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图
简介
这是一个关于缅甸地理概况ppt,主要介绍了国土与人民、历史概况、政治经济概况、对外关系概况等内容。缅甸历史可以上溯到5000年前。根据法文和英文考古资料,缅甸在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已有人类活动。当时缅甸的伊洛瓦底江边的村庄已有人类居住。将缅甸划分成“上缅甸”和“下缅甸”是英国殖民统治后的人为划分。相传公元前200年骠人(Pyu)进入依洛瓦底江的上游地区,并掌控中国和印度之间的通商之路。《汉书》称谌离。两世纪之后孟族来到锡唐河(Sittaung River)流域,而在849年缅甸人接管骠河流域并建立蒲甘城(Pagan),欢迎点击下载缅甸地理概况ppt哦。
缅甸地理概况ppt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城市旅游课件类型的PowerPoint.
东南亚国家概况
缅甸、泰国、越南
缅 甸
一、国土与人民
二、历史概况
三、政治经济概况
四、对外关系概况
一、国土与人民
(一)自然地理
1、地理位置:比邻国:中、泰、老、印度、孟加拉国
边境线:中缅2185km,滇缅1997km
面 积:676581平方公里,局世界第39位
2、行政区划:14个省(7邦7省)、两个直辖市
7省:石皆省、曼德勒省、马圭省、勃固省、
仰光省、伊洛瓦底省、德林达依省
7邦:克钦邦、掸邦、克耶邦、克伦邦、孟邦、
钦邦、若开邦
备注:1989年Burma更名为Myanmar(缅甸)
Rangoon更名为Yangon(仰光)
仰光省:面积最小的一个省
海拔160m—330m,南部海拔低于20m
气候:湿度较大,热带季风气候,终年温差不大
仰光市:(前首都)是缅甸最大的城市
交通枢纽、政府机构、大学院校、工业企业
经济:农业(农作物、养殖业)
工业(国营企业)
交通(海、路、空、铁路)
曼德勒省:位于缅甸中部
地形:高原山区、平原、丘陵
气候:东部高原为温带潮湿气候、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其余地区为准热带气候,温度最高达40℃
曼德勒市:(瓦城)缅甸第二大城市
矿藏:北部莫谷(红宝石和蓝宝石)、彬乌伦(铁矿)、南部(钨矿)、玛达雅色金山(汉白玉石)、西部(石油和石膏石)
经济:农业:农作物、植物
工业:工业园区
掸邦:位于东部高原
面积最大和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一个邦
主要河流:萨尔温江
茵莱湖:缅甸第二大湖泊
矿藏:西部(钨)、北部(银、铅、锌)、
其它地区(铁、锰、钻石、宝石矿)
经济:农业:农作物、捕鱼业、林业
3、地形特点
地势北高南低,东、北、西部均为高山或平原,中央为平原
境内三条平行山脉:西部山脉、勃固山脉、东部山脉
西部山区中的卡格博亚济峰,海拔5881m,为东南亚最高峰
主要河流: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
山脉与河流把缅甸分为四部分:西部山地
东部的高原地区
若开沿海区
中部的伊洛瓦底江河谷地区
(东部的山区有较丰富的矿藏)
4、湖泊河流
伊洛瓦底江:最长最广,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
是缅甸的“母亲河”,发源于中国西藏察隅地区,
称(吉太曲), 在云南称独龙江
伊洛瓦底江分:上游(山区)
中游(河谷平原)
下游(三角洲平原)
萨尔温江:缅甸第二大江,发源于西藏东部唐古拉山山脉
(那曲),在云南境内是怒江
萨尔温江河段易形成瀑布,景色壮观,但绝大部分河段不能航行,仅能漂放木材,萨尔温江上的支流与渡口较多
5、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北部多山,气温不太高
伊洛瓦底江上游以及掸邦高原“四季如春”
西北部高山地区,寒带气候,全年冬天
中部降雨量少,夏季酷热
南部潮湿,气候闷热
季节:凉季(12月—2月)
热季(3月—7月)
雨季(8月—11月)
6个气候区域
(二)自然资源
1、矿物
缅甸是中南半岛上自然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
(辽阔的疆域、复杂的地质、多样的气候和土壤)
主要矿藏:石油、天然气、玉石、红宝石、蓝宝石、钻石、
铜、钨、铅、锌、锡、锑、金、银、锰、镍、
铁、钠
掸邦西部的铅、锌、银、重晶石矿带
缅甸中部和伊洛瓦底江三角洲的油气带
2、植物
缅甸是中南半岛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
常绿林、落叶林、荆棘和干燥林、高原草地和山地林、潮水滩涂林、柚木(国树)、橡胶、藤竹、木柴、果树、植物药材、香料植物、油料植物、豆类等
