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图
简介
这是一个关于电动车基础知识介绍PPT,这节课主要是了解电动车的定义,电动车的四大主要部件, 电动车34个检验项目等等介绍。电动车简而言之就是以电力为驱动。以电力为能源的车子。电动车分类电动车按类型分可分为: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等。第一辆电动车于1834年制造出,它是由直流电机驱动的。时至今日,电动车已发生了巨大变化,类型也多种多样。 电动车因省钱,省油而受人们喜欢。电动车的历史比我们现在最常见的内燃机驱动的汽车要早。直流电机之父匈牙利的发明家、工程师阿纽什·耶德利克Ányos Jedlik最早于1828年在实验室试验了电磁转动的行动装置。美国人托马斯·达文波特Thomas Davenport于1834年制造出第一辆直流电机驱动的电动车。1837年,托马斯因此获得美国电机行业的第一个专利。在1832年至1838年之间,苏格兰人罗伯特·安德森Robert Anderson发明了电驱动的马车,这是一辆使用不能充电的初级电池驱动的车辆。1838年苏格兰人罗伯特·戴维森Robert Davidson发明了电驱动的火车。今天在路面上依然行驶的有轨电车是1840年在英国出现的专利,欢迎点击下载电动车基础知识介绍PPT哦。
电动车基础知识介绍PPT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物理课件PPT类型的PowerPoint.
电动车基础知识
主讲人:浪漫逍遥狼
电动车定义
电动车的四大主要部件
充电器 电池
电机 控制器
电动车34个检验项目
1.否决项3个
否决项
1、最高车速≤20KM/小时
2、制动性能 干态≤4M湿态≤15M
3、车架前叉组合件强度
前管、鞍座、中轴三处位置负重,
女式为5、45、15kg(总65kg),振幅6.6Hz,加速度17.6m/s(1.8g),试验次数7万次;
男式5、50、20(总75kg),振幅10Hz加速度19.6m/s(2.0G),10万次振动
标准要求:在上述负重情况下,女式车架振动7万次,男式车架振动10万次,车架/前叉组合件无裂纹、破损。
重要项
1、整车质量≤40KG
2、脚踏行驶能力 标准要求:30min行程≥7KM 。当然在人力骑行中不能出现诸如脚蹬损坏,链条断裂等意外情况,不然就会被判不合格
3、续行里程 标准要求:充满电≥25KM
4、最大骑行噪音标准要求:≤62 dB(A)分贝
5、电机功率标准要求:≤240W
6、把立管力矩标准要求:将把立管垂直装夹在平台上(夹紧于安全线位置),在平行于把立管的平面内,对把横管施加108N·m力矩,把立管不断裂
重要项
7、把立管静负荷标准要求:将把立管夹紧在安全线上,沿把立管轴线成45°方向施加2000N力,把立管不断裂
8、把横管和把立管的力矩标准要求:将把立管夹紧在安全线处,在把横管两边同时加上220N的力,把横管相对于把立管应无转动。
9、把立管和前叉立管的力矩标准要求:把立管正确安装在车架和前叉立管内,旋紧把心丝杆,对把立管/前叉的夹紧装置施加25N·m的力矩,把立管相对于前叉立管应无转动。
重要项
10、车轮静负荷标准要求:将车轮安装在专用试验机上,于轮辋某一点施力178N,持续lmin,其任何零部件不容许有断裂。且挂重点的永久变形量≤1.5mm
11、车轮夹紧力标准要求:沿前轮拆卸方向,在前轴上对称地施加500N的力经30s,前轴与前叉间无相对位移。 同样,在后轴上对称地施力1780N经30s,后轴与车架间无相对位移。
重要项
12、脚踏间隙地面距离标准要求:
1、地面距离。一个脚蹬处于最低位置,电动车向这一侧倾斜25°,脚蹬不触及地面。
2、足距间隙。脚蹬轴中心线到前轮胎或前泥板的距离≥89mm。
13、鞍座调节夹紧强度1. 垂直方向:施力668N(68.2kg). 2. 水平方向:施力222N(22.6kg). 这时鞍座夹紧装置对于鞍管或鞍管对于车架都不应有转动。施力点在鞍座前端或后端25mm处,看哪点对鞍座夹的力矩大。
