俗甚至政治需要,让人们对本来就属于社会的一部分的同性恋心生抗拒。无论是支持抑或反对同性恋,要转变固有的观念总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我们可以赋予同性恋者的,是选择的自由。0uH红软基地

展开

同类推荐

热门PPT

相关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