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图
简介
这是一个关于明代景德镇瓷业发展PPT,主要介绍了景德镇瓷业习俗形成及发展、基本内容、历代瓷窑炼、清代作坊聚集制瓷、陶瓷民俗博览馆、四大名瓷等内容。景德镇,位于江西省东北部的昌扛河畔,地处赣、浙、皖三省交界,是赣东北的门户,素有“昌江通衢” 之称,是全国首批4座历史文化名械中唯一一庄以生产某一特产而著称的古老的手工业城市。全境处于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形以中、低山和丘陵为主,平原兼备。茂密的拾 树、杉树、狼芨草及丰富的瓷石、高岭土、耐火泥,为景德镇制瓷业提供了充足的燃料和原料。昌江及其支流 南河,小南河、东河、西河、小北河等水系纵横交错,是维系景德镇制瓷业千年繁荣的生命线,也是景德镇瓷业习俗形成、发展的重要自然条件,欢迎点击下载明代景德镇瓷业发展PPT哦。
明代景德镇瓷业发展PPT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城市旅游课件类型的PowerPoint.
景德镇瓷业习俗
主讲人:王黎
学号 :08083139
景德镇瓷业习俗形成及发展的重要自然条件
景德镇,位于江西省东北部的昌扛河畔,地处赣、浙、皖三省交界,是赣东北的门户,素有“昌江通衢” 之称,是全国首批4座历史文化名械中唯一一庄以生产某一特产而著称的古老的手工业城市。
全境处于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形以中、低山和丘陵为主,平原兼备。茂密的拾 树、杉树、狼芨草及丰富的瓷石、高岭土、耐火泥,为景德镇制瓷业提供了充足的燃料和原料。昌江及其支流 南河,小南河、东河、西河、小北河等水系纵横交错,是维系景德镇制瓷业千年繁荣的生命线,也是景德镇瓷业习俗形成、发展的重要自然条件。
景德镇瓷业习俗
景德镇瓷业习俗是景德镇制瓷历史的伴生物。考古调查资料显示,景德镇自五代小规模地生产瓷器,景德镇瓷业习俗也当始于五代。宋代,景德镇瓷业遥步发展到“村村窑火,户户陶蜒”的规模,景德镇瓷业习俗已具雏形。元代发明了“二元配方法,创制出精美优雅的青花瓷,极大地促进了景德镇制瓷业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了景德镇瓷业习俗。明、清以后,由于皇室在景德镇珠山设立御厂,加之海外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刺激了景德镇制瓷业的蓬勃发展。几乎所有散落在乡村的小窑作坊都集中到城区,形成了众多的手工业工场,吸纳了大量的从业人员,“窑户与铺户当十之七八,土著十之二三”。景德镇成为“五方杂处”, “十八省码头’的陶瓷大都会,为瓷业习俗文化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
清王朝袭明代旧制,在景德镇珠山设厂造瓷,并确立“官搭民烧”的管理制度,使景德镇同乡会、行帮应运而生;各地会馆迅速发展;各种行规也日益增多;一些祭祀活动(俗称“做会”)盛行;产生了中秋节烧“太平窑’的习俗等等。景德镇瓷业习俗文化体系已经形成。
瓷业习俗的基本内容
