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图
简介
这是一个关于工程光学眼睛及目视光学系统介绍PPT课件,主要介绍了§7.1 眼睛的光学成像特性。§7.2 放大镜。§7.3显微镜系统。§7.4 望远镜系统。§7.5 目镜的内容。第7章 眼睛及目视光学系统第7章 眼睛及目视光学系统 §7.1 眼睛的光学成像特性 一、眼睛的结构 精巧的照相机二. 眼睛的调节及适应 1、视度调节 视度——与视网膜相共轭的物面到人眼距离的倒数。SD=1/l 眼睛的调节:眼睛成像系统对任意距离物体自动调焦的过程。调节能力用能清晰调焦的极限距离表示:lr、lp(远点距、近点距) 2、瞳孔调节 3、适应 适应:眼睛对周围空间光亮情况的自动适应程度,通过瞳孔的自动增大或缩小完成。明适应:暗——亮,瞳孔自动缩小。暗适应:亮——暗,瞳孔自动增大。三、眼睛的缺陷及校正正常眼:眼睛的远点在∞,或眼睛光学系统的像方焦点在视网膜上。反常眼:近视眼:远点位于眼前有限距 远视眼:远点位于眼后有限距 散光眼、斜视眼、散光近视 四、眼睛的视角五、眼睛的分辨率 刚刚能分辨开的两点对眼睛物方节点所张的角度——极限分辨角。白天:2mm——70”——0.006mm 眼睛在松弛状态:f ’=23mm 得= a /f ’= 0.006 /2360"(良好照明) 设计目视光学仪器时,必须考虑眼睛的分辨率。应满足:仪= tan/tan/:被观察物体所需的分辨角。六、眼睛的瞄准精度(对准精度)分辨:眼睛能区分开两个点或线之间的线距离或角距离的能力。对准:垂直于视轴方向上的重合或置中过程。对准误差(精度):对准后,偏离置中或重合的线距离或角距离,欢迎点击下载工程光学眼睛及目视光学系统介绍PPT课件哦。
工程光学眼睛及目视光学系统介绍PPT课件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学校PPT类型的PowerPoint.
第7章 眼睛及目视光学系统第7章 眼睛及目视光学系统 §7.1 眼睛的光学成像特性 一、眼睛的结构 精巧的照相机二. 眼睛的调节及适应 1、视度调节 视度——与视网膜相共轭的物面到人眼距离的倒数。SD=1/l 眼睛的调节:眼睛成像系统对任意距离物体自动调焦的过程。调节能力用能清晰调焦的极限距离表示:lr、lp(远点距、近点距) 2、瞳孔调节 3、适应 适应:眼睛对周围空间光亮情况的自动适应程度,通过瞳孔的自动增大或缩小完成。 明适应:暗——亮,瞳孔自动缩小。 暗适应:亮——暗,瞳孔自动增大。三、眼睛的缺陷及校正正常眼:眼睛的远点在∞,或眼睛光学系统的像方焦点在视网膜上。反常眼:近视眼:远点位于眼前有限距 远视眼:远点位于眼后有限距 散光眼、斜视眼、散光近视 四、眼睛的视角五、眼睛的分辨率 刚刚能分辨开的两点对眼睛物方节点所张的角度——极限分辨角 。 白天:2mm——70”——0.006mm 眼睛在松弛状态: f ’ =23mm 得= a /f ’= 0.006 /2360"(良好照明) 设计目视光学仪器时,必须考虑眼睛的分辨率。应满足:仪 = tan/tan /:被观察物体所需的分辨角。 六、眼睛的瞄准精度(对准精度)分辨:眼睛能区分开两个点或线之间的线距离或角距离的能力。对准:垂直于视轴方向上的重合或置中过程。对准误差(精度):对准后,偏离置中或重合的线距离或角距离。七. 双目立体视觉 对物体位置在空间分布以及对物体体积的感觉——立体视觉。 1. 单眼观察 2.双眼观察 双像 单一像 物在两眼视网膜上的像必须位于视网膜的对应点,即相对于黄斑中心的同一侧时,才有单像的印象 §7.2 放大镜 一、视觉放大率 二.