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图
简介
这是一个关于嘉兴习俗介绍ppt,主要介绍了夏至烧野米饭、端午节赛龙舟、神龙祭、嘉兴与端午渊源颇深等内容。早在立夏日之前十多天,我和小伙伴就去物色好地方挖灶,一般是选择在港滩边的岸上,那儿相对干爽,又有坡,取水也方便,而且容易备足柴火。对于挖灶,我是很讲究的——灶膛口的大小正好与要用的锅子吻合,有出烟的“烟囱”通道,膛里做了两层的,用铁条架好,下层便于漏毛灰;竟还做了灶台面,平整,光洁。这个土灶的摹本就是家里的灶头,只不过是个单灶而已,但也常常要花费我们几个人半天的工夫。做好之后,还欣赏一下自己的杰作,然后找些树枝、茅草把它遮盖好,防止被别人发现占用或损坏,欢迎点击下载嘉兴习俗介绍ppt哦。
嘉兴习俗介绍ppt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城市旅游课件类型的PowerPoint.
嘉兴的习俗有哪些?
习俗一:夏至烧野米饭
立夏日烧野米饭是嘉兴的一个古老习俗
步骤:1 .搭灶
2. “化米”
3. 偷菜
4. 开烧 幻灯片
挖灶台
早在立夏日之前十多天,我和小伙伴就去物色好地方挖灶,一般是选择在港滩边的岸上,那儿相对干爽,又有坡,取水也方便,而且容易备足柴火。对于挖灶,我是很讲究的——灶膛口的大小正好与要用的锅子吻合,有出烟的“烟囱”通道,膛里做了两层的,用铁条架好,下层便于漏毛灰;竟还做了灶台面,平整,光洁。这个土灶的摹本就是家里的灶头,只不过是个单灶而已,但也常常要花费我们几个人半天的工夫。做好之后,还欣赏一下自己的杰作,然后找些树枝、茅草把它遮盖好,防止被别人发现占用或损坏。
化米
等到立夏日那天,我们一大早就分好工,谁负责锅碗瓢盆,谁负责油盐酱醋,谁解决柴米豆笋,各司其职。按习俗,这天烧野米饭用的东西除了锅勺碗筷之类可以从家里带来,其他都得去讨或干脆偷来。我经常被委以去讨米的重任。“讨米”在我们那儿也叫“化米”,就像和尚化缘一样。我一家一家地去“化”,“化”了粳米,还要有糯米,运气好的话,还会“化”到一小块咸肉。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那简直是奢侈品了;你想呀,肚子都填不饱的年代,切成薄薄一片、精红肥亮、皮黄喷香的咸肉片,是多么的诱人!就在当时家家口粮都很紧张的情形下,凭着一张嘴,挨家挨户地“化”米,每家只能“化”到一小把,要“化”到两三斤的“百家米”才够。所以要吃“百家饭”也是很不容易的,做个“叫花子”,扮个假和尚,也真是充满乡趣而又锻炼了人。
立夏日烧野米饭是嘉兴的一个古老习俗立夏日“烧野米饭”
“烧野米饭”只是我们江南吴方言地区的叫法,其实就是野炊。每年立夏日,农村里都有烧野米饭的习俗。
从前,海宁民间有立夏日“烧野米饭”的习俗。这一天,相约三五小伙伴,大家分头筹备:有的到米行里讨一升米(约一二斤);有的到南货店切一点咸肉(还请店里的伙计,将咸肉切成丁);有的是农村同学,就分别从自家田中采来新鲜蚕豆,或蒜苗,或鸟苣笋;有的分别从自己家里拿来镬子、镬盖、铲刀、碗盏;小竹笋和野柴,当年,东山上有的是,大家齐动手,一歇工夫都已齐备。于是,就在山坡下选择一处僻静而又安全的地方,用几块石头或砖头一搭,就在野外“烧野米饭”了。这一餐,大家吃得津津有味,比家里的更好吃。据说,吃了“野米饭”, 可保证到了夏天,人不会疰夏。
习俗一:夏至烧野米饭
习俗二:端午节赛龙舟and神龙祭
嘉兴与端午渊源颇深
2010年端午节是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的首个端午节。在中国,端午节有不少习俗,比如,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等等,而作为“吴根越角”,嘉兴和端午有着极深的渊源,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
与其他地方不同,嘉兴端午主要是为了纪念伍子胥,民间有“五月五日,时迎伍君”的说法,而源远流长的嘉兴端午龙舟竞渡,相传也是源于春秋时期纪念伍子胥的活动。
从2001年起,嘉兴每年举办龙舟赛以及群众性的裹粽大赛,吸引了数十万市民参与。其中,2009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吸引了70万观众参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此外,2008年6月,“嘉兴端午习俗”被列为首批“浙江省民族传统节日保护基地”,并入选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月14日上午和15日上午,2010中国嘉兴端午祭的两场祭祀——神龙祭和伍相祭将分别在南湖畔的祭龙坛和伍相祠举行。
展开