森林面积占国土面积50%
柚木储量为世界总储量的85%—90%
3、动物
300多种哺乳动物,1000多种鸟类,370种两栖动物
绿孔雀为国鸟
1879年《大象保护法》
1912年制定了第一部《野生动物保护法》
(三)居民与宗教
1、人口:5284万(2004年)
50多个民族,135个支系,缅族人口占65%
城镇化最高的是仰光省
2、民族:135个民族(1983年,缅甸政府宣布)
8大族群:缅族族群(9个民族)
克伦族族群(11个民族)
掸族族群(33个民族)
若开族族群(7个民族)
孟族族群(1个民族)
克钦族族群(53个民族)
克耶族族群(9个民族)
二、历史概况
早期国家(由骠、掸、孟等不同民族建立了国家政权)
↓
蒲甘时期(1044—1287)
↓
分裂时期(1287—1531)
↓
东吁王朝(1531—1752)
↓
贡榜王朝前期(1752—1823)
↓
贡榜王朝后期(1823—1885)(三次英缅战争)
↓
被殖民时期、独立运动时期、建国时期、军政府时期
第一次英缅战争(1824—1826)
第二次英缅战争(1852—1885)
第三次英缅战争(1885)
昂山(1947)
↓
吴努政府(1947—1962)
↓
奈温(1962—1988)
↓
苏貌将军(1988—1992)
↓
丹瑞大将(1992—2010)
↓
吴登盛总统(2010—今)
三、政治经济概况
(一)政治
1948年独立后,政治上经历了复杂的发展变化
1948—1962:由吴努领导的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和联邦党政的、模仿西方的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
1962—1974:以奈温将军为首的军人组成的缅甸联邦革命委员会及其创立的缅甸社会主义纲领的统治
1974—1988:《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下的实质上是以奈温为首的退伍军人和军人为核心的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的一党制政治
1988—2010:新的军人政府的统治
这段时期经历了:
两度政党统治:1948—1962的多党政治
1974年的新宪法颁布后的纲领党一党政治
一度军人临时政府:1958—1960
两次军人政变:1962年3月奈温发动的政变
1988年的军人政变
两次为时较长的军政府直接统治:1962—1974
1988—2010
两部宪法:1948—1974《缅甸联邦宪法》
1974—1988《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
国名的变更:1948“缅甸联邦”
1974“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1988“缅甸联邦”
2010“缅甸联邦共和国”
1、政治制度的演变
封建时代的政治制度(封建君主政体)
↓
殖民统治时期的政治制度:以印治缅和分而治之
二元政制
印缅分治
↓
1948—1962年,议会民主时期的政治制度
↓
1962—1988年,革命委员会和社会主义纲领党时期的政治制度
↓
1988年,全国实行军管
2、政治体制
1948—1962 多党议会民主的政治体制
1962—1974 军人集权式政治体制
1974—1988 人民议会一院制体制
1988—2010 军政府统治
(二)经济
1、古代经济: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
2、殖民时期经济:以水稻为主的单一种植经济
铁路修筑
大米、石油、矿业的输出居世界前列
3、1948—1988年的经济
积极发展民族工业;解决土地问题;积极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政府制定发展经济的计划,指导经济发展;发展国有经济、严格限制私人经济的发展;实行由中央政府统制的计划经济;在对外经济方面,采取“闭关自守”
4、1988年以来的经济
废除“缅甸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度,实行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体制;鼓励和扶植私人经济发展;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进行金融系统的改革,允许私人设立金融机构;调整农业政策,鼓励垦殖空地、荒地、闲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5、农牧渔林业
农业:出产热带和温带的多种农产品
稻谷、豆类、小麦、玉米、栗子、花生、芝麻、向日葵、棉花、黄麻、油棕、橡胶、烟叶、咖啡、香料、甘蔗、辣椒、洋葱头、大蒜、马铃薯等