景德镇瓷业习俗文化历史悠久,内涵极为丰富,是我国陶瓷历史文化的精髓和杰出代表,它主要包括生产习俗、行业帮会、信仰崇拜、节日习俗等内容。一、生产习俗 景德镇制瓷业自宋代起就有了极为细致的分工, “利坯,釉坯之有其法,印花,画花,雕花之有其技,秩然规则,各不相紊。”明代,《天工开物》记载景德镇制瓷“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清代,据《景德镇陶录》叙述,景德镇仅制坯业就有淘泥。拉坯、印坯、镟坯、画坯、春灰、合釉、上釉等分工,各遭工序环环相扣,全为手工制作。此外,景德镇明代开始对各道工序进行分类组合,建立比较完备的行业生产体系戊管理机构,如原料业的“白土行”,燃料业的“窑柴行”,成型业的圆、琢两器作坊、烧窑业的“挛窑店”和“满窑店”,彩瓷业的“红店”和“洲店”,包装业的“茭草行”以及运输业的“船帮”等。在各行各业中,景德镇都有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他们的技能多半以血缘关系为基础进行传承,但一般“传内不传外”、“传于不传女”。
二、行业帮会 行业帮会,简称“行帮”,是封建社会城市中的同业组织。景德镇行帮初创于明代,兴盛于清代,结束于建国前。其功能主要是限制恶性竞争,规定生产或经营范围,解决业主困难和保护同行利益。其办事场所和活动中心在“会馆”(或称“书院”、“公所”),截至1949年,全市共有“会馆”(’书院’,“公所”)27个。各行帮都有其共同信仰的神祗,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做会”活动(即祭神活动)如窑帮“童社所”每二十年都要举办一次迎奉本行师祖“风火仙师”童宾的“陶人盛典”。 景德镇行帮比较复杂,常交织着地城与行业的双重关系。从地城上分,有徽帮、都帮和杂帮;从行业上分,则有商帮、手工业主帮和苦力帮。在上述各种形式的大行帮旗下又林立着近百个各行各业的小帮派,如手工业主帮内的“陶庆窑”、“三窑九会”等,苦力帮内的“草鞋帮”、“五府十八帮”等。
三、信仰崇拜 景德镇制瓷业的信仰崇拜十分突出,主要有以高岭瓷土神为代表的自然崇拜,以师主赵慨为代表的师祖崇拜和以童宾,熊知四、郑子木为代表的英雄崇拜。这三种形式各行帮定期或不定期举办极具地方特色的祭祀活动即“做会”,如“暖窑神”,“开禁迎神”和“拜知四神”等。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唱戏,酬神和会餐。场面宏大,热闹非凡。特别是二十年一遇的“开禁迎神’活动,被称为景德镇历史上盛况空前的“陶人盛典”。四、节日习俗 景德镇制瓷历史悠久,是驰名中外的瓷都,具有自己鲜明而独特的个性特征。如“花朝节”(农历2月12日),是景德镇圆器业规定的开工日期,俗称“花[朝起手”;“七月半”(即民间鬼节)是工人请进,辞退和结算上半年工薪的日子,俗称“变工节”;而最具特色的节日习俗是中秋节烧’大平窑’,这种节日习俗传说来自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军在景德镇的活动,一直沿续至今,并演变成为当地政府在欢庆重要节日时,迎接重要贵宾的一种礼仪。
“一瓷二茶” 之说
景德镇自古以一瓷二茶闻名,在长期形成的瓷业习俗中,瓷与茶也紧密联系一起。
旧时,景德镇制瓷做坯分圆器和琢器。圆器是指瓷器器型为圆形的,如盘、碗、杯、碟等;琢器是指不能完全依靠陶车制成的瓷器,如瓶、缸、钵、盆、汤匙、镶器等。琢器坯房工人生活最苦,工作得不到保障。老板也想出一套决定第二年工人的办法:每年年底(即农历十二月间),老板要请留下的工人去喝茶,没被请去喝茶的工人,就意味着第二年被辞退失业,所以,后来就把老板年底请去喝茶的茶叫做“留人茶”。
过去陶瓷行业开工生产叫“起手”,开工后不久,约在4月间,老板要请工人喝一次“起手茶”,或吃“起手面”,要求工人拼命干活。“留人茶”、“起手茶”不知是哪朝哪代开始用来约束瓷业工人的,但它却在陶瓷行业中形成了约定俗成的定规。
古窑民俗博览区
历代瓷窑炼就千年瓷都系列复烧彰显中华文明
景德镇制瓷窑炉经历了从宋元时期的龙窑、馒头窑到明代的葫芦窑,再到清代的蛋形窑(镇窑)的发展历程,还有明清御窑厂的所谓青窑等等。历代窑炉以各自不同的型制特点和烧成技艺,烧制出了景德镇不同时代的陶瓷精品,可谓“各领风骚数百年”,共同炼就了瓷都的千年辉煌。
