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图
简介
这是一个关于机械功原理教案PPT作品,这节课主要是了解1)用手直接匀速提升重物所作的功如何表示?人们使用动滑轮匀速提升物体时:2)人对动滑轮做功吗?用符号怎样表示?3)动滑轮对物体做的功吗?用符号怎样表示?4)人对动滑轮做的功与动滑轮对物体做的功之间有什么关系?滑轮(pulley)是可以绕着中心轴旋转的圆轮。在圆轮的圆周面具有凹槽,将绳索缠绕于凹槽,用力牵拉绳索两端的任一端,则绳索与圆轮之间的摩擦力会促使圆轮绕着中心轴旋转。在力学里,典型的滑轮(pulley)是可以绕着中心轴旋转的圆轮。滑轮实际上是变形的、能转动的杠杆。滑轮主要的功能是牵拉负载、改变施力方向、传输功率等等。多个滑轮共同组成的机械称为“滑轮组”,或“复式滑轮”。滑轮组的机械利益较大,可以牵拉较重的负载。滑轮也可以成为链传动或带传动的组件,将功率从一个旋转轴传输到另一个旋转轴,欢迎点击下载机械功原理教案PPT作品哦。
机械功原理教案PPT作品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物理课件PPT类型的PowerPoint.
第三节 机械功的原理
实验探究:人们使用机械时,人对机械做的功与机械对物体做的功之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铁架台、绳、滑轮2个、弹簧测力计、刻度尺、钩码一个
实验步骤:
1)用测力计测出钩码的重力G并记录;
2)按右图组装,用测力计测出拉绳的力F;
用刻度尺测出钩码上升的距离h
和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并记录;
(请同学们记录G、 F 、h、 s)
注意事项: 1)弹簧测力计指针调零。
2)手拉测力计移动时,要始终保持竖直向上匀速直线运动;
3)测h和s时记下物体和绳端起始位置和末位置的刻度值。
h=h2—h1; S=S2---S1
数据记录:
2、在刚才的实验中,同学们目的是用滑轮组匀速提起钩码:
(1)人对谁做的功是必须做的、想做的、有用的功?
(2)人对谁做的功是没有用的、不想做的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1)对钩码做的功是人们想做的、必须做的、有用的功。
(2)对动滑轮、绳及克服机械间的摩擦做的功是人们不想做的、没有用的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考考你:
1、小明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起一块石头时(若不考虑绳重、机械间的摩擦),小明所做的功哪部分是有用功?哪部分是额外功?总功是什么?
小明对石头做的功是有用功;
小明对动滑轮做的功是额外功;
小明对石头和动滑轮所做的功是总功;
2、建筑工地上,工人师傅用如图所示滑轮组通过一个大木箱把一堆沙子运往高处(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工人师傅所做的功哪部分是有用功?哪部分是额外功?
工人师傅对沙子所做
的那部分功是有用功;
工人师傅对动滑轮和木箱
所做的那部分功是额外功;
3、小东同学利用如图所示滑轮组提起一金属块,小东对滑轮组所做的功为500J,滑轮组对金属块做的功为400J,则:
(1)此过程中所做的总功是多少J?
(2)有用功是多少J?
(3)额外功是多少J?
(4)所做的额外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案:500J;400J;100J;
动滑轮和绳受重力、机械间存在摩擦;
知识小结:
一、机械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二、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1)有用功:机械对物体的拉力所做的功对人们是有用的、必须的,这部分功叫有用功。
2)额外功:对人们没有用的、又不得不做的功,这部分功叫额外功。
3)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叫总功。(或外力对机械的拉力所做的功)
三、机械效率:
1)定义: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2)公式:
课后练习
1、机械功的原理是 。
2、人们使用机械时,人对机械做的功叫 ;
机械对物体的拉力做的功叫 ;
克服机械自重、绳重、机械间的摩擦所做的 功叫 ;
3、总功、有用功、额外功三者间的关系是 。
4、有用功与 的比值,叫机械效率;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是 。
5、小莉同学用滑轮组匀速提起重物时,所做的有用功是400J,总功是500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6、小明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起一块石头时(若不考虑动滑轮重、绳重、机械间的摩擦),小明所做的功哪部分是有用功?还有额外功吗?再此特殊情况下,小明对滑轮组做的功与滑轮组对石头做的功之间有什么关系?机械效率是多少?人们在实际使用机械时,会出现这种情况吗?请说一说你的理由。
2009年3月29日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