重要项
14、绝缘性能标准要求: 电动自行车应对其电器系统采取防雨措施,系统的所有接线均不应裸露,电动自行车的车体和电器元件的外壳均不应带电,其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 2MΩ
15、蓄电池的标准电压标准要求:蓄电池的标准电压≤48V。
16、制动断电装置标准要求:电动自行车应装有制动断电装置,在制动时应能自动切断电流。
重要项
17、欠压过流保护功能标准要求:电动车的控制器应具有欠压、过流保护功能和短路保险装置。在电动骑行时调速应稳定、可靠
18、整车道路行驶要求标准要求:经100km道路骑行试验。试验过程中不应发生整车与零件的断裂和电器控制系统各部件的损坏或失效,试验后不应丧失电动功能
一般项
1、百公里电耗标准要求:百公里电耗≤1.2kw·h。
2、把立管安全线检测方法: 1.用肉眼察看有没有安全线标记; 2.安全线标记是否符合要求。 a.离顶端长度为管径的2.5倍。目前,把立管管径是22mm,故此长度为50mm。 b.标记不破坏管的强度。
3、轮胎宽度标准要求:≤54mm(其目的是为防止摩托化)
一般项
4、鞍管安全线标准要求:与把立管安全线相类同。鞍管大端管径是25mm,标准要求离顶端长度为管径的2倍,也是50mm。
5、反射器和鸣号装置标准要求:电动自行车应装有前灯或前反射器、后反射器、侧反射器和脚蹬反射器。且光强度达到3级,还应装有鸣号装置
6、电气装置标准要求: 电动自行车的电器系统应安装到位,极性正确;安装的电线应避免与运动部件或锐边相碰,以防磨破。连接在接线柱上的电线,在任意方向上,应能承受10N的拉脱力
一般项
7、蓄电池密封性标准要求: 蓄电池应有良好的密封性,在正常位置条件下,充放电时不应有渗漏现象。
8、装配整体要求标准要求:
a)不得错、漏装;
b)紧固件紧固到住,转动件运转灵活;
c)对称部件不得明显偏斜;
d)变速装置和制动系统应装配确,操纵灵活;
e)不动件不允许与运动律相碰擦。
一般项
9、轮辋径向、端面圆跳动量
标准要求:装轮缘闸≤2mm,
装非轮缘闸≤4mm
10、前后轮辋与前叉车架平、立叉两边间隙的相对偏差
标准要求: a)装轮闸≤3mm
b)装非轮闸≤6mm
11、前、后轮中心面相对偏差
标准要求:≤7mm
一般项
12、整车外观要求
标准要求:
A、各零部件表面无污渍、锈蚀;商标、贴花完整、清晰,位置 正确。
B、电镀件表面: 镀铬件:色泽均匀、光亮;无起泡、烧黑、露底、露黄及明显毛刺、花斑、针孔、麻点等缺陷。 镀锌件:色泽均匀、无花斑。
C、油漆表面:正视面不允许有龟裂和明显的流疤、集结的砂粒、皱皮、漏漆等缺陷。
D、铝合金表面:氧化膜应连续、均匀、致密,色泽均匀一致,不得有陈化、烧损、粉化、剥落、露底、后斑效应及明显碰伤、水迹、流痕、条纹等缺陷。
E、塑料件表面:应色泽均匀,无明显飞边、划伤、裂纹和凹陷。
一般项
13、说明书要求标准要求:
a) 在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电动车的性能之前,不要使用电动自行车,不要借给不会操纵电动自行车的人骑行;
b) 对把横管、把立管、鞍座、鞍管和车轮的紧固件应推荐旋紧力矩,应注意把立管和鞍管的安全线;
c) 润滑——部位、周期及推荐润滑油;
d) 正确的链条张紧度和调整方法;
e) 车闸调整和对闸皮调换的建议,注意雨、雪天骑行应增加制动的距离;
f) 电动机、控制器、蓄电池的正确使用和保养方法;
g) 充电器的正确、安全使用方法;
一般项
h) 电动自行车的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
1) 整车主要技术参数:外形尺寸、前后轮中心距、整车重量、载重 量、最高车速、续行里程。
2) 蓄电池主要技术参数:电池类型、容量、标称电压。
3) 电动机主要技术参数:电机型式、额定功率、转速、电压、转矩。
4) 控制器和充电器的主要技术参数:欠压保护值、过流保护值。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