光束限制和线视场 眼瞳:孔径光阑,系统的出瞳 放大镜框:视场光阑,入窗,出窗,同时也是渐晕光阑 (视场光阑与物面不重合) 当物面位于放大镜前焦面时,其线视场2y(50%渐晕): §7.3 显微镜系统一.显微镜的视觉放大率(物体一次像位于目镜物方焦面) 二、显微镜的光束限制和线视场 1.显微镜的孔径光阑、出瞳直径 普通显微镜:物镜框——孔径光阑。 测量显微镜:物镜像方焦面——孔径光阑 2、显微镜的视场光阑 显微镜的线视场取决于视场光阑的大小。所以,显微镜的线视场:三.显微镜的分辨本领、有效放大率 1.显微镜的分辨本领瑞利判断: 当一个像点衍射斑中心落在另一像点衍射光环第一个暗环时,则两像点刚好能被分辨(即两相邻点之间隔等于艾里斑半径时)。 艾里斑半径:a=0.61 /n’sinu’ 分辨率是能分辨物方两点间最短距离: 道威判断: 两相邻像点间隔0.85a时,被系统分辨: = 0.85a =0.5 /NA 以道威判断作为系统的目视衍射分辨率或理想目视衍射分辨率。 2.显微镜的有效放大率 便于眼睛分辨的角距离为2'~4' ,在明视距离上对应的线距离s' : ' = = 0.85a =0.5/NA =555nm 按道威判断,得: 523NA≤ ≤ 1046NA 取 500NA ≤ ≤ 1000NA min = 0.0725mm 常用的:物镜4个:4 、10 、40 、100 目镜3个:5 、10 、15 组成: 20 ~1500 (光学筒长Δ随 f ’ 不同而不同)四、显微镜的景深几何景深物理景深调节景深 250mm~∞ 调节范围4D NA、G 五. 显微镜的照明方法 1.反射光照明: 亮视场照明:一般通过物镜从上面照明。 暗视场照明:侧面入射,从物镜侧向通过。 进入物镜成像的仅为从物体表面散射的光线。 2. 透射光照明: 亮视场照明:临界照明、柯勒照明(像方远心) a. 临界照明——光源成像于物平面。 多用于投影物体面积较小的情况。 光源表面亮度的不均匀性影响观察效果。 “窗对窗,瞳对瞳” b. 柯勒照明:光源成像于物镜的入瞳面上。 多用于大面积的投影情况。消除了物体平面光照度不均匀的缺点。 “窗对瞳,瞳对窗” 暗视场照明:光线倾斜入射,在物体旁侧向通过。 §7.4 望远镜系统 一、望远系统的视觉放大率 开普勒望远镜二. 望远镜系统的分辨率和工作放大率 望远镜的分辨率用极限分辨角表示。艾里斑半径 a=0.61 /n’sinu’ 1. 按瑞利判断 2. 按道威判断 三.望远镜的视场 1.开普勒望远镜 物镜框:孔径光阑、入瞳;出瞳在目镜外,与人眼重合。 目镜框:渐晕光阑,允许50%渐晕; 分划板:视场光阑。 §7.5 目镜 同放大镜: =250/fe’ 一.目镜的主要光学参数 2’ 、fe’、p’/ fe’、lF 1. 视场角2’ tg’=tg 2.镜目距p’:出瞳到目镜后表面的距离,≥6mm 相对镜目距p’/ fe’ 3.工作距lF ——目镜第一面的顶点到其物方焦平面的距离 lF > 视度调节的深度 二 . 光学仪器中目镜的视度调节 三.目镜类型 1. 惠更斯目镜 2’=400~500 p’/ fe’ =1/3 2. 冉斯登目镜 2’=300~400 p’/ fe’ =1/3~1/4 3.对称式目镜 2’=400~420 p’/ fe’ =1/1.3 4. 凯涅尔目镜 2’=450~500 p’/ fe’ =1/2 5. 无畸变目镜 2’=480 p’/ fe’ =0.8 6.长出瞳距目镜 2’=500~700 p’/ fe’ =1/1.7 7.艾尔弗目镜 2’=650 ~720 lz’/ fe’=3/4 另外,还有广角目镜、超广角目镜。 目镜型式较多,设计时在满足光学特性要求时,要兼顾成像质量和结构的简单化。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