走进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最让大家迫不及待的还属世界遗存的唯一一座传统的大型蛋形柴窑——清代镇窑,始建于距今约300年的清朝乾隆初年,是目前景德镇仅存的一座保持镇窑原貌的柴窑。1995年前这里一直维持正常烧炼生产,窑火熊熊燃烧了上百年,曾为清朝皇族和民间烧制出多批精美的陶瓷。镇窑为中国传统陶瓷窑炉中独具风格的瓷窑,由于历史上景德镇烧窑的主要燃料是松木,所以也叫“柴窑”;又由于这种类型的窑是明末清初景德镇的首创,所以,人们又把它称为“景德镇窑”,简称“镇窑”。
清代作坊聚集制瓷传人国宝技艺堪称天下第一
古窑民俗博览区有清代制瓷作坊群和镇窑窑房,这里聚集了200多名传统制瓷的老艺人,他们在这里进行传统制瓷生产。在古窑民俗博览区游客可以观看到传统制瓷技艺的现场演示,其中包括泥料淘洗、泥料炼制、码头揉泥、圆器拉坯、圆器印坯、圆器利坯、圆器挖足、圆器修模、晾坯晒坯、拣选青料、青料乳研、青花绘制、练灰配釉、蘸釉荡釉、浇釉吹釉、成坯运输、成坯装匣、砌窑補窑、松柴制备、镇窑满窑、投柴烧炼、镇窑开窑、红店彩绘、茭草包装等,还可以观看到各种制瓷原料、设备和工具。
2006年,“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古窑民俗博览区的老艺人中有王炎生、陈圣发、余云山、余和柱、胡家旺、余恂铨、汪申芳、王华明等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09年古窑民俗博览区参加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荣获金奖。
古窑民俗博览区展示的传统制瓷技艺,其历史之悠久,体系之完备,水平之高超,在世界上绝无仅有。人们观赏制瓷老艺人的现场操作,不禁会发出“巧夺天工”的赞叹,充分感受到中国优秀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千年传承的神韵。
陶瓷民俗博览馆:悠扬瓷乐醉人心 瓷乐,复活古乐神韵
景德镇瓷器是中国瑰宝,古人就会用陶瓷制作乐器,但已失传多年。然而在1985年,景德镇市歌舞团首次用瓷盘做成了第一件“瓷乐器”,至今,已成功地研制了瓷瓯、瓷编钟、瓷鼓,瓷笛、瓷唢呐、瓷二胡等瓷乐器。而据瓷乐坊朱团长介绍,经过专业人员的精心调试,这套堪称陶瓷文化瑰宝的瓷乐器,已能成功演奏上百首中国古乐,《春江花月夜》《彩云追月》《苏武牧羊》等传统名曲,并深受喜爱。
与传统乐器相比,瓷乐器具有音质纯正优美,音域音量适中和音准校定后不受气温影响而稳定等特点,演奏起来清新悦耳,是景德镇“声如磬”的集中体现。瓷鼓声如洪钟,瓷笛清脆动听,瓷埙如泣如诉,瓷二胡委婉悠扬,瓷萧清润流畅,以及打击乐器瓷瓯、瓷编磬、瓷管钟的叮咚悦耳,如高山流水,如深谷鸣风,教人神清气爽,成为中华乐坛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一道绚丽风景线。
四大名瓷制成各式乐器奇瓷神韵誉满神州全球
青花瓷、青花玲珑瓷、颜色釉瓷、粉彩瓷是景德镇的四大传统名瓷,“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是景德镇瓷器的特征。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利用四大传统瓷器的釉彩和品质特点,创制了各式瓷乐器,有瓷瓯、瓷编钟、瓷管钟、瓷磬、瓷鼓、瓷二胡、瓷中胡、瓷笛、瓷箫、瓷葫芦丝、瓷贝司等。
景德镇四大名瓷
景德镇四大名瓷
景德镇四大名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