畜牧业:主要是养牛、养羊和养猪业
渔业:缅甸渔业特别是海洋渔业的潜力很大
林业:森林覆盖面积为全国土地面积的50. 8 %。可供采伐的柚木面积约6 1 0万公顷:缅甸还盛产多种质硬木,如紫檀木、铁力木、龙脑香木、月季木、松木等。
缅甸已耕地面积2500万英亩,仅占国土面积的1 6%,而缅甸的可耕地达4500万英亩,因此,至少还有2000万英亩待开发的土地。缅甸农业丰富,农业发畏有着f更大自?潜力,无论是种植业还是林、牧、捶渔业,无:兰是壬蚕长生立还是经济作物,都可以有一个很大的发展。从长远看,缅甸将戎为东南亚重要的农业国和农产品出口国。
6、加工制造业
加工制造业主要有纺织和成衣、食品加工(包括碾米、、制糖、制酒、制冰,加工饼干、面包、面条、咖啡等)、建筑材料(包括水泥、砖、玻璃等)、制药、日用化工产品(包括卫生用品、洗涤用品、肥皂、香皂、工业用油、塑料制品、电池、油漆等)、普通机械制造与维修(包括自行车、水泵、电表、手电筒、少量摩托车、发电机、拖拉机、变压器等)。
外资企业:服装、烟草、建材、机械、电器产品等行业
基本特点:基础工业弱,制造业门类不多,技术水平低,主要生产中低档档日用消肖费品,产品种类和数量少,远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除成衣等少数劳动密集型产品外,其他产品在国际上缺乏竞争能力;碾米及粮食加工等传统加工工业在加工制造业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
7、石油、天然气和矿业
石油天然气工业全部由国有企业经营,缅甸石油天然气公司( MOGE)负责整个国家的石油天然气勘探、开采和输送。
缅甸金属矿业主要是锡、钨、铅、锌、镍、锑、金、银、铁、锰矿产的开采和初级选冶业
缅甸是世界上著名的珠宝玉石生产国。玉石和各种名贵的红宝石、蓝宝石、猫眼石,一向被视为缅甸的国宝。
8、交通和通讯
交通运输和通讯业都比较落后
缅甸的交通主要由公路、铁路、内河航运、海运和航空运输五个方面组成。
缅甸的电讯完全由国营的缅甸通信公司垄断经营。
9、旅游业
缅甸虽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由于过去长期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不重视发展旅游业,旅游设施滞后,旅游签证难,致使旅游业资源得不到开发,一直是东南亚旅游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仰光大金塔、蒲甘、曼德勒大皇宫等历史古迹和南部、西南部的海岸风光及自然景观
10、财政与金融
联邦银行(具有中央银行的职能)
缅甸经济银行(只经营国内业务)
对外贸易银行(只对外商营业)
农业银行(面向农村服务)
1988年前缅甸仅有4家国有银行,分别为:缅甸中央银行、缅甸农业银行、缅甸经济银行、缅甸对外贸易银行。现在缅甸的银行所有制有国营、国家和私人联营、私营与外国经营等形式,建立起了以中央银行方为中心,以国营专业银行为主体,有多种金融组织并存的金融体系。国营金融机构主要有缅甸中央银行、缅甸经济银行、缅甸投资与商业银行、缅甸外贸银行、缅甸农业与农村发展银行、缅甸小额贷款公司、缅甸保险公司。
缅甸最大的几家私营银行如下:
亚洲经济银行、佑玛银行、通用银行、缅甸五月花银行
缅甸财政上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国家财政收入少,收支不平衡严重存在,财政赤字较大。
11、对外经济关系
1988年以来,缅甸的主要贸易对象一直是中国、东盟国家、印度、日本和韩国。在进口方面,中国一直是缅甸最大的进口来源国。缅甸出口贸易的基本特点是出口结构单一,出口产品几乎都是农、林、矿业初级产品。
四、对外关系
与中国的关系:
缅中两国于1950年6月8日正式建立外交关关系。
与东盟国家的关系:1997年7月加入了东盟。
1988年9月以来的外交政策:
(一)缅甸现政府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1. 人民平等和国家平等,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相信联合国
3.愿与世界各国为友,但不与任何国家结盟
4.积极参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5.避免采取可能被视为对别国构成威胁的行动
6.对国际问题采取不结盟的、独立的和公正的立场
7.实施互利的双边和多边合作计划
8.创造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环境
(二)积极开展大国外交(设立大使馆)
(三)积极开展区域外交(东盟)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